□ 文| 楊 芳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生產或銷售而儲備的物資。企業持有充足的存貨,不僅有利于生產過程的順利進行,節約采購費用與生產時間,從而為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提供較大的機動性,避免因存貨不足帶來的機會損失。正常運營的企業持有一定數量的存貨是必然的,但是存貨的增加必須占用更多的資金,使企業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增加企業的儲運和管理費用,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存貨作為企業資產的一部分,在制造業中占總資產的比重通常較高,如果不充分利用,及時監控存貨變化,將會使企業管理成本上升,產生大量的呆滯物資,從而造成資金積壓占用。因此,做好存貨管理,尤其是長賬齡積壓存貨的管理,將有利于企業滿足市場需求,提高企業競爭力;有利于實現供產銷結合,保證生產經營的正常進行;有利于減少存貨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有利于降低平均資金占用水平,提高企業獲利能力。
1.存貨和應收賬款占用是影響企業經營效益和運營質量的重要因素。為夯實管理基礎,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管理效益,防范化解經營風險,公司總部持續開展“兩金”占用專項治理工作,這是公司強化長賬齡積壓存貨盤點及處置的外在要求。
2.長賬齡積壓存貨資金占比較高,影響公司資產質量。通過對近幾年存貨資金占用情況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前些年公司存貨管控涉及環節存在片面加大本環節存貨量和資金占用量,以保證生產制造不受影響的現象,對物流流轉效率和資金占用成本方面考慮較少,加上總分兩級采購部門、公司內部各部門之間溝通協調不夠,造成超量采購,物料積壓的累積效應逐步顯現,充分暴露出了資金占用成本高,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長賬齡存貨余額呈逐年上升趨勢,存貨質量下降,影響公司存貨周轉速度,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這是公司強化長賬齡積壓存貨盤點及處置的內在需求。
因此,唯有通過強化內部管理,細化各環節管理,逐步解決存貨占用和運轉效率問題,提升管理效率和效益,才能確保公司存貨逐步壓降
1.全面梳理和優化業務流程,完善存貨管理相關制度,規范存貨管理,制訂專門管理辦法,為長賬齡積壓存貨盤點及處置提供政策支撐和流程約束。公司在制訂《存貨管理辦法》的基礎上,針對積壓存貨的清理處置工作,制訂了《不良存貨管理辦法》,規范了長期積壓不良存貨的范圍、各單位的管理職責、管理流程和處置方式方法等,公司長賬齡積壓存貨的管理和處置工作均在此辦法框架下開展。
2.完善公司存貨管理績效指標管理體系,為公司存貨管理工作提供控制手段,全面落實存貨管理責任。一是為控制期末存貨(含一年期以上積壓存貨)余額,設置存貨資金控制指標,并分解細化,明確公司各責任單位工作目標,按月統計,年度考評;二是設置不良存貨重復采購績效指標,對期末存在賬齡超過6個月庫存余額并在6個月內有采購行為的物資,按超過6個月庫存余額的資金占用成本進行考核,督促采購業務部門加強事前管理,避免新增積壓存貨。
3.建立月度抽查和定期盤點相結合與日常盤點和專項盤點相結合的存貨盤點制度,實時掌握存貨資產狀況,切實加強存貨資產管理。以倉庫賬實相符檢查為突破口,建立了倉庫按月抽查通報制度,對倉庫存貨賬實相符情況進行抽查,對抽查結果進行分析、匯總、通報,指出倉庫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督促存貨管理部門加強存貨管理,確保賬實相符。
4. 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按月對公司庫存數據進行分析,動態分析存貨構成中的不合理占用,實時監控公司存貨余額和資產狀態,作為庫存控制決策的支持數據。利用庫齡分析數據,可以進行庫存控制,實現庫存的合理配置,及時發現呆滯物品,提醒計劃人員盡快處處置積壓存貨,在保證正常原材料供應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庫存,即降低庫存成本,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5.聚焦“一年以上存貨”壓降重點項目,采取正向激勵措施,制定下發《公司處置積壓存貨激勵細則》,激發公司各單位利用和消化積壓存貨積極性,鼓勵公司各單位通過生產利用、工裝制作和銷售等方式對一年期以上積壓存貨進行處置,加大積壓存貨處置力度,不斷降低公司長期積壓庫存占用,促進公司目標利潤和存貨壓降提質增效指標的完成。
1.建立了良好的存貨盤點制度和分析制度。通過建立月度抽查和定期盤點相結合與日常盤點和專項盤點相結合的存貨盤點制度,按月對存貨變動情況和長賬齡存貨處置情況進行分析,實時掌握存貨資產狀況,切實加強存貨資產管理。
2.建立了積壓存貨處置激勵制度。通過開展積壓存貨壓降專項管理活動,公司各單位通過生產利用、工裝制作、設備修理、對外銷售等方式處置積壓存貨成效顯著,,大大減少了公司積壓存貨資金占用額,改善了公司存貨資產結構,公司存貨周轉速度明顯加快,長期積壓存貨資金占用持續下降,進一步提高了公司存貨管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