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媛
(湖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現代企業與企業之間、各單位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人才的競爭,事業單位人員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對于單位的管理與發展,職能的發揮,服務的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日常的管理與發展過程當中,需要重視強化對職工的教育和培訓,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的提高事業單位職工的技術素養,增強事業單位職工的綜合能力,促使其明確崗位職責,增強責任意識和創新意識,進而有效的發揮職工的最大價值作用,促使其在崗位工作當中發光發熱,不斷的創新,進而提高事業單位的綜合競爭能力,推動事業單位不斷的發展。
事業單位在不斷地發展與管理的過程當中,越來越重視職工教育培訓,也在不斷地尋求有效的手段,提高職工培訓的效率和職工培訓的質量。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當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影響了職工培訓的效果。一是,部分事業單位所開展的職工培訓形式化現象比較嚴重,將職工培訓作為一種例行的任務進行,一般都是以例會或者是座談會的形式開展,培訓的內容也缺乏創新,導致職工不愿意參與培訓活動,也無法有效地運用培訓的內容和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二是,部分事業單位針對職工培訓的結果和具體情況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評價,缺乏對培訓過程的監督與管控,影響了培訓的效果和培訓工作的落實。三是,部分事業單位所開展的培訓活動與崗位的適應性不強,大多數都是進行理論知識的培訓,缺乏有效的實踐培訓。四是,相關培訓的機制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培訓機制的管束和規范。五是,所開展的培訓活動沒有綜合的考慮職工的興趣、職工的訴求,培訓形式比較單一,培訓的內容比較老套,無法有效地激發事業單位職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六是,盡管事業單位都認識到了職工培訓的重要性,但是在這方面的投入力度和重視程度仍然不夠,培訓的課程體系不夠全面,相關的設施設備不夠健全,從而影響了培訓的效果和培訓的質量。
3.1.1 精準分析職工的需求
事業單位所開展的職工培訓,需要強化對職工的需求、職工的興趣的分析與考慮,在精準的分析事業單位職工的需求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制定培訓的計劃,分階段、分層次、分步驟的實施。一是,要在充分的了解事業單位職工的崗位需求的基礎上,更有針對性地開展職工培訓工作,促使事業單位的職工對于崗位的職責有更加明確的認識,更好地服務于崗位工作。例如,強化對事業單位職工的服務意識、公共管理意識的培訓,促使其公共管理職能更有效地發揮,不斷地提高事業單位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二是,要在綜合的分析事業單位職工的職業規劃、發展愿景,了解職工的發展訴求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開展展培訓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增強事業單位職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不斷地激發事業單位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的效率。三是,根據崗位工作人員的年齡結構、技能水平、崗位工作特點,科學合理的制定培訓方案,明確培訓的對象和培訓的目標,不斷的細化培訓的內容,增強事業單位職工培訓的效果和培訓的質量。
3.1.2 科學合理地制定培訓計劃
事業單位在職工培訓的過程當中,需要在強化培訓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制定培訓的計劃和培訓的方案,然后分階段、分步驟、分層次的完成培訓工作,從而增強事業單位職工培訓的質量和培訓的效果。培訓方案和培訓計劃的制定還需要綜合的考慮培訓的目標、要求、培訓過程中的成本、培訓內容和難易程度等相關因素,不斷的調整和優化培訓方案和培訓計劃,促使培訓工作更有序的、更有效地開展。
3.2.1 整合各項資源,強化實訓培訓
事業單位在職工培訓的過程當中,需要充分的整合利用各項資源,要重視強化實訓培訓,不斷的拓寬培訓的方式和培訓的渠道,采取職工樂于接受的,能激發職工興趣的培訓方式,不斷地提高職工培訓的效果和職工培訓的質量。事業單位所開展的職工培訓,還需要強化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有效結合,要通過有效的培訓引導員工將所學的新知識、新理論用于日常的管理與時間當中,更好的服務于事業單位的日常管理。例如,有效的將理論學習與現場操作、實踐教學、學科競賽等多種方式相結合,通過采用學科競賽的方式增強事業單位職工培訓的參與感和吸引力,促使職工在參與競賽活動的過程中溝通交流、分享經驗。這種活動的方式要比單純的理論學習和講座等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3.2.2 分步實施,強化培訓過程的管控
事業單位需不斷的善職工培訓相關制度和機制,促使單位開展的職工培訓更加的制度化、規范化,嚴格依照培訓機制和培訓流程分步實施,加大培訓工作的執行力度。需要落實好職工培訓責任制度,有效的規避培訓形式化的現象。要不斷的完善監督與管控機制,強化對培訓過程的監督與管控,嚴格的依照培訓制度、培訓目的、培訓要求、培訓方案和計劃分階段、分步驟、分層次的實施,通過有效的監督管控,及時的發現培訓過程中的問題,不斷的調整和優化培訓方案,增強職工培訓的效果。
3.2.3 做好培訓效果的評估與反饋工作
事業單位在開展職工培訓的過程當中,還需要做好培訓結果的評估與反饋工作,要能夠總結培訓經驗,發現培訓過程中的不足,并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整改,促使事業單位下一階段的職工培訓工作更加的科學合理,能取得更有效的結果。而且通過有效的評估,不斷地調整和改進職工培訓的質量,通過實時的追蹤管理,促使事業單位職工培訓體系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優化。通過做好相關反饋工作,了解職工對于培訓方式、培訓內容的滿意度,了解事業單位職工參與培訓的學習情況和掌握情況,及時的發現事業單位職工培訓中的薄弱環節,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進。
事業單位在開展職工培訓工作的過程當中,需要不斷的轉變觀念,要通過實行科學合合理的激勵機制和獎懲制度,激發事業單位的職工主動的參與到培訓工作當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促使事業單位職工培訓的效果更好。一是,有效的將事業單位職工培訓的效果與職工的獎勵相掛鉤。科學合理的對職工參與培訓的效果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的結果、考核的情況與職工的獎金相掛鉤,促使事業單位的職工認真的對待參與培訓,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培訓的內容。二是,將事業單位的職工培訓情況與職工的崗位、職位的轉換相掛鉤。針對培訓考核不合格的職員不允許調換崗位,適當的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如崗級下浮、下崗培訓、待崗處理等,激發事業單位的職工主動參與培訓,增強培訓的效果和培訓的質量。三是,將事業單位的職工培訓情況與職工所處科室的綜合考核相掛鉤。科學合理的設置獎懲制度,針對參與職工培訓表現優異的職工給予獎勵,充分的調動事業單位職工參與培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不僅是技術、經濟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事業單位在不斷地發展與管理過程當中需要強化職工的培訓,要通過有效的措施,不斷地提高職工的綜合能力、綜合水平,有效地發揮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的優勢,進而促使事業單位的各項職能更有效的發揮,不斷的提高事業單位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推動事業單位可持續健康發展。事業單位在開展職工培訓的過程當中需要明確培訓目標、對象和內容,構建更加完善的培訓體系;要合理選擇培訓方式和方法,不斷拓寬培訓方式和培訓渠道,要重視強化實踐培訓,增強培訓效果;要強化職工培訓過程中的責任機制、激勵機制、監督與控制機制,做好培訓效果的評價與反饋。不斷地提高事業單位職工培訓的效率和職工培訓的質量,促使事業單位的職工培訓更加的完善、更加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