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 震
戲劇是一門綜合藝術,一部戲劇作品演出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導演和演員之間的有效配合。導演是劇本的解釋者,是演員的鏡子,其主要任務是幫助演員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演員將導演對劇本的構思、解釋和二度創作呈現在舞臺上。二者在藝術創作中是相互依靠的。在拍戲的過程中,導演和演員的合作是戲劇演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問題。充分認識了二者的關系和作用,導演才能更好地與各類演員有效合作并幫助演員塑造角色形象。
在闡述這種觀念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明確導演與演員各自的工作性質與職能。導演是戲劇演出的主導者。俄國著名導演丹欽柯對導演的作用有如下解釋:“導演應該是劇本的解釋者,是演員的鏡子,是綜合藝術的組織者?!倍輪T是劇作中人物形象在舞臺上的直接體現者,也是導演在劇作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的合作者。
蘇聯戲劇大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過:“導演應該死在演員身上?!蔽覀儜撨@樣理解:戲劇藝術是以表演為中心的藝術,導演對劇本的解釋及劇本人物形象的把握是通過演員的表演體現出來的。導演是創作過程中的靈魂人物,演員是呈現導演構思和塑造人物的主體。
當我們明確了導演與演員的職能與關系后,我們來談談二者之間的合作方法。導演在給演員排練時有兩種具體方式:一種是在排練中強調演員對劇中人物的內心體驗,用解釋的方法啟發演員,幫助其體驗劇中人物的內心感受,我們稱之為“由內而外”的導演方法;另一種是導演在排練中強調演員表演時的行動、節奏、表達方式,甚至親自示范,讓演員直觀地看到人物的外部狀態,以完善其內心體驗,我們稱之為“由外而內”的導演方法。
那么這兩種導演方法究竟哪一種方法更能有效地幫助演員來塑造人物形象、體現人物的思想情感呢?導演在排練中會雙管齊下,兼用這兩種方法。我只是在這里討論“由外而內”和“由內而外”這兩種方法使用的比重,或者說側重點的多少。這兩種方法中哪種能更準確、更有效地幫助演員刻畫人物,體現導演的意圖呢?當然要對“癥”下藥。
第一類演員是生活閱歷淺、社會經驗和個人修養都相對簡單的年輕演員。由于他們對劇本理解不充分,不能塑造出劇本中的人物形象。面對這樣的演員,導演要準確闡述劇本的規定情境,人物的職業、性格以及所處的年代等,運用象征性的比喻,使深奧、抽象的劇情簡單化。重點使用“由內而外”的方法,幫助演員體驗人物的情感,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從人物行動和人物關系中尋找準確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演員要在導演的引導下逐漸尋找到人物的感覺,緊緊抓住劇本提供的矛盾沖突來表現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豐滿起來。
第二類演員在舞臺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喜歡表演情緒。由于他們在表演時無表演過程,沒有行動的發展和情感的積累,即使他們真哭、真笑,觀眾依然無動于衷。與這類演員合作的時候,導演要幫助其在深刻挖掘規定情境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演員的舞臺行動才能更積極。
第三類演員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懂得舞臺演出規律,但是在長期的舞臺演出中形成了固有的表演模式和表演惰性。他們的優點是熟悉舞臺調度,懂得行動節奏,有人物形象感,但這類演員喜歡用套路和固有的模式與其他演員交流,在排練過程中敷衍了事。這樣的創作態度不僅影響對手在表演時的現場發揮,也會給觀眾帶來不真實的感覺。如果遇到這樣的演員,導演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循循善誘地激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逐漸引導演員形成主動的創作意圖和愿望,使他們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貫徹導演意圖,準確地塑造人物形象,這是一個優秀導演的智慧所在。
在這里,我還想分析一下聰明型的演員。這類演員有思想、有能力、有創造性,對人物形象有認識、有理解,可以準確把握人物性格。他們在表演上有節奏、有技巧、有感染力,經常有上佳的表現,導演和這樣的演員合作通常是得心應手的。在排練過程中,當他們對劇本的認識和看法與導演相左時,會提出問題并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這個時候導演的藝術水平、知識結構、個人修養、專業技能、審美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導演的藝術構思和對人物的理解是建立在美學思想基礎上的,這就需要導演有比較全面的知識結構和整體把控能力,才能用充分的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說服這類演員。充分調動這類演員創作的積極性和創作靈感的關鍵是與其在人物形象、人物情感的認識上達成共識。導演如果要和各類演員愉快、融洽地合作,必須要注重文化修養、專業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因為這些都是開啟演員心靈的鑰匙,具備了這些素質才能指導演員創造角色。
導演和演員之間的有效合作決定了戲劇演出的成敗,他們之間既彼此獨立又相互聯系,是矛盾統一的關系。舞臺上的一切藝術呈現和手段都是以表演為中心的。導演作為戲劇演出的組織者和執行者,在藝術創作和排練過程中扮演指揮員的角色,在二度創作的過程中對演員的表演起到指導和把控作用。演員是戲劇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角,在戲劇表演中運用身體、語言、情感等來塑造角色。在創作過程中,演員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劇情中,導演在演員進行藝術創作時,對其塑造人物形象給予提示和啟發。二者的有效合作才能彰顯出作品的藝術魅力。
綜上所述,演員與導演的有效合作是符合藝術創作規律的。導演是演員創作人物形象的引導人,演員是導演藝術構思的體現者,演員的創作能夠豐富和完善導演的藝術構思,二者的關系決定了演出的質量。導演在和不同類型的演員合作時不能使用一種方法,因為不同的演員有不同的特點和個性,這就需要導演具備引導和啟發演員創作的能力,如果演員失去了創作的激情和信心,就不會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演員在創作過程中充滿激情,是對導演意圖和構思的最好體現。因人而異、對癥下藥是我總結出的導演和演員有效合作的方法。要真正認識到“演員是舞臺藝術的靈魂”“導演是演員的鏡子”等這些理論的豐富內涵。除此之外,還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進行理論研究和經驗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