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青
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豐富的思想、語言智慧,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充實學生的知識體系,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因此在初中作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挖掘,以提高初中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一、中華文化在初中生作文寫作中的作用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為學生寫作提供大量實用的素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羅萬象,文字、思想、言語皆可涵蓋其中。總體而言,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內核,具有顯著的時代特性,是學生認識和熟悉歷史的關鍵方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論語》《道德經》《孺林外史》等皆是其中的經典代表,這些古典文學巨著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作者所在時代的民俗、風情、文化特色等特征。學生多閱讀這些著作,不但可以了解我國歷史,還可以產生寫作靈感,積累素材,學習寫作技巧等,并在此基礎上挑選其中的佳句作為作文引言等,從而實現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以《古文觀止》為例,其中的《桃花源記》《醉翁亭記》《岳陽樓記》等都是名家名篇。這些文言文中的諸多寫作技巧、方法都可以為己所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如此,其中蘊含的諸多哲理、思想、對人生的感悟等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學生,讓學生產生寫作靈感,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學生寫作時可以運用這些豐富的材料,提高自己作文的文采和深度。
另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鑒賞力。古往今來,傳承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堪稱經典。它們中的大量作品、資料都是凝聚著智慧、文思的典范。換言之,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大部分都和文字相關聯,文字自身便具有一定的魅力,可令讀者深入體會作者的心情、思想等,日積月累,讀者猶如和許多名家大家交流思想。通過這一思維過程,學生的語言應用技巧、語文素養便會得到有效提升。
二、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初中生作文寫作策略
(一)鏈接實踐,深化寫作體驗
陶行知老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边@一點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同樣有著啟示意義。實踐是深化學生體驗的重要環節和方法。在多元化的生活實踐中,學生能夠更深入體味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在傳統文化中感知生活,進而更精準地解讀傳統文化,將其與生活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激發寫作靈感,充實寫作內容。
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道德經》,教師就可以選擇其中的一些經典句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踐,升華對經典句子的感悟,繼而使其成為一篇篇優質有內涵的作文。在進行《道德經》經典推介與解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選取其中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己”這一道理,為學生布置生活實踐活動——家庭成員對智能手機的使用情況調研。重點問題設計:每天在智能手機上花費多長時間、對智能手機上的哪些模塊使用頻次較高,如何看待“低頭族”等等。通過這樣的生活實踐調研,讓學生正確認知和利用手機,以及對待任何事物都要適可而止,不要過度花費精力,以免擾亂自己的生活?;谶@一實踐,學生對《道德經》中的文化內涵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在寫有關對《道德經》的感悟的作文時,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充實豐滿。另外,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是《道德經》的一部分,《道德經》中還有很多經典至理名言,都對學生的生活實踐和學習有指導作用,教師可以靈活選取其中的問題指導學生鏈接生活,在實踐中感悟其內涵,增強寫作體驗。
(二)創設活動,激發寫作興趣
學生對活動總是充滿著莫名的興趣。借助于活動的創設,學生一方面能夠緩解學習壓力,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深化對傳統文化的體驗,另一方面“活動”這種形式一改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就像課堂的調味劑一般,學生從中能夠體驗到新鮮感。
我從班級中選出5名作文成績優秀的學生,組成“傳統文學興趣小組”,在班級中舉辦一些文學活動,并運用好校園廣播、櫥窗、手抄報、黑板報等,大力宣傳我國歷史文化,宣傳地方名勝,令學生深切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積累寫作素材。在他們的帶動下,班級中其他學生也參與進來,班級形成了濃郁的傳統文化學習與寫作氛圍。比如組織《唐宋詩詞》朗誦會,《道德經》經典道理品讀會、神話傳說演講會、歷史人物事跡或美德故事講述會、“尋找南通傳統文化足跡”辯論會等。借助這些活動,學生們上演一系列生動的歷史文化故事,如“玄奘取經”“金孝拾銀”“孔融讓梨”“岳母刺字”等。讓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神熏陶學生的思想和道德,令傳統美德滋潤學生心靈。以此為基,組織學生展開寫作,抒發對活動和閱讀的感受,學生的靈感巧思被激發出來,進而在寫作過程中文思泉涌、靈感不斷。
再如在學習《蘇州園林》一課之后,我給學生布置這樣一個主題活動——我眼中的南通歷史文化遺跡。要求學生選取南通地區的一處名勝古跡寫一篇說明文。學生通過網絡、書籍查閱相關歷史文化資料,甚至選擇課外實踐去實地探訪,通過對這些名勝古跡的理解和認知,再加之對《蘇州園林》一文中說明文方法的借鑒和領悟,學生筆下的定慧寺、疊石橋等南通地區的景觀顯得格外真實而有韻味。之后我挑選最優秀的作文或者片段在班級中開展分享活動,邀請這些優秀作品的作者暢談他們的寫作過程和經驗。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進而實現共同進步。諸如此類的活動還很多,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情況和教學安排靈活展開。
(三)精設主題,提升寫作水平
創設主題式的寫作教學,學生能夠有效地對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內容進行歸類,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在開展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語文教材,為學生創設系列寫作主題,讓學生在這一些特定的寫作主題中更精準地寫作,同時在寫作中深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知。
我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每一個學期都會制定一個主題,展開序列作文訓練,圍繞主題展開傳統文化宣傳,彰顯文化之魅力,學習文化之精髓。例如,讓初一階段的學生進行“感恩”主題系列作文訓練。在這一主題下,進行更精細的主題劃分:1、主題:“感謝老師教育我”。旨在指引學生來書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師生故事,讓學生抒發對老師的敬愛、感恩之情,加強師生情感交流。2.主題:“感謝父母哺育我”。在特定的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指導學生為父母親手書寫或者制作感恩卡片,讓學生向父母道一聲辛苦、謝謝、我愛你等。3.主題:“感謝同學幫助我”。要求每位學生為同學或者班級做一件事,并記錄下來,體會和銘記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事件及感情,增進友誼,共同成長。4.主題:“感謝社會關心我”。通過舉辦愛祖國、愛人民的教育宣傳活動,指引學生發現和體驗身邊的人或者社會對自己的關愛,以此表達內心感受,建立良好三觀,樹立未來為祖國、人民服務的遠大志向。5.主題:“感謝文化熏陶我”。旨在舉辦傳統文化書畫比賽,讓學生積極參與、記錄、書寫比賽整個過程,并發表獲獎感言。借助書畫作品,以評比形式打造濃郁的人文教育環境,讓師生深切體悟傳統文化魅力,提高對傳統文化的賞鑒力,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提高自我修養。通過這樣一系列主題的劃分,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同時寫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綜上,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一定要認知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讓學生關注中華傳統文化、體味中華傳統文化、應用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中華傳統文化,讓中華傳統文化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讓中華傳統文化得到弘揚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