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鴛
近年來,新材料作文頻繁出現在高中語文試卷中。眾所周知,新材料作文的難度系數相對還是比較高的,為了使高中學生抓住新材料的立意,高中語文教師也開展了一系列的強化教學工作,孜孜不倦地進行教學探索。
1.高中語文新材料作文的難點
新材料作為近年來比較火的作文命題模式,在難度上遠勝以往傳統作文命題模式,它在題材方面自由多變,學生的思路也同樣的“五花八門”,從而偏離中心思想的情況時常發生。
2.現階段還存在的教學問題
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在新材料作文教學手段上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培訓強度不夠,致使學生抓不住中心,極容易出現偏題的現象;其次,在審題立意上的教學還不夠,導致學生抓不住重點,創造性也不高。
3.高中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教學的有效策略
3.1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寫新材料作文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不僅僅可以增加高中學生的語文文學功底,更可以讓學生在面臨新材料作文時“不亂其義”,緊緊抓住新材料的核心。
例如,以下的新材料是作文的主要描繪情景:出于對中國人文化水平、歷史文化的考究,相關的新聞工作者在北京進行了一次隨機采訪,采訪內容如下:
“您好!中國人,請問您還記得‘甲午嗎?”
一個30多歲的佳木斯東北漢子很詫異地問道:“‘甲午是什么?我怎么沒有聽說過。”在記者給他解釋一番之后,這位漢子有些不以為然地說:“現在都興公歷了,俺屯子里的莊稼人都不看黃歷了,誰還記‘甲午是個啥!”
上海游客林小姐則說道:“甲午戰爭嘛,我還是曉得的。好像是在歷史課中學過的吧。這個林則徐呀,雖然他在‘虎門銷煙中有很大的功勞,但是他沒有做好海軍司令的本職工作,導致了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
在頤和園北窗外賣紀念章的中年人說:“這個我知道呀,可是沒有什么用,那么多年過去了,打仗是當兵的事,而我現在所關心的,就是在生意上多賺少賠。”
看著三類不同的人對于“甲午”的理解及闡述,我們是痛心的,正是由于大眾的日常閱讀不夠,他們缺乏對一些常識的認知,這不僅僅是缺失了中國的歷史文化,更缺失了民族脊梁。所以在新材料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閱讀的廣度來培養學生閱讀的深度。當學生擁有了很強的閱讀能力,在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時就會緊抓中心思想,遣詞造句也會更得心應手,從而使寫作獲得突破。
3.2培養學生提煉本質的能力
“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要想在作文中駕輕就熟,就必須把掌握文章的本質。文章的本質是文章呈現的主要思想、情感等,毫不夸張地講,只要掌握新材料的本質就可以自由組織材料,如蛟龍入水一般自如。新材料的本質不僅僅是其本身的內涵,更包括其外延,學生抓住了新材料的本質,就基本掌握了新材料作文的立意。
眾所周知,本質是現象的一種另類呈現,卻又凌駕于現象之上。簡而言之,本質是現象的統一,但又逃不開現象的描述。所以,對高中生提煉本質的能力教學是當今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教學過程中,既不能脫離現象的禁錮,也不能禁錮于現象,而是要訓練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3.3根據新材料內容,選擇最佳角度
在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過程中,學生要從新材料中選取最佳的寫作角度,在不偏離中心思想的前提下,思考以何種方式寫作,如文章題材、文章的文化深度等。寫作的角度是一篇文章的雛形,在高中作文教學中,對角度的選定也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角度的選取是在不偏離中心思想的情形之下,對新材料本質的描寫進行初步規劃。就好比“千里馬”和“老黃牛”之間的互補材料,該用何種題材去創作呢?我們都知道 “千里馬與伯樂”的故事,可以順應古人的思想進行創作,采用記敘文的手段講述“千里馬”與“伯樂”的故事,從而引人入勝地發掘“千里馬”和“人才”之間的聯系,人才即人,和“老黃牛”之間是不是有相應的聯系呢?
其次,角度的選取是對新材料本質的全方位描寫。就好比在上文中提到的 “甲午”的例子,我們應該站在什么角度去創作呢?眾所周知“甲午”是“甲午中日戰爭”的縮寫,它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當時晚晴的社會背景都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現。我們應該站在現代人的角度客觀辯證地評判當時清政府的思想是否正確?“甲午”戰爭的原因是什么?“甲午”背后的民族脊梁是什么?我們以現代人的角度客觀辯證看待“甲午”時,不僅不會摻雜個人情感,更不會背離“甲午”的本質。我們以民族兒女的角度去辯證評判“甲午”,對材料進行審閱時,看到的則是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革命者堅忍不拔的拼搏奮斗精神,是我們民族的脊梁。雖然在思想上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中華民族的脊梁”在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的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所以對角度的選取,在不偏離新材料中心思想的情況下,高中語文教學應該花費更多的心思。
3.4華麗詞藻的寫作培訓
一篇文章,在中心思想的引領下,華麗詞藻必定是加分項目。首先,華麗的詞藻,會讓讀者在閱讀之時,身心暢快;其次,通過華麗的詞藻,讀者會更加輕松地掌握文章所想表達的思想。如“我寄相思以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這個句子詞藻華麗,思想表達也是言簡意賅。這個句子通過描寫景物來寄托作者的情感,讓讀者感受美景的同時領會作者“情至深,奈何對方不是寄情于自己”的思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詞藻的寫作訓練應當重視,華麗的詞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而是靠長時間的積累。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培訓,如古詩詞的課外閱讀、優美散文的課堂教學等。
綜上所述,新材料作文命題在如今的高中作文中非常常見,它是素質教育的另一種新型文化產物,也是提升高中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力輔助。教師應當采取合理高效的教學措施,在提升學生審題立意、寫作能力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