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菊
引言:全國經濟在不斷發展,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也在穩步提高,但其中的“三農”問題仍然值得關注,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三資”管理工作與“三農”問題息息相關,因此,如何妥善解決農村經濟中的“三資”問題成了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發現和解決,要使得農村經濟水平得到提升,不能讓“三資”問題成為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絆腳石,而且處理好這個問題也有利于完善經濟管理體系,對于農村經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農村經濟中的“三資”是指農村的資產、資源以及資金,這也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體現和重要影響因素,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村經濟發展。農村集體資金包括政府的補助以及其他集體收入;農村集體資產包括農村集體的公共設施,一般都是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如道路、學校等;農村集體資源指的是農村集體的土地等資源,以及礦產、林牧地等。因此我們必須清楚“三資”問題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找準關鍵,解決問題。
在經濟發展方面,對比城市而言,農村的發展較為落后,而且建設過程也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響和限制,尤其是相關工作人員在整頓工作的初期并不重視“三資”問題,這就導致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影響整個整頓工作的進度,再加上原有的懈怠懶散的工作作風使得管理工作長期處于被忽視狀態,相關財務人員也不能準確地認識和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體系,工作進度拖沓,處理問題不及時等問題都是源于工作人員的不重視。
農村因為經濟發展較為落后以及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導致農村極度缺乏“三資”管理方面的優秀人才。大部分的工作人員都是當地財務人員,沒有接受過良好的培訓,思維觀念傳統老舊,加上農村的發展現狀不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進而使得農村的發展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進步,難以看到實在的工作效果。農村經濟管理體制不斷進步,因此一個能夠及時更新的知識體系十分有效,但是現階段又無法滿足我們對于人才以及財務人員知識水平的要求,也就影響了整體農村財務工作質量。
在以往的工作過程中,相關財務工作人員不夠重視“三資”工作,于是導致即使后期加強了管理也不能高效地解決后續問題,這都是因為整個管理工作缺少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因此,急需一個相對完善且科學的管理體系來維持整個管理工作,同時注意管理體系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務必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開展,能夠確保相關管理工作穩定進行,有效地解決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形成一個完整的處理環節。
我國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的提升能夠為整個“三資”管理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農村相關管理部門需要進行組織培訓,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會計和審計方面進行教導,增加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同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幫扶工作,邊學習、邊改進、邊提升,重點提升相關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做到理論實踐相結合,爭取建立一個高質量的財務管理團隊,優化農村財務從業隊伍。
精確的管理目標和明確的責任承擔對于農村經濟中“三資”問題的解決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要想提升“三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除了要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以外,更要明確相關責任風險承擔,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更重要的是要盡可能的形成權利與責任的相互制約的體系,從而能夠形成有效的責任落實機制,保證一旦出現問題,能夠有相關人員進行權責問題分析,提升風險管控的綜合水平,最終提升農村財務管理水平和經濟水平。
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計和審計工作相輔相成,互相襯托完成著整個工作。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構建科學的財務管理體系以及建立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有意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管理框架,加強監管,健全體制,從而使得整體工作更加合理、更加規范、更加科學,旨在能夠更快地解決“三資”管理中的相關財務問題,確保整個管理環節健康有序進行。
法律具有強制性。因此,如果在處理“三資”問題過程中能夠應用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管理,那么整個“三資”問題的處理過程將會加快進度,更加順利地得到解決。如果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的保護,整個管理過程將會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還會影響工作進度和質量。由此可見,健全的法律法規和制度在整個“三資”問題的處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夠給百姓一個定心丸,能夠給相關財務人員一個強心劑,也是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安全保障。
總的來說,解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三資”管理問題刻不容緩。尤其是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發展,其中最為顯著的“三資”問題也更加明顯,因此,我們對此所采取的措施要保證其有效性和科學性,能夠找準工作重難點,不走冤枉路,切實提升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的綜合水平,能夠明確相關責任,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實現經濟目標,從而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