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冰
(朝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 , 遼寧朝陽122000)
以方便第三人查閱為目的,在國家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如何科學而合理地為第三人提供不動產登記檔案的查閱,不動產登記機構務必要做到盡善盡美。登記機構在國家機關查詢不動產登記檔案時開具的查詢結果證明是國家機關下一步依法行政的根據,必須毫發不爽。
物權之所以需要公示,就是為了方便第三人查閱和了解登記的內容。如果在登記之后,第三人非常難以查閱甚至根本無法查閱,登記的公示和公信力就無從談起,進行登記也就沒有必要。為了給需要查詢資料的單位和個人提供權利屬性、四至、面積等物權狀況信息,達到保護權利人符合法律規定的權利和利益的目的,采取法律許可范圍內的登記資料允許相關權利人、國家機關公開查詢、復制的處理辦法。
《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登記機構應該給個人提供登記資料的依法查詢以及復制,這里的個人含有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兩個部分。第二款同時規定,登記機構也可向單位提供資料查詢服務,這里的單位僅指與登記資料相關的國家機關。這類查詢主體主要指公檢法、監察部門、仲裁機構及安全機關等部門。綜上,《暫行條例》界定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主體可以是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及國家機關三類。
2018年起實施,并于2019年7月經自然資源部修正的《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暫行辦法》,其中第三章及第四章分別對查詢主體中的權利人及利害關系人做出了詳細的規定,而沒有清晰明白地提出登記機構處理有關國家機關查詢、復制資料時的操作規范,只是在附則中第三十一條指出另行規定其查詢復制資料和機關之間共享登記信息的細節。這讓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在實際操作中處理國家機關資料查詢業務時“霧里看花”,從實際操作效果上看難免參差不齊。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明確規定了國家工作人員的本質屬性為“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筆者認為,在國家機關中只從事勞務性工作,而不從事公務工作的人員,包括司機、門衛、炊事員、保安、清潔工等這類勤雜人員以及部隊戰士等,則都不歸屬于《刑法》上的國家工作人員,沒有作為國家機關查詢不動產登記資料的查詢人員主體資格。
目前在不動產交易、孩子入學、稅費繳納、貸款抵押等方面都需要用到權利人的不動產登記資料,為了讓群眾“少跑腿”、“跑一頭”,打通“最后一公里”壁壘,真正給辦事群眾提供便利,《暫行條例》規定,加快構建登記機構與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的橫向信息共享,實現有關登記信息同一時間互通查詢。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登記機構信息管理的單位時間完成工作量,最大程度上減少手工錯誤的可能,并且為其他部門提供了有效、直截而方便的服務,是一件三方共贏的好事。
原國土資源部2018年即要求實現縱向四級共享,但入庫的大多是構建不動產統一登記平臺后的新數據。因逐個錄入、整理原始檔案,不同的歷史檔案數據量、投入資金、人員等方面的不同,即使制定合理審慎的登記數據整合方案,按照相同的數據格式標準建庫,各地平臺建設成果亦不一致。
目前,朝陽市與福建特力惠信息公司共同搭建的朝陽市不動產權籍調查管理系統及登記發證系統,通過規范化梳理數據、房地數據關聯及數據入庫達到圖、屬、檔一體化管理,形成不動產登記成果數據庫,已經實現市縣與省部對接常態化,宗地、企業、部分樓盤均可通過平臺發證,基本實現不動產資料縱向共享。
筆者建議,出于對不動產物權的實質性保護,重點改變政府為老百姓服務的理念、模式,構建以國家機關作為查詢主體為服務對象。國家統籌規劃,出臺相關政策,通過制定統一的隱私保護標準,采用密鑰、專人專戶、人臉識別、密碼認證等技術。按照國家授權的行政審批事項,確定共享機關執行公務各種類涉及物權登記資料的查詢范圍,實行其內部分層級、派專人、按業務類型查詢。設置專人專戶及權限,不同級別可查閱各自層級的資料,不可跨級查閱,明確責任到專人,各層級設置滿足日常工作所需即可,分層審批,確實能保證不動產登記資料信息存放安全及使用安全。
定期清理、備份信息共享平臺的安全日志,檢查安全漏洞,定期維護國家機關查詢登記資料的操作歷史數據和訪問歷史數據,方便快捷地通過關鍵字、用戶名等方式查詢查找日志數據中所需記錄。設立監督機制,尤其定期維護、留存查詢日志。監督包括國家機關使用專人的IP地址、查詢時間、操作類型、資源訪問情況等。
《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暫行辦法》規定,申請查詢登記原始檔案資料時,要優先調取數字化成果,確有需要,可以調取紙質登記檔案資料。登記機構要安排人員專門負責登記資料查詢工作,復印檔案以及開具檔案查詢結果證明等。應該設立查詢記錄簿冊,登記好有關國家機關查詢的查詢人、查詢時間、具體公務、查詢事項、復印檔案資料內容、頁碼、開具檔案查詢結果證明內容等具體細節, 雙方簽字確認無誤后,留存查詢申請 書歸檔,給予機關工作人員查詢結果 證明。
目前,朝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月 平均接待國家機關資料查詢約200件 次。有些國家機關查詢登記資料,只 是簡單提供加蓋公章的單位介紹信, 寫明:“因工作需要,查詢某單位或 個人的不動產登記信息”,而不標注 具體查詢內容。這在工作實踐中成為 令工作人員頭疼的難題。
筆者認為,以不動產單元為單位 的不動產登記形成的檔案資料,查詢 自然也是以不動產單元為單位,而不 是以單位或個人的姓名為登記單位, 對于查詢某單位或某人的不動產信息 應不予查詢,避免最為敏感的“以人 查房”問題。
國家機關查詢資料應當提供本單 位出具的協查證明清單、登記查詢申 請書、辦理人員工作證明等。其中的 登記查詢申請書應當包括四個方面的 內容。
一是查詢主體。登記機構要審查 查詢單位是否屬于國家機關范圍。對 于申請查詢的主體超出前面所述的國 家機關不予查詢。
二是利用用途。寫明本次登記資 料查詢的目的及具體用途。具體的利 用用途包括抵押查封、財產調查等。對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國家機關調查處 理權利人的目標用途的額外要求不予 查詢。
三是查詢內容。列清查詢檔案資 料的具體內容。筆者建議,國家應明 確規定相關用途所需登記資料的具體 內容,登記機構依照操作規范判斷國 家機關的查詢申請是否達標,按操作 規范提供查詢標的的登記資料檔案, 不擴大或縮小查詢范圍。相關國家機 關亦可參照標準查詢復制資料檔案。查詢事項不符合操作規范要求,擅自擴大的,登記機構有權不予查詢,避免公權濫用。如,登簿結果可達到查詢用途需求,不提供審批、發證等原始檔案材料。
四是保密承諾。國家機關應當承諾按照查詢申請書填寫的用途發揮登記資料的效能,不得將這些資料隨意泄露或作為他用。對因泄露查詢到登記資料的行為造成相關后果及損失的,追究相關領導及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暫行條例》規定了登記機構、機關工作人員不按照規定,非法利用、泄露資料信息給權利人造成利益、事業、名譽等損失的,承擔相應的法律及賠償責任;相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符合犯罪構成的,追究刑事責任。承擔責任主體在本文主要強調登記機構、查詢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條例規定了三種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第一種是民事責任。有關責任人員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第二種是行政責任。對相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第三種是刑事責任。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泄露信息侵犯商業、國家秘密的有可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九十八條分別對侵犯商業秘密罪及泄露國家秘密罪有明確規定。
符合查詢條件,國家機關需要當場開具查詢結果證明,復印的登記資料,加蓋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專用章及騎縫章,標注登記機構檔案查詢人,查詢用途及出具檔案頁數、出具時間等信息。
對于不符合查詢條件或者超出查詢范圍的查詢事項,要當場提供不予查詢的告知書。申請查詢的登記資料涉及國家秘密的,登記機構要按照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有關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