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愛華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筆者通過研究語文學科的整體內容發現,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可以全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可是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系統分析發現,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學生通過閱讀課外書籍,積累寫作素材,可以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有效融合,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
一、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1.寫作和閱讀存在一致性目標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語文的整體能力,抓好閱讀和寫作是重要的途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不斷提升閱讀能力,有助于學生從閱讀中積累好詞好句,掌握文章內容。而寫作教學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成績,就要將閱讀和寫作相融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確保學生全面發展。
2.寫作和閱讀兩者結合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寫作和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經過長時間積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基礎能力;學生還可以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記錄下來,并總結相關的寫作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要抓住兩者相輔相成的關系,將寫作和閱讀融合在一起,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融合的有效方法
1.在閱讀中學會積累好詞好句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就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記錄的好習慣,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扎實的基礎。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基礎能力相對比較差,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閱讀,讓學生慢慢積累優美的字詞句,對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標注。在傳統寫作教學中,教師一般會先用強制寫作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明確寫作題目,給出相應的寫作大綱,讓學生按照給出的題目寫作。可是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學生由于生活經驗較少,對字詞句的積累也較少,會直接影響寫作質量。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閱讀,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五年級下冊的《草原》和《絲綢之路》這兩篇文章時,要加強在景物描寫方面的講解,讓學生反復閱讀,找出文章中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找出文章中的形容詞,鼓勵學生對其進行記錄,有利于學生在以后寫作過程中的應用。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會學生把握知識點和積累好詞好句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2.在閱讀中學會模仿文章中的表達方式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同時也是重點,在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現階段而言,只是單方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無法提高語文的整體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增加閱讀量,教會學生模仿文章的寫作技巧,幫助學生將所學的好詞好句靈活應用于寫作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寫作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
在語文教學中,寫與讀起著積極作用,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利用寫作來鞏固閱讀效果,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風箏》后,讓學生發揮現象力,對文章進行續寫,設想找到風箏的結果。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以小組形式討論:有的學生在想象找到丟失的風箏后是怎樣的心理;有的學生想象沒有找到風箏后,是怎樣的心情,可是此期間卻得到了其他收獲。學生可以對找風箏的所有細節以及當時的心情進行描寫,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由于這兩種方式有著相互輔助的作用,為了確保學生語文整體水平的提升,教師要將閱讀和寫作充分融合在一起,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助力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