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延明
命題一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由中宣部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拍攝、陳可辛執導的電影《中國女排》正在進行后期制作時,又有了一些關于中國女排的新素材:
①2019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女排時說:“女排精神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
②2019年10月1日,中國女排隊員佩戴金牌,登上國慶70周年游行的最后一輛“祖國萬歲”的花車。
③2019年10月13日,談到全國學習女排精神,郎平說:“國人喜愛中國女排,有女排情結,對我們是莫大的鼓勵。其實我覺得中國乒乓球隊、中國舉重隊、中國跳水隊等都是常勝將軍,都是特別棒的戰斗集體,我要求全隊也要向他們學習,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假如電影《中國女排》要加入新素材,你認為以上事件哪一個最應該加入電影中?請你以李華的名義給導演寫一封建議書,闡明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點撥
1.愛國就要用驕人的業績報效國家。作為中國人,具有滿腔的愛國熱情固然可貴,但有心無力終是枉然,依靠實力愛國才是王道。中國女排在賽場上縱橫馳騁,技壓群芳,一次次登上冠軍領獎臺,奏響嘹亮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讓世人對中國刮目相看,靠的正是高超的競技水平。同樣的道理,是工匠,就要打造國之重器,讓中國制造享譽世界;是軍人,就要苦練本領,筑牢鋼鐵長城;是醫生,就要醫術精湛,勇于攻克醫療難關……只有這樣,報國才不會成為空話。
2.為中華崛起不懈拼搏。建國七十年來,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步步由世界大國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然而也不可否認,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某些方面還相差一段距離。要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需要我們直視困難,眾志成城,以踏石成印、抓鐵留痕的膽識和魄力,奮力拼搏,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能為國家更加強盛出一份力,流一滴汗,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神圣使命,也是我們的無限榮光。
3.發揚女排的時代追夢精神。女排之所以在賽場上捷報頻傳,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姑娘們心中有夢想,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她們在追夢的道路上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執著不懈,砥礪前行。在今天這個競爭日趨激烈、世界格局變化莫測的新形勢下,我們更需要女排的這種時代追夢精神。沒有夢想就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只有夢想而沒有追夢的拼勁,夢想最終只能成為空想。
4.謙虛是一種美好品質。毋庸置疑,女排的成績是舉世矚目的,女排的精神是令人敬仰的。然而,在談到全國學習女排精神時,主教練郎平卻表現得異常謙遜,這正應合了偉人的一句話:“虛心使人進步。”無數事實證明,謙虛謹慎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事業一步步走向輝煌的法寶。因此,成績面前戒驕戒躁,永遠做低頭的谷穗,才能取得沉甸甸的收獲。
素材一
黃旭華默默“深潛”30年
黃旭華,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先后擔任核潛艇工程副總設計師和總設計師,主持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的研制。1958年,中國核潛艇工程立項上馬。黃旭華被選中參加中國核潛艇的研制。面對一窮二白的現狀,面對國外嚴密的技術封鎖,黃旭華提出,要騎驢找馬,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干。他帶領團隊只用了不到10年時間,就研制出國外幾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潛艇,并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參加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1988年9月,中國導彈核潛艇成功水下發射潛地導彈,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真正擁有海基核打擊、核威懾戰略力量的國家。為了核潛艇這個絕密工程,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沒回過老家,將一輩子的事業獻給了中國的核潛艇事業,也將自己“驚濤駭浪”的人生“深潛”在了祖國的大海之中。他說,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素材化用:
愛國就要用業績表達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自古至今,許多仁人志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們以國事為己任,迎難而上,用赤膽忠心為國添彩。黃旭華,這位中國核潛艇研制的先驅,隱姓埋名三十年投身于核潛艇這個絕密工程,終于大功告成,證明了國家的科技實力。
素材二
楊嘉墀:永不落幕的功勛科學家
1956年,新中國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同時呼喚海外留學生歸國效力。祖國的召喚令楊嘉墀熱血沸騰。他義無反顧地變賣了在美國的所有家當,購買了示波器、振蕩器、真空管等祖國科技事業發展所需要的儀器。1956年8月,楊嘉墀攜家人踏上了祖國的土地。于是,從“東方紅一號”,到一箭三星、返回式衛星、地球同步軌道衛星……我國航天事業的每一項重大突破和進展,都浸透著他的汗水和心血。“我最高興的事,莫過于看到衛星被成功地送上天去。在國外我也曾懷疑回國后是否會英雄無用武之地,沒想到國內有這么廣闊的科研天地,沒想到我還能為國防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我感到非常高興。”回顧當年參與“兩彈一星”工作的經歷,楊嘉墀深情地說:“期望我國航天技術不斷占領科技高地,到21世紀中葉,能夠與世界空間大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并駕齊驅,為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他的身上閃耀著愛國奉獻、團結協作、高瞻遠矚、甘為人梯的功勛科學家精神。
素材化用:
2020新年伊始,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頒獎臺上,為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兩位院士佩掛獎章,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想當年,科學家楊嘉墀放棄美國優越的條件毅然回國,使我國的航天事業取得重大突破和進展,同樣可歌可泣。科技強國的偉大夢,正是在科技人的愛國激情中一步步實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法國巴黎圣母院燃起熊熊大火,標志性的塔尖燒塌,美麗的玫瑰花窗損毀……“巴黎圣母院起火了”,短短8個字,吸引了世人的眼球,登上熱搜榜。與“巴黎圣母院失火”一起登上國內熱搜的還有“火燒圓明園”。少數愛國網友甚至發出了“巴黎圣母院燒得好,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報應”“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等熱評。
你怎么看待網友的評論?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立意自定,文體不限;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立意點撥
1.有家國情懷,更應理性愛國。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罪不容誅,遭到世人的唾罵和譴責。當年,火燒圓明園的消息傳到歐洲后,雨果先生當即寫了《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痛斥英法聯軍的暴行,大罵他們是“強盜”!今天,當巴黎圣母院葬身火海時,我們怎能把火燒圓明園仇恨的情緒發泄到巴黎圣母院身上?乍看,網友的言論是一種愛國的表現;但冷靜思考,只能說明這些人的狹隘和無知,是狹隘民族主義的典型代表。愛國應理性,沖動不可取。
2.銘記歷史,不能讓悲劇重演。圓明園被燒,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銘記歷史,不忘恥辱,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盡每個人的一份力量,使國家早日走上強國之路。但是,銘記的目的不是為了在巴黎圣母院失火時幸災樂禍地說一句“燒得好”,妄談天道輪回,因果報應,而是為了以史為鑒,痛定思痛。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不能讓“圓明園”和“巴黎圣母院”的悲劇重演,這才是我們應該深刻反省的問題,應該秉持的正確態度。
3.珍惜文明,共同保護世界文化遺產。聞名世界的古建筑遭遇滅頂之災,當燃燒的巴黎圣母院即將成為殘缺的碎片時,人們以各種方式“挽留”這座世界遺跡:有人提起水槍,有人拿起筆,有人舉起手機,甚至有人雙膝跪地,唱起了贊美詩,虔誠地祈禱。藝術沒有國界,文物本身無辜,無論圓明園還是巴黎圣母院,都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它們的燒毀,不僅是中法兩國人民的損失,更是世界文明的巨大損失。我們為圓明園的斷壁殘垣感到痛心,也應該為巴黎圣母院的毀損感到惋惜。
4.用博大的胸襟善待世界。巴黎圣母院,這座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教堂,躲過了亂世的戰火紛飛,卻沒能躲過和平年代里的這場熊熊大火。稀世文物被大火吞噬,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有足夠磊落的氣度和博大的胸襟,與視圣母院為精神坐標的法國人感同身受,甚至為早日修復這一全球共同珍視、細心守護的世界遺產出謀劃策,盡一份綿薄之力。在火光后的灰燼里,我們也應樂觀自信,文明不會就此結束。
5.與人為善,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巴黎圣母院是古老巴黎的象征,是世界上最為輝煌的建筑之一,是歐洲建筑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其地位和歷史價值無與倫比。巴黎圣母院毀之一炬,令人萬分痛心。發生火災的當晚,法國總統馬克龍就宣布將重建巴黎圣母院。無論是法國人還是中國人,我們都應該為巴黎圣母院祈福,為它的重建盡一份力量,讓它重現昔日的風采。心存善念,利人利己。巴黎圣母院早日修復完工,我們就可以早日再賞旅游勝景,瞻仰古建筑杰作。只有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
素材三
任正非感謝美國政府的無端指控
在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對華為的封鎖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美國針對華為發起了一系列的攻擊和指控,一時間把華為推到了風口浪尖。當任正非接受BBC的采訪,請他談談對美國此舉的態度時,任正非說:“我非常感謝美國公司,這些年我們是與美國企業一起成長的,并且美國企業教會我們很多。大家知道我們絕多大數的顧問公司,都在美國。第二個,美國大量的零部件器件廠家,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我們要明白,美國企業和我們之間的命運是緊緊聯系的。”對于美國政府的指控和打壓,任正非說,我很感謝美國政府,因為華為公司本來是一個小公司,也不是很出名,但美國這么多高官在全世界到處游說,告訴人們“華為這個公司很重要,它有問題”,結果讓全世界人關注華為。其實我們的廣告并沒做到那些地方,人們可能還不知道華為為何物,由于他們一講,現在全世界的輿論中心都是“華為、華為”。美國為我們做了一個非常偉大的廉價廣告,讓人們最終認識到華為是一個好東西。任正非認為,正是由于美國不斷地置疑華為,挑剔華為,才迫使華為把自己的產品、服務做得更好,客戶也更喜歡。
素材化用:
商業競爭是殘酷的,美國對華為的無端指責更是荒唐的。然而,華為總裁任正非先生在出面接受BBC記者采訪時,卻一次次表達感謝之情:感謝美國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謝美國政府的廉價廣告。這種胸懷比天空還要遼闊;這種氣魄足以讓美國政府無地自容。云淡風輕,亂云飛渡仍從容,這就是任正非!正因為如此,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里,華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令那些妄想稱霸世界者惶恐不安。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李大釗
我覺得凡是腳踩中國土地,嘴吃中國五谷,身穿中國衣服的,無論男女老少,都應當愛中國。
——陶行知
只要穿上帶有中國國旗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國出征、出戰,為國爭光是我們的義務和我們的使命。每一次比賽,我們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
——郎平
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適當引用所給的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立意自定,文體不限;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立意點撥
1.能踐行對祖國的愛是值得自豪的。李大釗以創造“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為樂,郎平將“為國爭光”當作自己的義務,當他們為國家而戰,最終取得驕人的榮譽時,內心的自豪與快樂難以抑制。身為華夏兒女,無論身份、職業、地位有著怎樣的千差萬別,也不管你身處何地,時刻不要忘了生你養你的祖國,并為她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那么,你就是最幸福的人,你也應該為自己生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度而驕傲和自豪。
2.讓青春在為國家奉獻中體現價值。正如李大釗和郎平所言,讓我們的青春在國家建設發展、爭取國家榮譽中爆發出巨大的能量。愛我們的國家,不能做空頭思想家,而應做埋頭實干家。特別是作為青年人,有熱情,有精力,有智慧,有膽識,更應該胸有大志,勇于擔當,積極投身于國家建設的時代洪流中,在富國強國的大業中出力流汗,發光發熱,彰顯自己的價值,讓青春年華熠熠生輝。要正確認識“青春”與“國家”的關系,讓青春不負韶華,不負國家。
3.愛國是炎黃子孫的共同責任。從李大釗,到陶行知,再到郎平,他們處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境,身份不同,年齡各異,但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對國家的一片深情,對國家的摯愛。翻開中國歷史,從古到今,國家至上的仁人志士層出不窮,他們是中國的脊梁。所以,愛國不問出處,只要你是黃皮膚黑頭發的中國人,將祖國裝在心中是你不可推卸的義務和使命。無論何人,何時,何地,“我的中國心”永遠不變。
4.銘記家國情懷是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人常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語道盡家與國的關系。中國人重視家、忠于國,家國情懷自古便扎根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應牢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古訓,將家庭、國家與天下聯系起來,從一個更寬廣的角度去思考立家立國的根本。要感念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的同頻共振,主動融家庭情感與愛國情感為一體,既重視親情更心懷天下,既講究孝悌更倡導盡忠。
素材一
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90后”英雄黃文秀
黃文秀,北京師范大學優秀的碩士畢業生,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的第一書記。2019年6月16日晚,她在開車返回樂業的途中不幸遇難,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的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盡綿薄之力。”“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絕不收兵!”黃文秀帶領全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脫貧18戶56人,教育脫貧28戶152人,發展生產脫貧42戶209人,共計88戶417人。她在朋友圈里這樣寫道:“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周年愉快。”在歌唱我和我的祖國活動中,她放聲高歌,訴說愛國熱情,透露出極大的勇氣和信心。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民生關切,到脫貧攻堅“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錚錚誓言,黃文秀不忘初心,把對每一寸土地、每一名百姓的愛,化作迎難而上、登高行遠的動力,鑄成共產黨人無私奉獻、不負人民的魂。
素材化用:
黃文秀,這個名牌大學的優秀學子,碩士畢業之后毅然當起小小的村官,成才不忘家鄉,青春報效國家,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她不忘初心,心系家國,用自己的真情鑄成深深的愛,留下永恒的魂!
素材二
60多年深藏功名? 一輩子堅守初心
——老英雄張富清
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的戰士,他曾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斗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95歲老人、71載黨齡、63年深藏功名……在國家最危難的時刻,他戰功赫赫、舍生忘死;新中國成立后,他深藏功與名、無私奉獻。不忘入黨誓詞,不忘軍人本色,不忘革命初心,他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素材化用:
英雄是時代的標桿,英雄精神是指引我們前行的明燈。張富清老英雄不求顯赫,不為功名,一心報國,青史留名。今天的我們,更要銘記英雄的感人事跡,崇尚英雄的高貴品質,學習英雄的愛國精神,自覺肩負起時代的神圣使命,把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自覺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愛國奮斗,不負韶華,不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