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雅瓊
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整本書閱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通過調(diào)查,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很多語文老師并未真正了解整本書閱讀。有些教師覺得課堂時間有限,沒有多余時間開展整本書閱讀;有些因自身掌握的知識較狹隘,無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也有些沒有事先對整本書閱讀任務進行設計,或是根本沒有這個能力,只能以考題為依據(jù)指引學生閱讀。由此可知,整本書閱讀任務設計深深影響著閱讀的效果,需引起教師的廣泛關(guān)注。
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是一部適合學生閱讀的長篇小說,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阿隆索·吉哈諾因?qū)︱T士小說非常沉迷,而將自己幻想為中世紀騎士,并自封為堂吉訶德,四處行俠仗義,打抱不平,卻屢屢碰壁,鬧出很多笑話,最終幡然醒悟,回歸并死在自己家鄉(xiāng)的故事。《堂吉訶德》在初三語文教材中,如何對其進行整本書閱讀的任務設計,是語文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教師應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chǔ),綜合考慮學生的閱讀學習狀況與實際需求,展開《堂吉訶德》整本書閱讀的任務設計。
一、選擇最佳的閱讀版本
小說版本的選擇是展開整本書閱讀的前提。《堂吉訶德》這部小說的版本多達70余種,其中比較常見的主要有董燕生譯本(桂林漓江出版社)、劉京勝譯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楊絳譯本(北京人民出版社)、孫家孟譯本(南京譯林出版社)、屠孟超譯本(南京譯林出版社)和張廣森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等等。推薦學生首選董燕生譯本,個人感覺他的譯本更適宜學生整本書閱讀。
二、適當對小說背景進行查詢
了解一部小說的創(chuàng)作背景,有利于對其整本書閱讀的順利開展。首先,要求學生對“騎士”一詞進行百度查詢,以便對歐洲中世紀騎士有大致了解;其次,要求學生對西班牙的區(qū)域位置進行了解,可參考西班牙地圖,嘗試對“拉曼查自治區(qū)”進行查找;最后,要求學生上網(wǎng)瀏覽西班牙歷史,特別是16與17世紀的歷史。如此,更易于《堂吉訶德》整本書閱讀的順利開展。
三、對《堂吉訶德》作者進行了解
《堂吉訶德》是由塞萬提斯創(chuàng)作的,對其閱讀以前,要求學生百度搜索下塞萬提斯的相關(guān)信息,了解他的生平事跡與寫作特點等,并詳細對百度百科“TA說”里面的《以筆為槍的騎士:塞萬提斯與他的<唐吉坷德>》這篇文章進行閱讀。
四、設定整本書閱讀目標
開展《堂吉訶德》整本書閱讀,還需要教師設定整本書的閱讀目標,因為目標能夠使閱讀更有計劃性與針對性。主要目標如下:
首先,拓寬知識面。通過整本書閱讀,學生要全面了解《堂吉訶德》的大致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與人物形象塑造等,更好地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其次,學以致用。借助語文課堂上學習的一些小說分析術(shù)語對《堂吉訶德》一文中的寫作特點進行探究,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敘述角度、虛構(gòu)技巧、母題設置、情感處置與結(jié)構(gòu)模式等方面。
再次,陶冶道德情操。通過整本書閱讀,學習堂吉訶德表現(xiàn)出的勇敢正直以及桑丘體現(xiàn)的忠誠質(zhì)樸等精神品質(zhì),學著用這種精神來指導日常生活,更好地陶冶道德情操。
最后,提高自身的閱讀與探究技能。在整本書閱讀時,學生可以就碰到的有趣話題進行探討,可以以讀后感或讀書筆記的形式記錄下成果,在開展讀書報告會時和其余同學一起分享討論。
五、具體的閱讀活動設計
一份詳細的《堂吉訶德》整本書閱讀活動設計有助于該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應給予高度重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設計。
1.讀前動員,激發(fā)熱情
通常情況下,講故事是最好的引起學生興趣的方式。所以,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簡單引用《堂吉訶德》中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借助幽默詼諧的語言將故事復述出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
2.瀏覽全書,了解情節(jié)
據(jù)統(tǒng)計,《堂吉訶德》整本書的字數(shù)達72萬,共有800余頁,整本書閱讀需要花費的時間在20至40個小時之間。為了讓所有學生均可順利完成瀏覽全書,教師需給予以下指導:第一,要求學生學習并掌握速讀法,通過該方法進行整本書閱讀,每個小時的閱讀量最好達到兩萬字,而且要能夠大體領(lǐng)會所讀文字的意思;第二,設計約9周的課堂時間帶領(lǐng)學生進行《堂吉訶德》的整本書閱讀,如此教師可及時對學生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解答,也可很好地把握學生的閱讀進度,要求學生爭取在一個學期內(nèi)結(jié)束《堂吉訶德》(上)的整本書閱讀;第三,要求學生在寒假完成《堂吉訶德》(下)的整本書閱讀,并和學生的家長溝通好,讓他們來監(jiān)督孩子閱讀。
3.小組競賽,復述故事
學生能夠?qū)Α短眉X德》一書中的故事進行簡單復述了,也就說明他們基本上完成了對該小說的整本書閱讀。教師可以以小組的形式組織講故事比賽,要求學生對小說故事情節(jié)進行復述。《堂吉訶德》共有126個章節(jié),教師可編寫126個標簽,要求每個小組派兩位學生去抽簽,抽到幾號就復述該章節(jié)的內(nèi)容。故事講完后,由評委老師評價打分,總得分最高的小組獲勝。
4.精選編制《堂吉訶德語錄》
堂吉訶德在小說中,針對道德、戰(zhàn)爭、教育、文學與翻譯等多個方面,給出了自己的見解,他的這些觀點充滿了智慧,即便是現(xiàn)代社會,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教師可要求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時,對堂吉訶德說過的一些經(jīng)典話語進行摘抄,至少要抄寫90條,編寫到一起,以《堂吉訶德語錄》命名,每一條語錄后面都要有讀后感悟。如此,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還可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
5.查詢資料,撰寫評論
學生真正完成《堂吉訶德》整本書的閱讀后,教師可鼓勵他們進一步對與該小說有關(guān)的一些學術(shù)性資料進行探究,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說內(nèi)容。而后,鼓勵他們仔細思考,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撰寫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學評論。
6.讀書報告,分享成果
學生的文學評論完成后交由老師審閱,教師可以從中選出幾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和其他同學一起交流探討,指出其中的不足,同時進一步完善。而后指導學生針對自己寫的評論進行圖片、視頻等資料的收集,完成PPT的制作,最后按照學號依次在講臺上展示。需要注意的是,這次讀書報告會可以交給班長主持,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另一方面也為班長提供了鍛煉的機會。
7.編輯專刊,共享智慧
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高質(zhì)量的閱讀評論文章,將其統(tǒng)一編輯到文學專刊中,一人一份分發(fā)給班級學生,讓他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六、整本書閱讀課后作業(yè)設計
課后作業(yè)的設計有助于學生進一步反思自己的整本書閱讀,認識到閱讀中的不足,便于及時改進與完善,因此,也是很有必要的。
1.精選編制《堂吉訶德游歷故事集》
盡管《堂吉訶德》是一部長篇小說,但是其中的故事獨立性較強。教師可要求學生從《堂吉訶德》整本書中精選出最少10個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小故事,將其編制到一起,命名為《堂吉訶德游歷故事集》。同時,還需說明這部故事集的編制宗旨。此外,還要寫出最少1000字的導讀性文字,以便對小說中的所有故事進行概括。該任務的設計意圖主要是指導學生把厚書讀成薄書,便于他們更好地理解與把握。
2.圖解小說中的人物
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對小說中的堂吉訶德、杜爾西內(nèi)婭和桑丘等人物進行手工描繪,可將其當作《堂吉訶德游歷故事集》中的插圖。該任務設計可以考查學生對小說人物形象的理解,同時也會促使他們及時彌補自己閱讀的不足。
3.創(chuàng)作《堂吉訶德中國游歷記》
要求學生以中國社會為背景,想象一下如果堂吉訶德和桑丘一起來到了中國,將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故事,并以此為主題,創(chuàng)作《堂吉訶德中國游歷記》。完成后,在課堂上展示,和其余同學一起分享交流。該任務屬于創(chuàng)作性的活動,有助于學生間相互分享與學習,共同探討與反思自己在《堂吉訶德》整本書閱讀中收獲的學習成果。同時,也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寫作技能,進而提升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本文為江蘇省泗洪縣教師發(fā)展中心關(guān)于“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任務”研究課題【SQWK2019-062 】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