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平 李 燕
(陜西省神木市第九中學 719000)
數學作業是日常數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階初中數學作業存在著形式單一、內容單挑、脫離實際等問題,直接影響了數學作業的功能性、學生做作業的激情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那么,怎樣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已然成為了不少數學教師探索、研究的話題.就應用意識來講,現階段初中數學作業大致分為實踐型、創新型以及趣味型三種類型,其中“創新型”數學作業具有探索性、開放性以及啟發性等特征,能夠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基于此,筆者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例,探索了創新型數學作業設計,具體如下.
“一元一次方程”是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的內容,通過該章節學習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體會“列方程,解問題”的思想,促進學生完成“算數思想”向“方程思想”的轉化.特別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注重為學生搭建解決實際問題的平臺,使學生扮演“發現者”、“研究者”以及“探索者”的角色,感悟自己智慧的力量,深刻地認識到“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優越性,潛移默化地強化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
創新型數學作業能夠促使學生成為數學作業名副其實的“主人”,因此筆者結合課程標準分析教學目標后,立足班級學生的認知結構、發展水平以及學習背景,設計了“一元一次方程”創新型作業,優化數學作業的結構與質量,促使學生的創新意識、應用意識得到培養.
對初中生來講,方程并非首次接受,但學習的難度、要求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最顯著的要求就是構建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而現階段,關于“一元一次方程”的作業呈現多樣性,如鞏固知識型、培養能力型等.筆者設計數學作業,旨在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親身體會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為靈活運用奠定良好基礎.然而,剛剛升入初一的學生,無論是思維、習慣還是方法都處于“轉化”階段,因此設計“一元一次方程”作業時,要盡可能多設計一些以實際生活為背景、可操作性的作業,吸引學生的眼球,降低學生認知、理解的難度,同時還要充分考慮班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計一些開放性、創新型的作業,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有事可做”,有所收獲.
“一元一次方程”創新型數學作業可以分為“小組作業”與“個人作業”兩部分,具體作業如表1所示.

表1 “一元一次方程”的小組與個人作業
上述設計始終貫徹了“以生為本”理念,學生對課堂知識主動構建、對課堂知識水到渠成地應用,且作業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題目,它是通過“小組”和“個人”兩種形式完成的.值得注意的就是,無論是“小組作業”還是“個人作業”都較為關注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積極應用知識,真切地貫徹了“以生為本”理念,卻也具有針對性的意圖.
小組作業設計意圖:學生親自參與了選擇生活情境、搜集相關素材、編寫“應用題”、解決實際問題等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立足興趣的話題,調動了學生“做”的興趣,點燃了學生“思”的熱情,強化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與運用,更使學生親身體會到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個人作業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特別是通過“心得”的方式,有助于學生徹底打開心扉,暢所欲言,使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同時也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掌握了“總結”的技巧,慢慢累積數學活動經驗,為今后深入的學習積攢力量.

籠統來講,整個數學作業設計,強化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與理解,加強了學生對基本技能的掌握,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更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體驗“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如圖2所示.
綜上所述,設計創新型數學作業時,教師要始終貫徹“以生為本”理念,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按需選擇,有所發展.創新型數學作業,能夠培養初中生的應用意識、發散思維以及創造性,也能夠有效地打破常規“題?!彼频淖鳂I,讓學生自己對知識進行選擇、整理與構建,使學生成為數學作業名副其實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