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建
新媒體技術是指依托于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移動通信技術等新興技術而產生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其誕生和發展給傳統藝術不斷帶來啟迪和創新,也給大眾的審美意識帶來重大改變。戲曲舞美設計是伴隨現代戲曲發展而興起的新興舞臺工作領域。近代以來,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瑰寶的戲曲,題材內容、戲劇觀念、演出形式、演出空間、觀眾審美等因素不斷變化,舞臺美術也伴隨著一起成長和升華。新媒體技術融入戲曲舞臺美術,構建新的舞臺樣式,提升了戲曲表演的演出效果,戲曲的創作與表現形態發生改變,出現了嶄新的演出方式,煥發出跨越時代的新活力和新魅力,吸引了更多的年輕觀眾,擴大了觀眾群體。
在傳統的戲曲舞臺美術中,多媒體技術主要有屏幕、燈光、投影等,這些技術極大地豐富了舞臺美術的造型、語言以及表達方式。現在戲曲舞臺美術中應用的新媒體技術越來越多,如激光技術、虛擬顯示技術以及柔型LED 技術等,這些新型技術的應用,豐富了戲曲舞臺表現形式,增加了舞臺美感。德國藝術家托比亞斯·格雷姆勒將新媒體與中國戲曲相融合,利用CAD軟件設計出各種幾何和抽象圖形,用最簡化的線條、圖形和點,演繹出造型各異、生動流暢的戲曲動作,給人一種耳目一新、妙趣橫生的感覺。通過新媒體技術,戲曲實現了在敘事故事、轉換時空、加速節奏和形象創新等方面很難達到的功能,在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渲染人物情感方面表現力更強,視覺圖像可以直接體現思維和情感活動。
傳統戲曲表演的舞臺空間具有較大局限性,完全靠演員的表演、舞臺程式化和觀眾的想象來完成場景設定和空間變換。當代觀眾已經不再滿足空空的舞臺、抽象的布景,更喜歡看到豐富變幻的視覺形象。新媒體技術給傳統戲曲舞臺一個“不可能的”空間,如淮劇《大洪流》中運用新媒體技術實現了“遠景的虛擬火車”與“近景的實體火車”的“虛實結合”,讓火車從LED 大屏到舞臺、從虛像到實像走了個“圓場”,將有限的舞臺空間大大延伸,使舞臺充滿撼動人心的藝術張力。新媒體技術在戲曲舞美中的運用,增加了流動性和可行性,在解決場景切換、人物調度、人物刻畫等多方面發揮了空間。同時,對表演現場的氛圍營造、后期制作處理等方面有較強的優勢,加強了觀眾體驗的強度,審美的愉悅度也更深廣。如武漢京劇院的融合劇《光之谷》,通過“Disguise”軟件制作舞臺模型,設計投影效果,輸出畫面,還使用了紅外線跟蹤裝置“BlackTrax”捕捉舞臺運動,使影像如影隨形、同步變化,完全附著在一起,形成有空間層次的立體視覺效果。
新媒體技術在戲曲舞臺美術中的運用,增強了舞臺與演員的融合,拉近了觀眾心理距離,增加了參與感,提升了戲曲表演的舞臺意境,實現交互式演出。同時,有效運用多角度、全方位的燈光和投影技術對演員的難度動作和細節表情進行追蹤投影,提升了對舞臺演出的調節,增強了表現效果,對演員現場表現和發揮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在戲曲《悟空》中,設計者將演員的舞蹈動作和機械臂相結合,通過旋轉、變化、移動等不同組合方式,來表現悟空在理想與現實間的博弈與掙扎。為了增加視覺效果,還運用了投影和LED 的方式,實現悟空在女性與男性之間來回切換,在古典與科幻之間來回穿梭中展現出一個全方位立體的悟空。
新媒體技術在戲曲舞臺美術中的運用,實現了傳統戲曲表演中很難表現的內容,與演員的表演巧妙結合創造出舞臺奇觀,如“虛擬視像”在現代河南豫劇《重渡溝》中的運用。男主角馬海明是個攝影愛好者,大屏投影放出他拍攝的一張張美景照片。后來,馬海明意外滾下山崖,眾人甩下長繩搭救他時,他一手拉住長繩另一手高舉相機,整個舞臺呈現了立體的向下移動的山景影像,把重渡溝全景展現于觀眾眼前,美不勝收。此時,演員融合在數字圖像中,將真實世界和虛幻天地合二為一。
新媒體藝術具備較強的藝術性,與傳統戲曲演出融合也給戲曲表演帶來新的觀演感受。在舞臺意境營造方面,新媒體技術具備天然優勢。特別是全息投影等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后,對戲曲舞臺的造景帶來很多可能性,不但能有效營造適當氣氛和舞臺意境,同時對置身其中的演員的表演也有提升作用,增加了觀眾的帶入感和演員的舞臺表現力。滬劇《苔花》在課堂講課那場戲中,布景上投出密密麻麻的數學公式;在追尋一個犯病的學生時,投影出現急速流動的抽象線條,把舞臺上演員的動作節奏予以理性的夸張。沉浸式演出《游園驚夢》通過紗幕區分夢境和現實兩個空間,運用投影、肢體識別技術和交互裝置等,使表演和現實實時互動,觀眾可以在舞臺的紗幕中穿梭走動,從不同的角度實時觀看表演,參與到劇中,與舞臺渾然一體。
需要注意的是,新媒體技術只是戲曲表演的輔助手段,要保持和強化戲曲藝術的神韻和精髓,不能喧賓奪主,不能脫離戲曲本身的唱念做打、掩蓋或者弱化演員表演,要兼顧和發揮本身的藝術性,與戲曲藝術融為一體。新媒體技術在戲曲舞臺美術中的運用,要基于對中國傳統戲曲文化的熟稔以及東方審美一貫的追求,以現代劇場的審美概念、婉約宜修的古典氣韻、簡約大氣的東方意蘊,讓傳統寫意與現代表達完美結合,樹立詩化寫意的現代舞臺美學風格,服務于戲曲本體,并有機地融入戲曲本體當中,成為戲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媒體技術在傳統戲曲舞臺美術中大有用武之地,要始終站在科藝交匯的最前沿,用最現代、最富哲思、最具東方神韻的舞臺美術,不斷開掘中國戲曲的現代審美意識,不斷提升當代戲曲的美學品格,深刻地改變中國戲曲的面貌及美學概念,推動中國戲曲舞臺美術現代審美的建立與成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促進我國戲曲藝術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