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丹丹
隨著新技術的迅速崛起和廣泛運用,利用新技術而生的新媒體形態快速地走入了千家萬戶。多媒體、互聯網等已經成為百姓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相對于電腦、手機等新媒體終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少兒電視節目在挑戰面前亟需調整創作思路,整合優化資源,創新發展路徑,借新媒體的東風乘勢飛翔。新媒體大背景下少兒電視節目的發展必須擺脫傳統窠臼,探討創新途徑,推動媒體的融合發展,實現節目最大的價值。
首先,少兒電視節目創新發展要精準定位、創設品牌。目前少兒節目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同質化嚴重,各個頻道制作的少兒節目千篇一律,難以引起小觀眾的興趣和觀看的熱情。因此在節目制作之初,要創新制作思維,研究節目市場,尋找能夠滿足觀眾需求和興趣的節目進行打造和制作。在“算法推送”技術的支持下,觀眾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最大化滿足,因此電視節目準確定位尤為重要,這也是節目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比如安徽衛視的《星星的禮物》定位親子圓夢公益節目,重視孩子心里的愿望和夢想,目前已經制作四季了,發揮主流媒體優勢,實現品牌效應。
其次,少兒電視節目創新發展要更新技術、整合資源。新媒體的迅猛發展是以新技術為前提的,傳統媒體若想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被社會和觀眾所淘汰也必須引進和學習先進的技術。更新節目制作和傳輸的技術,運用5G 網絡進行4K、8K的傳輸,實現與新媒體時代的同步。拋棄乏善可陳的老舊舞臺,更新燈光舞美的技術,打造讓觀眾眼前一亮的節目效果,實現“內容基因”和“技術基因”的雙驅動。同時也要照顧到各個年齡階段的兒童的需求,根據低幼、學齡前和學齡兒童的成長學習的要求,以及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制作以兒童為本的電視節目,保留原有的優質節目,打造全新的適合各個年齡層次觀看的新節目,構建適合不同年齡的完整的節目鏈。
再次,少兒電視節目創新發展要媒體融合、多元發展。利用新媒體在制作和播放形式上進行創新融合,對傳統媒體的采編、創設節目環節、播放媒介進行顛覆性的改變,徹底重構采編制作流程。在播放形式上增設網絡直播,利用全部的技術手段、媒介形態、媒介終端實現少兒電視節目立體式傳播。從傳播范圍上可以面向小朋友群體進行線上報名參與、網絡采訪、進行微博微信互動、線上評論、創設節目公眾號等多種形式,激發小觀眾的參與意識,提高觀看的熱情。將新媒體和電視節目相融合,多渠道多樣式發展,打造多元化的綜合性的少兒節目,逐步實現全程、全息、全員和全效的全媒體大格局。
最后,少兒電視節目創新發展要培養人才、發展產業。少兒節目電視人需要具備很高的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既需要了解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知識,又要具備媒體和傳播方面的專業技術能力。同時在高速高效的工作環境下,還要能夠具備隨機的應變能力、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高強度的承受能力。因此發掘和培養少兒電視節目的專業人才尤為重要。可以為團隊成員提供相應的學習機會,提升團隊專業性。從少兒電視節目的傳播效果和品牌建設的角度來看,應該建立產業化發展的目標,實現產業鏈條的全覆蓋。以制作周邊、聯名服裝、同名公眾號等形式,拓展全產業鏈的商業格局,擴大傳播效應和社會效益。目前動漫的全產業鏈建設比較好,可以效仿其成功案例,從節目宣傳、制作、播放、銷售和推廣等各個方面入手創新發展,全面打造少兒電視節目的產業發展格局。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少年兒童提供成長所需的智力支援和快樂源泉是每一個少兒媒體人的責任和使命,是振興中華、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一部分。引領成長、塑造未來,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思考、感受快樂、擁有一個歡樂無限的媒體空間是我們的目標。新媒體背景下,打破傳統、破立結合的創新思維應該引起充分的重視,這是一項挑戰、一個難題,但更是我們少兒電視節目乘風破浪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