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歡 李 冬
廉潔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對公立醫院塑造良好的社會形象、維護醫院的聲譽、乃至生存與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建立完善的廉潔風險防控體系,確保醫療行業思想政治工作不偏離、不走樣,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才能提高全院黨員干部、群眾的廉潔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現象。多年來,筆者所在的十堰市太和醫院把黨風廉政建設與廉潔風險防控工作作為年度重要工作任務抓實抓牢,以從嚴建院,從嚴治院,從嚴管理貫穿于醫院工作始終,實行廉潔風險預防動態管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經驗和創新做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廉潔風險防控工作重點必須放在制度建設上,按照好用、管用、重點突出、便于實施的原則,制定廉潔風險防控各項管理制度。針對重點突出的風險點,或者容易出現反彈的關鍵環節,細化風險管理制度。以信息化技術管理手段為支撐,完善長效的廉潔風險防控措施,以及監督和預警機制,實施標本兼治、懲防并舉、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有效發揮紀檢監察監督職能,完善工作崗位監督機制,充分彰顯“利劍”作用,構建牢固的廉潔風險防控屏障。規范廉潔風險防控管理流程,明確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點,找準關鍵難點,抓住問題的癥結所在,有針對性地加以防范,把廉潔風險控制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醫院風清氣正,防腐拒變根基牢固,醫德醫風社會滿意。
廉潔風險防控要注重風險防范工作方法,切實制定好風險防范工作措施、完善年度實施計劃、落實責任目標。針對篩查的風險點,細化工作措施,貴在抓早抓小,防止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筑牢“防御”系統。針對重點部位攥緊防腐拳頭,如,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上、設備物資招標環節中,醫療藥品采購流程上等關鍵領域,必須實行有效的監管。落實預防為主的方針,健全廉潔風險信息預警防控機制,使廉潔風險信息做到收集渠道通暢、評估科學、管理規范、處置及時、防控有效。不斷完善醫德考評工作,建立科學、合理、有效的患者滿意度評價機制,推動醫療服務、醫療質量和醫德醫風持續改進,促進醫院內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
1.重大決策事項(項目、資金)管理。廉潔風險防范的重點是醫院黨政領導干部、中層干部及涉及工程建設、藥品及耗材采購、資金管理、人事管理、處方管理等崗位,均作為重點進行廉潔風險防控對象。完善“三重一大”事項民主決策制度、程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醫院黨委及院長辦公會議事決策、決策結果公示、決策執行監督等制度,在重大決策及執行工作中的關鍵環節設置“內控點”,強化動態監管,規范民主決策工作流程。重點防止重大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等工作中的廉潔風險。
2.重大基建工程項目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醫院基建工程廉潔風險評估機制、風險預警機制、風險控制機制、風險處置機制。項目招標公開、公正、透明,實施基建工程項目公示制度,通過設置公示牌、網上公開等多種途徑,依法及時向社會公開基建項目名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工期、投資情況、投中標情況、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落實在建項目臺賬制度,實行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嚴格施工監管和資金管理。防止項目建設中因腐敗問題而出現豆腐渣工程,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優良。
3.醫用設備物資采購管理。醫院設備、物資采購是確保醫院醫療業務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包括大、中、小型各種醫療設備采購,醫療耗材,辦公用品等,其中部分尖端醫療設備價格昂貴。掌握實權的領導,容易成為操控采購這些醫療設備、物資招標項目結果的決定權。因此,依法依規落實公開招標制度,建立嚴格的權利監督機制是避免產生腐敗的重要手段。強化采購過程監管,在不斷規范集中采購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推動大型乙類醫療設備、高值醫用耗材及臨床試劑集中采購工作。重點防控標書制定、采購實施、供應商選擇、出入庫管理等工作中的廉潔風險。
4.醫療服務運營管理。認真貫徹執行醫療核心制度,不斷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堅持分類管理,規范醫療服務流程,實施制度監管。規范醫療執業行為,防止醫療服務過程中的不良傾向,嚴禁在診療服務過程中追求個人利益化,違規收受醫藥經銷商和病人給予的好處費。加強診療過程管理,嚴格執行《處方管理辦法》(衛生部53 號令)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衛生部84 號令),不斷細化完善并嚴格執行處方點評、處方超常預警、藥品通用名開具處方、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等制度,加強臨床用藥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醫院各項診療收費項目的規范化操作,規范醫學檢查行為,防止過度醫療。明確醫療收費標準,杜絕私自定價,出現亂收費現象。重點防控收“紅包”、拿“回扣”、濫檢查、亂收費、有償轉診等醫療服務中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廉潔風險。
5.信息統計監督管理。加強醫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建立健全業務信息統計管理制度和監督制度,規范業務信息統計活動。要重點建立健全“統方”權限限制、授權及審批制度,積極防范商業目的的藥品、高值耗材統計行為。積極探索網上廉潔風險預警防控工作,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升廉潔風險防控水平,加強合理用藥、電子預警等信息平臺建設,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對處方管理、醫療收費和患者滿意度調查等實行實時監管。重點防控違規“統方”、違規收費、違規用藥等廉潔風險。
6.財務資金審計管理。嚴格執行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加強財務集中統一管理、內部審計、預決算管理等工作,加強醫院重大基建工程項目建設費用、大額設備物資購置、醫療專項資金支出的監控。實行注冊會計師把關的財務審計制度,加強醫院固定資產和財務管理風險防范。重點防控醫院科室內部財務管理違規行為,嚴禁財務管理中的私存私放資金、設置“賬外賬”和“小金庫”等廉潔風險。
1. 營造濃厚的廉潔風險防控氛圍,開展廉潔警示教育,筑牢反腐倡廉堤壩。深入開展廉潔風險防控工作內容的學習宣傳,學習相關政策、法規,激發干部職工參與廉潔風險防控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堅持正面宣傳與警示教育相結合;堅持弘揚“大醫精誠,救死扶傷”的衛生核心文化價值觀,堅持普法教育,不斷強化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規范醫務人員從業行為。重點防控因黨紀國法意識淡薄、思想道德滑坡等原因產生的廉潔風險。
2.定期開展職權清理,實施廉潔風險排查,防微杜漸。要按照“權責一致”的原則,定期全面開展職權清理,梳理領導干部在崗位職責內或職責外行使職權情況,排查管理機制方面有無管理漏洞、有無乘制度監管方面的缺失,使得在醫院基建工程建設項目、醫療設備物資采購、服務病人收費項目、干部職務晉升、人力資源招聘、醫院住房分配、財務賬目管理等方面出現不正之風,搞權錢交易,鋌而走險,有機可乘。排查在醫院經營過程中其運行流程是否規范,是否存在權力過于集中、官場近親繁殖等突出問題,規避由此帶來更大的廉潔風險情形。
3.建章立制,完善防控長效機制,依法防控。要通過風險防控不斷完善規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防控風險的長效機制。醫院各職能部門要依照現行的國家政策法規,對有關制度進行建立、修訂和完善,部門之間既要分工負責,也要相互配合。
4.嚴格供應商管理,杜絕各種不正當交易。對與醫院合作供應商實施全過程監督管理。銷往醫院的設備物資應按招標采購程序依法依規招標,在招投標活動中,供應商與醫院相關人員或者其他供應商不得惡意串通(圍標、串標),采取不正當手段,非法取得中標資格。供應商不得向采購人行賄,不得采取不正當手段在履約供貨中獲取不當利益。供應商銷往醫院的產品應符合市場行情,不得出現價格虛高、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發貨遲緩、退換貨難等不良情況。對反映存在問題的供應商,要及時調查核實,依法、依規進行處置。醫院監審部門和后勤物資采購部門負責對簽約供應商進行監管,誠信檔案資料建檔留存。對因實施商業賄賂而被列入不良記錄的供應商,應依法取消其與醫院的合作關系,并終身不得錄用。
探索和創新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預防公立醫院腐敗現象有可供滋生和生存的土壤,還公立醫院一個清晰、干凈、健康的人文工作空間,為廣大干部群眾、病人創造一個舒適、溫馨、綠色、安全的生活環境。因此,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堅持的重要工作任務。我們應重視廉潔風險防控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把握廉潔風險防控中的關鍵環節,瞄準廉潔防控風險點,強化廉潔思想教育,提高全員廉潔風險防控重要性認識,在持續改進工作中,實現現代管理創新,走好廉潔風險防控的每一步。使公立醫院的醫德醫風進一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