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偉麗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工程建設單位開始深入開展國際工程合作,開拓海外市場。FIDIC合同是許多國家建設工程合同示范文本,在開展國際工程業務的過程中,需要熟知招標文件的商務條款。在投標過程中,需要讀懂、讀透商務文件,才能有效對施工招標文件進行分類,抓住要點,進而提升投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為適應全球化發展,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積極“走出去”開拓海外業務。全球經濟一體化給各國之間工程公司的交流與互動提供平臺與機遇。國際工程項目大都具備建設周期長、規模大、投入資金多、不確定因素多等特點,在帶給中資企業突出經營業績的背后也往往存在著高風險。在國際工程項目招標中,業主經常會把合同的通用條款及特殊條款作為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投標人的投標報價將視為接受了上述合同條款的要求。而在常規的投標報價過程中,投標人往往較為重視投標人須知、圖紙及工程量清單等方面的研究,而對招標文件商務條款的研究深度不夠。因此,有必要對招標文件中有關合同商務條款進行系統研究與深入總結,以降低投標報價風險。
合同條件的重要功能是規定雙方在合同中的權利、義務、責任以及履約工程中面臨不確定情況下的處理方法和工作程序。國際工程合同條件一般由兩部分組成,通用合同條件和專用合同條件。通用合同條件:一般規定的是工程合同中的共性內容和一個慣例原則;專用合同條件:也稱特殊條件, 是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及業主的具體要求,對通用條件的補充、修改和具體化。
合同條件包括:總體規定;各方角色界定;工作范圍和管理程序;項目人員及HSE管理;質量管理;進度管理;價格、變更與支付;風險、保險與擔保;索賠、適用法律、爭議處理等。以FIDIC(黃皮書)為例,合同指:合同協議書、中標函、投標函、合同條件、雇主要求(在施工合同就是規范要求,圖紙)、資料表、承包商建議書以及在合同協議書或中標函中列出的其他進一步文件。
(1)工程師:FIDIC條款中說明“在授權范圍內,工程師助手的行為等與工程師具有同等的效力”。很明顯,在技術方案及技術報告上,工程師助手就具有簽字的權利,但在實際操作中,為保證安全,工程師一般會收回助手的簽字權利。此外,承包商對于工程師助手也有一定的“質疑權”。工程師的替換也是業主的權利,因此作為承包商應遵從。在對每一項工程內容進行確定的過程中,工程師應及時與各方展開聯系,并將協商的意見一致化。此條款中,針對工程師工作的內容及進度等不能由他人代為管理,這在很大程度上對其進行了實質性的限制。
(2)承包商:針對承包商的相關事項,FIDIC中一共呈現出24條承包商的相關職責。很明顯,24條相關的職責不能夠完全涵蓋整個承包商的所有職責,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措施上,因此還需要結合項目的具體需求特征進行遞補。對于FIDIC合同中的遞補就形成了FIDIC合同體系中較為重要合同組件,即“基本措施”。
(3)承包商的一般義務:按照FIDIC合同中承包商義務的相關順序表達,承包商義務事項一般可包含為完成項目的主體、完成項目本體所需要的相關措施、對完成項目及項目完成過程中所需要承擔的連帶責任等,按照此義務次序的排列,就對應產生了清單計價模式中重要的費用比構成。
(4)主要時間點:FIDIC合同條件中,有諸多需要承包商注意的時間節點,如工程師的口頭指令,在48小時內以書面確認;承包商在收到中標函后28天內向業主提交履約擔保;承包商在收到開工通知后28天內提交詳細進度計劃;工程師在收到承包商支付報表28天內簽發支付證書;承包商提前21天確定竣工檢驗日期并通知工程師,工程師在14天內檢驗;缺陷通知期期滿后28天內,工程師向業主簽發解除承包商擔負工程缺陷責任證書,頒發履約證書;業主在證書頒發后14天內,退還履約保證書等。
國際工程項目規模大、周期長、影響因素多。承包商經過激烈市場競爭中標的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受到文化差異、自然條件、標準差異和不可抗力等因素的影響,項目實施風險巨大。一旦投標時沒有充分分析項目風險或者履約過程中管理不力,項目將存在巨大的虧損風險。業界熟知的典型案例中東某項目是某中資企業負責項目設計、采購、施工及系統的安裝及調試工作等,項目采用“EPC”承包模式,造成巨額虧損。綜合分析發生虧損的原因,結合實際的工作經驗得出,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其一,按照招標文件要求進行報價的過程中,沒有慎重分析合同及相關規范,也沒有依據合同相關要求進行詢價、比價,僅為經驗性估價。其二,對招標文件和招標范圍等不熟悉,沒有從根本上考慮到項目的風險成本。其三,單純的考慮低價的優勢中標。
下面結合具體國際工程項目招標文件中的商務條款分析投標報價時的注意事項。
(1)投標人須知。時間規定:應特別注意投標書遞交的最晚時間,關注開標時間。由于國際上的其他國家與國內存在時差,因此要將招標文件的遞交時間轉換成為北京時間。
(2)合同條款分析。國際工程業主更加注重合同的編制與執行,并會在合同制定過程中加以明確。因此作為承包商,應仔細進行合同的評審,找出合同中存在的不公平提議,并要求及時進行修改,爭取一份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工程合同。在合同審核的過程中,要依據FIDIC標準合同中對于合同價格變更、現場材料付款、調價、拆遷等計劃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對承包方有利的訴求。例如在某國際項目合同中,承包方提出“針對合同專用條款,基于合同范圍內工作內容總價包干模式下,超出合同范圍的工作內容,承包人享有對工期和費用索賠的權利。”經過談判承包商訴求得到同意,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承包方依據合同中的該條款成功獲得工期索賠。
(3)技術規范及標準的要求。國際工程中的招標文件,一般選擇歐美的咨詢公司進行招標文件的編制,對于施工材料、設備及相關的工藝介紹很詳細。對于中資企業而言,采用中國標準更為便利。在緬甸某水工項目投標過程中,在合同協議書中明確提出“工程技術標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現行的相關標準和規范,規范間有沖突的,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業標準為準。”項目中標后,由于采用中國規范,提高了中方施工人員的工作效率和項目推進速度,大大縮短了工期。
(4)低價中標模式不可取。在國際工程項目施工中,對于索賠,如果是因為低價中標,業主一般不會對損失進行彌補。例如對于EPC項目往往采用固定總價合同,承包商期望像DBB模式下先低價中標而后通過合同變更進行索賠的難度大大增加。可合理采用不平衡的報價方法,提高工程前期的費用,比如臨時設施、調遣費等,盡早拿到工程款,改善現金流,降低履約過程的虧損風險。
(5)充分把握項目主要時間點。對工程合同條件的準確把握關系到工程的順利實施和項目的良好經營,承包商要善于利用FIDIC合同賦予的權利,維護自身利益。例如在南亞某碼頭項目的合同文件中要求“承包商在收到開工通知后14天內向工程師提交詳細進度計劃”、“發包人應在缺陷責任期終止證書頒發后28天內把履約擔保退還給承包人。”,其中的時間節點要求明顯與FIDIC條款不符。承包商在積極與業主爭取權益的同時,在報價時要注意附上相關邊界條件以減少項目實施風險。
綜上所述,國際工程招標文件商務條款內容較多,很多承包商未能精準把控名詞性內容的描述,導致投標文件的撰寫不規范,未明確規范事項的內涵與外延。在國際項目投標過程中,需要充分研究招標文件,充分認識和評估項目風險,不斷提高投標報價的合理性,以促進項目的順利實施。基于此,本文對國際工程招標文件中商務條款進行分析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