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合丑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閱讀教學。閱讀教學的開展可提升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對學生綜合性語文素養的提升非常有效。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同樣也是用來檢驗老師教學效果的指標之一,現階段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采取何種教學措施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老師們尤為關注的問題。基于此初中語文教學中需要將閱讀教學放在重要的位置,積極探索有效教學措施,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閱讀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質量;有效措施
閱讀教學是構成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整個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生通過閱讀可強化自身的閱讀表達能力,對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有重要意義。新課程體系下初中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基于此需要加強對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創新閱讀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
一、完善課前準備環節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課前準備環節主要是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在對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的基礎下,便于促使學生理清閱讀教學課程的中心思想,為今后閱讀教學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閱讀教學上課之前,老師需要對本節課所要教授的內容有深入性了解,理清文章中心思想,做好功課,帶領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其次,老師可以將文章中優美的段落或者句子標記下來,在課堂上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里面蘊含的內涵美和藝術美,深化學生思想,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時,老師就可以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對于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風,便覺得是奇跡。”等句子標記出來,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品味其中的藝術美。引導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主要是讓學生在閱讀課開展之前收集與文章有關的資料,明確作者的寫作目的,弄清文章屬于何種類型,將里面不明白的詞語弄清楚,并通讀全篇,對文章內容有整體性了解,期間并將自己認為感觸最深的地方和難以理解的地方標記出來,以便在課堂上師生一起進行討論。此種預習閱讀的習慣可為學生今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帶有較強的實用性,因此老師在教學開展之前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傳統閱讀教學中帶有較強的刻板性,不少閱讀題目的答案都有固定的模板,受此種教學思想的影響,不利于學生內心真實情感的表達,出現學生受答題模板限制的情況。基于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閱讀理念,讓學生們明白每個學生都會對文本內容有不一樣的認識,自己的閱讀感受不一定是錯誤的,要鼓勵學生勇敢說出自己內心的閱讀感受,鼓勵學生有與閱讀模板不一樣的見解。舉例來說,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該篇文章在題材上屬于散文,主要是記述了魯迅先生對童年趣事的回憶,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該篇文章時,要鼓勵學生站在自己的立場對文章進行解讀,讓學生不要被教輔書和閱讀題目的答案限制住思想。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童年趣事與魯迅先生的童年趣事聯系在一起,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由此加深對文本內容的深刻認識。
三、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設閱讀情境
情景教學是素質教育下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老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學生構建相應的閱讀教學情境,學生在合理的閱讀情境下可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創建相應的閱讀情境,激發他們的閱讀積極性,舉例來說,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白楊禮贊》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白楊樹生長的現實環境以紀錄片的形式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體會白楊樹頑強不屈、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視頻資料觀看完成后再結合文章寫作的背景分析,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對抗日軍民的敬仰之情,由此深化文章主旨借對白楊樹的贊揚宣揚了抗日軍民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四、適當點撥學生,帶領學生走入閱讀正軌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在適當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點撥,帶領學生走入閱讀正軌。舉例來說,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朱自清寫的《春》這篇文章時,老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針對文章“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該句子進行賞析,讓學生從中體會不一樣的春天美景。并以此讓學生思考“自己心中春天的太陽是什么樣的?紅字的使用妙在哪里?”這樣具有啟發式的點撥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便于促使學生透過文章感受蘊含在其中的語言美。再比如,在“成千上萬的蜜蜂在嗡嗡地鬧著”句子里面的“鬧”妙在哪里?可以換成其他的詞語嗎?比如“叫”。這時有的學生就分析了“鬧”字可以將蜜蜂采蜜時的熱鬧景象展現出來,若換成“叫”則展示不出該意境。
五、引導學生養成閱讀積累的習慣
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需要長期堅持下去,不能一蹴而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需要指導學生養成閱讀積累的習慣,只有在自身具有豐富閱讀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才能增強學習效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的傳統教學方法,老師們大多忽視了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片面強調學生弄清文章講了什么事、文章寫作順序等,此種教學模式下閱讀教學質量難以提升。針對此種問題就需要老師鼓勵學生建立一個專門的“閱讀積累本”,將平日里自己感到優美的句子摘錄下來,并時常查看由此不斷豐富學生自身的閱讀知識,構建起完善的閱讀知識體系。此外,為了督促學生養成摘錄好詞好句的習慣,老師可以不定期抽查學生“閱讀積累本”的摘錄情況,并檢查學生記憶句子的情況。此種教學模式下足以促使學生養成閱讀積累的好習慣。
六、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拓展自身知識面
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除了需要學生不斷積累閱讀知識外,還需要老師鼓勵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傳統教學模式中,常常將學生成績作為考察學生的重點,沒有圍繞文章內容開展相應的閱讀教學活動,忽視了學生閱讀體驗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不利于學生自身眼界的拓寬,具體表現為部分學生只能解決教材里面的閱讀問題,不能解決教材之外的閱讀問題,長期下去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散。基于此老師就需要將課外閱讀的技巧傳授給學生,鼓勵學生多多涉獵課外優秀文章,拓寬自己的眼界,增長自身的見識,不斷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七、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需要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創新原有的教學模式,在引發學生主動性思考的基礎上,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閱讀體驗。由此引發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教學的意識,將課堂教學質量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山華.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9,(7):191
[2]呂孝柱,孔慶芳.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語文課內外,2019,(17):154
[3]盤候榮.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語文課內外,2019,(18):342
[4]姚榮娟.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語文課內外,2019,(23):157
[5]鄭海燕.淺談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J].讀寫算,2019,(3):81
[6]徐燕青.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分析[J].語文課內外,2019,(18):195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中學,甘肅 甘南 74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