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 平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長久以來,公立醫院的財務部門是使用傳統的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職能的,對工作人員的分配沒有具體的標準,很大一部分的工作人員疲于應付日常的簡單工作,他們不能很好的運用全面預算、財務分析等,公立醫院領導也只是簡單的看財務報表中的收支結余,并且針對基建、購買大型的醫療設備等支出決策他們很少參考財務人員的建議。公立醫院涉及財務的各方面工作都需要不同層面的財務工作人員來進行,多種形式的財務工作人員是保障醫院財務工作進行的要點。本文就其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現階段的公立醫院大都經歷了一個高速增長期,在該期間當中公立醫院建設新的門診與住院大樓、增加了很多的床位、引進了很多的高端醫療設備。同時在該期間當中,內部的經濟管理非常的粗略,外部對醫院的內部監督管理也不到位,普遍的重視收入,輕視支出。公立醫院的收入主要是政府資金的投入與醫院的診治服務的收入,其中政府資金的投入沒能夠充足的進行落實,醫院診治服務的收入就主要取決于醫院提供的服務數量以及質量。當前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是新常態了,經濟發展的增長速度逐漸變緩,所以公立醫院很難再得到持續穩定的政府投入資金。隨著分級診斷治療不斷開展,對大型的公立醫院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公立醫院的診療人數、整體收入等指標逐漸的呈現為降低趨勢。在新醫改下,公立醫院如果要進行可持續性的發展,一定要減少床位的擴張,不能再一昧的追求門診、急診、住院的數量,而是應該更加重視醫療工作的質量和醫院的運作效率,要使以往粗略的管理向著科學的精確的管理進行轉變,更加積極主動的開發新的技術、新的業務。與此同時,公立的醫院要進行全方位的成本核算,利用成本信息來分析更多的數據,優化公立醫院的整體戰略規劃,優化公立醫院的經營策略與運營管理,要更加重視投入與產出,要用績效考核作為工具,來改善成本的結構。
以往公立醫院主要是依靠高投入,床位的大數量增加,診斷治療的人數以及進行的手術數量來拉動收入的增長。現階段必須改變這種增長模式,將傳統的模式改變為使用高精尖醫療技術、高質量服務增長收入的質量效率發展模式。除此之外,要使得會計核算的收付實現制轉變為權責發生制。公立醫院在進行相關的轉型過程之中,非常的需要高素質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要使得財務工作人員由管賬的角色轉變為經營管理專家的角色。為了使公立醫院經濟的發展進行轉型,公立醫院應該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著重引進與培養相關的財務會計人才。公立醫院的財務部門應當由傳統的職能轉變成為以決策、管理的管理會計職能,要積極主動的使用財務戰略思維等管理會計的方法來參加公立醫院的運營與決策,大力的促進財務工作與業務工作進行融合,目光要放在醫院長遠利益與整體績效之上,使得醫院財務的優勢更加突出,從而助力轉型。財務工作人員要開闊視野,從單一的處理賬務者轉變為管理者,財務工作要從單一的做賬發展到服務臨床工作,從事后算賬轉變為醫院整體全過程的管理控制,在更的財務方面發揮出強有力的作用,為各個科室以及上層領導提供科學有價值的信息數據,提高醫院的整體發展。
公立醫院在實施風險評估之時,應該重視內控的關鍵人員的監督管理,要著重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培訓,不間斷的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依托政府的會計準則制度,不斷的推動管理會計的應用,完備會計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制度,建立好會計管理人才的選拔分配機制,培養精于管理會計的人才,要使財務工作人員成為醫院的有效力量。公立醫院為了應對新的醫療改革要求,為了應對收入、支出的擴大問題,急切的需要符合要求的財務工作人員。
按照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為了培養一批精于財務會計、善于經營管理、能夠有效掌握醫院發展、有廣闊視野和戰略性思維的高精尖財務會計人才。為了打造一支適應于我們國家新的醫療改革政策的經濟管理人才隊伍;為了全面提高我們國家公立醫院的會計工作人員的整體能力,財政部與國家衛計委近年在北京等地的國家會計學院開展了行政事業類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的培訓項目。該項目是為了科學全面的提高公立醫院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理論能力與實踐能力,一步步的建立起以醫院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績效、內部控制等為核心的體制,同時也是為了培養出一批高精尖的醫院經管人才,并且要充分的提高他們的影響能力,發揮出示范的作用,從而全面的提高公立醫院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素質,為公立醫院進行新的醫療改革政策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公立醫院的迅速發展、相關經濟業務的日漸復雜以及業務的規模不斷擴張,粗略的管理逐漸的向著科學的精確的管理進行轉變,這就要求醫院的財務管理形式要由傳統的記賬報賬轉變為科學的管理經營。公立醫院應當使用管理會計體系,要使該體系能夠對醫院全過程的經營管理實現科學的規劃與嚴格的監督控制。要科學有效的運用醫療設備,要以績效考核作為工具來激勵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成本,從而實現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實現此目標,一支專業能力強大的人才隊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不斷的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公立醫院要結合各個崗位的不同需要以及發展狀況來辨別全體的財務工作人員的層次,因人而異,因崗位要求而異,來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培訓,提升其各方面的知識,提升其整體的工作能力,從而達到公立醫院經濟管理水平提高的目的。
結合上文論述,應該讓公立醫院的財務工作人員克服本職業的短處,利用科學的方式方法使管理會計融入到醫院的管理之中,充分的發揮管理會計的優勢,使管理會計融入到具體業務之中,使傳統的事后算賬與報賬轉變為全面的預算管理,要使工作的重點內容由傳統會計的核算轉變為業務與財務工作相融合,使其參與到最終決策、為業務工作的科室提供全方面的成本預算、投資融資、績效考核等信息,從而真正的幫助業務工作的科室找到贏利與虧損的平衡點、幫助其將工作流程優化、控制好工作的成本、提升整體的工作效率,幫助醫院的上層進行經濟方面的決策,分析辨別與管理控制財務方面的風險、最終使得資金的使用能夠發揮最大效益。公立醫院要大力重視財務方面的工作,大力增加投入,盡快建設相關的人才隊伍,從而產生更多的精于會計工作、有更高視野的高精尖財務工作人員,使其在醫院的日常工作與管理控制財務風險的過程中更好的為醫院提供幫助。在醫院的發展戰略中,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與建設會計人才隊伍要圍繞整體戰略進行,要使用財務會計的信息數據,大力開展服務工作,著重升級管理工作,促進公立醫院發展模式進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