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不能再生,但是,你可以讓心靈得到成長,同父母和內在的自己和解。
請試著完成下面兩項作業:
作業一:給父母寫一封信,不要去指責,只表達感受。
作業二:把自己當作自己理想中的父母,給自己寫一封回信。
也許在給父母寫信的過程中你會感到委屈,甚至整個情緒都沉浸在童年的各種場景里,充滿了憤怒、委屈、害怕、無奈。但當你以理想中的父母給自己寫完回信之后,突然覺得釋然很多,可能就會理解父母為什么一直在說“你不是個小孩子了,你長大了,有些事情要學會自己承擔”。也許是因為長大后的你內心的那個小孩子一直哭喊著不要長大,不照顧我,不滿足我的需求,我就不要長大。如今在遇到特定的事情,那個內在的小孩依舊會跳出來,大聲地哭喊,表現得像個小孩子一樣。還記得那個小牛被拴在柱子上,長大依舊不敢逃脫的故事嗎?我們都覺得它好笨,怎么不去試一試呢?現在的你應該明白了:它一直覺得自己沒長大。你長大了,不再是無助的小孩子,與其一直坐著哭鬧,為什么不繼續站起來試一試呢?
1. 讓自己滾遠點,相見不如懷念。
——可能這就是距離產生美吧。
2. 在某些技能上凌駕于爸媽之上(比如修電腦和各種電器),家庭地位會在被需要的那一刻短暫提升。
——終于明白什么叫技多不壓身了。
3. 洗衣、做飯、掃地——論當代學生在家半年為了避免被逐出家門有多拼。
——身為教師子女,還要熬夜給大齡教師做PPT,工具人實錘了。
4. 只要爸媽看見我在學習或者干正事,心情就會好很多。學習使我媽快樂。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5. 只有我因為淘寶中獎送了我媽一管口紅而在家里獲得一席之地,讓她連續高興好幾天嗎?
——一支口紅就能化解家庭矛盾?這口紅
也太值錢了hhhhhh.
——學到了。請問這樣的媽哪里能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