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璐
摘要:網絡語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興起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并隨之出現了網絡語言學,對網絡語言進行了不同方向上的研究。網絡語言具有明顯的多模態特征,即網絡語言具有圖片、符號、文字等多種表達方式,并在應用網絡語言的過程中達成了多種語用功能來達到交際目的。通過分析網絡語言的多模態特征,研究網絡語言所體現出的語用功能。
關鍵詞:網絡語言 多模態特征 語用功能
中圖分類號:H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1-0095-02
網絡語言的定義眾說紛紜,David(2006)認為網絡語言是在不同網絡情境下的有因特網所特有的特點并具有說和寫兩種形式的語言;高巖認為“網絡語言是因網絡衍生而又有別于傳統平面媒介語言的一種語言形式”(高巖,2014:26);張云輝總結到“產生于網絡、使用于網絡的語言,被稱之為網絡語言”(張云輝,2010:5)。網絡語言的定義不勝枚舉,但總體上都認為網絡語言依賴、來源于網絡。本文認為網絡語言是于網絡中誕生并流行于網絡使用者之間的語言。并以此類語言為語料進行研究分析。
對于網絡語言的研究,David Crystal在2011年所著的《網絡語言學:學生指南》一書中詳細地論述了對網絡現象展開研究的方法及問題。他認為,網絡語言學要研究網絡語言在詞匯、語法、拼寫和語用上的演變,并提出了針對網絡語言用應用語言學去分析的方法。網絡語言作為交際使用的語言,必然遵循語用原則,因此,本文依據網絡語言所體現的多模態特征,分析、總結網絡語言的多模態特征所實現的語用功能,例如禮貌功能、幽默功能和反諷功能等。
一、網絡語言的多模態特征
網絡語言在不同的交流軟件上可以有不同的變體及不同的表達格式或風格,例如,微信上使用的語言和貼吧上使用的語言風格和格式都不盡相同。這是因為,在微信交流中,說話人有明確的期待,能夠及時回答對話人,而在貼吧中的交流可能是一個群體中的多人不及時的對話,對話延續時間也較長。但不論什么社交軟件或平臺上的網絡語言,都具有多模態的特征,即除了書面文字及口語以外,還存在圖片、視頻、符號和語音等多種表達方式,同時存在的語言現象。以下總結了網絡語言中多模態話語的具體應用。
網絡語言在交流時會用大量的圖片、動圖等非語言符號,例如哭、笑等最普通的小黃臉表情符號,有的則是繪制的圖片或視頻材料的截圖,例如在網絡斗圖時使用的各種表情包。也有對一些英文字母與符號組合的應用,例如:-D((笑)。還有利用語言中的各種相同發音不同字,創造了許多網絡特有的書面詞匯,如:火鉗劉明(火前留名)。在部分社交軟件上,還支持語音聊天,例如微信、QQ的語音,使網絡語言包含了口語或音樂的表達方式。另外,網絡中目前還支持短視頻的上傳,網絡語言的表達形式隨著科技的發展也會逐步多樣,其多模態的特征也更加明顯。
二、網絡語言多模態特征的語用功能
1.禮貌功能
在語言交流中要遵循禮貌原則。語言學家Leech在《語用學原則》一書中首次提出了禮貌原則。他強調了在交際過程中禮貌原則的重要性,并對禮貌原則進行了更細致的分類。網絡語言作為普通語言的一種變體,其當然也遵循禮貌原則,在網絡語言的不同表達方式中實現了語言的禮貌功能。
在眾多的表情包圖片中其中不乏可愛幼稚的圖片,例如可愛卡通人物、可愛的貓狗圖片加上文字做成的表情圖片。這些可愛幼稚的圖片可以實現禮貌原則中的同情原則,讓對話人感到放松降低反感,以實現禮貌功能。并且可愛的圖片也可使對話人產生情感,方便交際的進行。例如,在求人辦事時,使用由貓狗圖片作出的意為可憐的圖片,更容易讓人產生同情感,完成交際目的,達成禮貌功能。另外,在求人或道歉時,使用語音來加重懇求語氣,使用可愛表情圖片來進行禮貌交際、達成目的,都體現了網絡語言多模態特征的禮貌功能。
2.幽默功能
語言的幽默功能可以使對話人心情放松、愉悅,交際更加順利。針對語用幽默的研究并不少,可見幽默并不是一個少見的語用功能。網絡語言為了達到幽默的效果,使用了各種夸張、搞笑的圖片、視頻。搞笑的視頻、圖片被制成各種各樣的表情圖片用于交流中,例如,在網絡斗圖中常用的熊貓人表情包,以夸張、擬人的手段制成別有特色、有趣的表情,逗人一笑。在視頻中配上不同文字或是聲音也可達成幽默功能。例如,網上的土撥鼠尖叫視頻,將配音換成成年男人的大喊,這種反差也造成了幽默的效果。在聊天過程中直接傳遞搞笑視頻也并不少見,既能逗笑對方,緩和當時的交際語境,也能保持交際關系的緊密,拉近交際距離。例如,當說話人想要在網絡對話過程中對網絡另一端的對話人表達贊美,但又不想由于無法面對面交際使單純的文字表現得過于嚴肅,使贊美被誤會成一種敷衍、或是下級對上級的諂媚,緩解單純文字造成尷尬的效果,就會使用一個快速拍手的表情包,使對話人充分明白說話人在該語境下想表達的幽默,化解尷尬。這體現了網絡語言多模態特征的幽默功能。
3.反諷功能
反諷在日常對話、文學作品中都可見到,在這些情境中對話人或讀者很容易從說話人的語氣及表情、上下文語境中得出藏在對話正常含義中的諷刺。但在隔了一個網線的網絡中,交際雙方無法看到對方表情,或由于對當時情境的不了解,很容易產生誤解,使反諷功能失效,造成誤會。這時各種表情圖片或表情符號的應用就尤為重要。網絡的多模態語言可以避免這種誤會,加強文字的表達效果,語言的反諷功能得以完善、實施。例如,“這真是太好了(笑哭表情)”。這句話單純來看,就是褒獎,但是再加上表情后,就很容易聯想出說話人的哭笑不得的表情,避免誤會,表達出正確的態度,使反諷功能正常起作用。而且在微博評論中為了避免誤會,狗頭表情被賦予了“我說的是反話”這一語言意義。例如,在對某一不好或不道德現象在微博中進行夸獎,進行反諷,為了不被不了解的人攻擊,會在結尾處掛上柴犬的狗頭表情,表示是在說反話。除此之外,微信等聊天平臺的發送語音功能,也能使網絡語言的反諷功能得以實現。總之,這體現了網絡語言多模態特征對語言反諷功能的實現。
三、結語
在網絡交際中由于在大多數情況下無法保證交際雙方的面對面,為了不產生誤解或是為了更好地交流,達成交際目的,實現語言的語用功能。根據不同的網絡語境,網絡語言出現多種表達方式,具備了多模態特征。從對網絡語言多模態特征的研究可以看出,網絡語言的多模態特征保證了語言的禮貌功能、幽默功能和反諷功能等功能的實現。在應用網絡語言進行交際時,可愛或幼稚的圖片和表情包配合文字及字母與符號的組合、緩和語氣的語音等的表達方式可以實現禮貌功能;搞笑圖片、視頻與文字、聲音的配合和搞笑表情包等的表達方式可以達成幽默功能;而生動的表情圖片、社交軟件上語音功能的使用,可以使反諷功能得以實現。除此之外,網絡語言多模態特征所體現的語用功能還有許多,本文選擇了最為明顯的三個功能加以論述,但并不表明其他功能并不重要。總之,網絡語言具有明顯的多模態特征,這使不同的語用功能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黃衍.語用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高巖.基于語言學理論的網絡語言應用研究[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
[3]張云輝.網絡語言語法與語用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
[4]Crystal,D.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5]Crystal,D.Internet Linguistics:Student Guide[M].New York: Routledge, 2011.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