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震宇 姜建斌
摘要:優越的生態環境對引進人才、培育人才、采用人才并讓人才充分發揮才能是極其關鍵的,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地區經濟發展狀況與發展水平。以大連市為個例,通過調查研究,認為大連市人才生態優化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于企業文化滯后、人才評價體系不科學、人才激勵機制效果不佳。為優化大連市人才生態,應該創新企業文化、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加快體制機制改革。
關鍵詞:大連市 人才 生態經濟 發展
中圖分類號:C9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1-0078-02
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從量變到質變,由此凸顯高質量發展對人才需求越發重要。近幾年,全國對人才的爭奪戰愈演愈烈,國家越來越重視人才培養。一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關鍵環節在于怎樣留住人才,發展的高質量、持續性要以人才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因此,大連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根據實際的地區情況,重視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優化人才生態環境。
一、人才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優越的生態環境對引進人才、培育人才、采用人才并讓人才充分發揮才能是極其關鍵的。人才生態環境是一種在社會物質條件下生存和發展的綜合體,包含影響人才發展的各種外部因素的總和[1]。人才生態環境包含人才所需要的自然環境因素的硬環境和人才發揮作用所需要條件的軟環境兩個基本內容。伴隨時代的不斷發展,最終軟環境占絕對主導地位,而占次要地位的則是硬環境[2]。其中軟環境包括的文化環境、評價體系和政策環境等因素對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推動力,先進的文化環境將會帶動城市的經濟持續發展,健全的評價體系是城市經濟發展重要的保障,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樣離不開有效的體制機制。反之,經濟落后增長速度緩慢也必然會影響人才生態環境。因此,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受到諸多要素的制約與促進,是一個復雜的而內在的系統。
二、大連市人才生態優化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企業文化滯后
在大連市很多國企沒有建立以人為本、豐富多元的企業文化,企業“尊重人才、珍惜人才、求賢若渴”的文化氛圍還不夠濃厚,同時還有企業用人腐敗造成人才流失。在人際關系多樣、小組織、小隊伍、利益離散、權錢交易的企業環境里,即使是業績再出色,也不會有太大的上升空間,而那種能夠專心致志干事業、見解獨到、有所建樹者的人,面對種種不平等之事,心態自然不平衡,另謀高就,企業自然不會留住人才。此外,大多數中小企業仍然堅持故步自封的思想文化,這種企業文化嚴重影響企業的創新進程,將會阻礙城市人才生態的優化。
(二)人才評價體系不科學
新政策出臺之前,大連市在人才評價標準、分類標準方面,存在著模糊的現象,不利于人才的科學評價。沒有清晰的人才評價和認定標準,就不可能引進、培育和采用大批人才。對人才進行明確的定義和評價,可以優化一個城市人才的生態環境。沒有明確的標準和定位,也就是沒有方向,低效試錯,耗費嚴重,這個地區的經濟就會緩慢發展甚至滯后不前。從總體上看,一個科學健全的人才評價及其分類體系是至關重要的。2019年大連出臺的“1+31”人才政策,明確了人才分類的標準,也進一步完善了人才評價體系。但是,在人才評定標準不清晰、監督機制不力、評價人才法規不健全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因此,從城市發展角度來看,大連市的人才評價體系目前還不夠完善,依舊能夠影響城市人才生態的優化。
(三)人才激勵機制效果不佳
人才的激勵問題,也是影響其穩定發展的基礎,健全的人才激勵機制才能夠充分發揮人才的獨創性和自主性。隨著大連市人才激勵機制由傳統的人事管理向現代的人力資源管理轉變,許多企業和單位在實際當中僅是簡單套用人才激勵方法中一些有效的激勵手段,因為沒有與人才本身需要相結合,因此這種激勵并沒有顯著的效果,不能顯著地發揮出人才的獨創性和自主性。另外,激勵的手段又過于單調,不能長久地發揮出人才的積極性。因此在人才生態優化過程中,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一直在進行,人才政策的持續性和落實等問題依舊會影響人才政策的實施效果。
三、大連市人才生態優化的對策
(一)創新企業文化
在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創新已成為當今的時代主題,因而對于企業文化的創新是一個新方向[3]。
1.企業要尊重員工
強化“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一切管理都是以人為本,在理解人的基礎上尊重和關心人,充分發揮人的獨創性和自主性。
2.企業要知人善任
在尊重人才的基礎上了解人才,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使他們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4]。用人要有科學根據和標準,打破舊的用人條件、觀念限制,看到各個人才的獨特性。創新企業文化,并在企業中落實。要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平等對待每一個職員,不定期組織團建形成企業凝聚力。
(二)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
人才評價是人才挑選、培育和采用的前提,是人才成長的關鍵,是人才成長的明確方向[5]。建立清晰的人才評價、分類標準和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有助于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2019年,大連出臺了“1+31”人才政策,將高層次人才分為尖端人才、領軍人才、高端人才和青年才俊四個層次,明確了人才分類標準,有利于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優化城市人才生態,從而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同時開展高技能人才選拔的工作,每年開展一次,確立了人才識別標準,人才界定標準在現有基礎上進行延伸和拓展,擴大對人才的鼓勵和獎勵范圍。利用中介機構加強對企業的監督,信息透明,完善人才評價制度,監督人才評價的全過程,以提高人才評價的專業性和公平性,使各行各業人才產生留在大連市發展的意愿,從而優化城市人才生態。
(三)加快體制機制改革
人才的激勵機制,也是影響其穩定發展的基礎。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創新人才培養引進政策和激勵機制,為科研人員創造安心鉆研、潛心創新的良好條件,讓各行各業人才的創造活力、才智充分涌流,把廣大科研人員凝聚到新時代當中。目前,大連市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加快體制機制的改革,進一步優化人才政策,要注重人才發展的可持續性、市場化[6]。制訂中長期計劃,發揮人才的帶動效用,利用不同的政策實現徹底的公平。大膽創新,推行有持續性的人才配套政策,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保障人才在市場中的自由流動。政府要把管理與服務的兩種角色巧妙地轉換起來,培育與市場需求相匹配、以市場需要為導向、供給社會需求的人才,發揮“政用產學研”的功效,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激勵政策,真正留住人才[7]。
四、結語
總之,作為中國東部沿海重要的經濟城市,大連市在人才生態優化過程中做了不少的工作。雖然經濟發展的速度放慢,但是只要創新企業文化、構建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將實踐進行到底,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采取有效的激勵機制,就能夠引進、留住、用好各類人才,推動大連向高質量發展,實現高效、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梅偉.構建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2(16):99-101.
[2]惠琳.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與管理策略[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08(6):116-120.
[3]李智,馬麗卿.基于企業文化因素對中小企業營銷管理影響分析:以大連鑫鳳集團為例[J].特區經濟,2017(9):133-135.
[4]夏歷.人才流失的原因及企業用人初探[J]遼寧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4):44-45
[5]楊月坤.創新型科技人才多元評價系統的構建與實施[J].經濟論壇,2018(11):90-95.
[6]馮茹.東北振興背景下城市人才生態優化對策研究:以大連市為例[J].大連干部學刊,2019(7):49-53.
[7]馮茹.優化人才生態環境 推動大連高質量發展[N].大連日報,2019-01-15(6).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