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忠
【中圖分類號】R1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1--02
泌尿系結石是臨床常見疾病,也是導致泌尿科患者住院治療的主要因素。在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泌尿系結石發生的概率也呈現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我國已然成為該病癥高發地區之一。伴隨醫療事業的迅速發展,醫療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泌尿系結石臨床發病機制研究進展的深入,最新診治技術的運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該病癥的臨床治療療效。本文將概述泌尿系結石的臨床治療進展。
1 藥物治療
結石的大小以及數量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臨床治療療效。當下,臨床針對<0.6cm的泌尿系結石一般采取藥物治療,主要使用溶結石藥、排結石藥。
1.1 溶結石藥
據臨床研究數據表明,泌尿系結石的發生與病情持續發展與身體的異常代謝相關,大多數與尿酸、鈣、胱氨酸、草酸等物質的異常代謝相關,由此可見,有效糾正異常代謝能夠有效防治泌尿系結石。
1.1.1 鈣異常代謝藥物
臨床常見藥物主要有正磷酸鹽、碳酸纖維素鈉、噻嗪類利尿藥,其中,最后一類藥物能夠有效將尿鈣水平降低,直接在腎遠端小管發揮作用,增強鈣吸收。與此同時,治療腎性高鈣尿時,該類藥物也具有顯著的作用,能夠促進腎小管對于鈣質的吸收,降低腎鈣的流失,減少排出的尿鈣的容量,同時能夠有效恢復甲狀旁腺激素的水平。
碳酸纖維素鈉則是一種例子交換樹脂,是非吸收性的,服用之后會在腸道中同鈣質結合,從而構成不溶性復合物,以此降低腸道的鈣質吸收量,減少尿鈣的排出量。該藥物在治療吸收性高鈣尿中具有顯著療效。
1.1.2 尿酸異常代謝藥物
臨床常見藥物有堿化尿液藥物、別嘌呤藥物。別嘌呤能夠對尿酸的形成發揮抑制作用,可以對高尿酸尿進行有效控制,由此該藥物在治療高尿酸血癥中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該藥物能夠對黃嘌呤氧化酶的形成發揮抑制作用,對于次黃嘌呤轉變成為黃嘌呤,從而形成尿酸具有阻斷作用,由此可以減少尿酸的形成。
1.1.3 胱氨酸異常代謝藥物
臨床主要采用抗胱氨酸尿藥物,常見的有卡托普利、乙酰半胱氨酸、α-巰丙酰甘氨酸以及青霉胺。
1.2 排結石藥
其中常見的為α1受體阻滯藥物,該類藥物能夠對輸尿管平滑肌的收縮發揮抑制作用,促使輸尿管擴張,尤其是對于膀胱壁內段以及輸尿管下端具有明顯的擴張作用,能夠促使結石排出體內,緩解患者疼痛。當下常用的該類藥物有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坦洛新,該類藥物不僅能夠緩解腎絞痛,還能夠促使結石順利排出體內。
排結石藥物中CCB也是臨床常見、常用藥,能夠促使輸尿管的速像收縮受到抑制,同時,不會使得輸尿管的張力受到影響,為臨床常見解痙藥物。但是,在實踐應用期間得出,該類藥物對于心血管平滑肌也具有良好的解痙作用,會引發新功能異常的癥狀,由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應該遵醫囑謹慎用藥。
PGSI的應用能夠隔斷合成前列腺素,促使結石嵌頓部位的炎癥以及水腫情況得到緩解,促使輸尿管平滑肌以及腎盂得到松解,促使腎內壓有效降低。同時,PGSI還能夠有效緩解腎絞痛癥狀。
此外,患者結石局部出現水腫是由于小結石引起梗阻導致,由此,對癥治療水腫也能夠促進結石的排出。當下,糖皮質激素運用產生的排石效果還需進一步臨床研究炎癥,但是,該藥物具有良好的抗水腫作用,因此,在該病癥的治療腫發揮著一定的治療效果。
1.3 感染性結石的治療
總體來說,該類型患者手術治療之后出現的殘余率、復發率偏高,手術中后,42%以上的患者會復發。對此,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治,同時,需持續使用抗菌藥物,以此有效控制感染。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在治療難度系數偏高的分泌尿素酶細菌尿路感染時采用異羥肟酸類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療效,同時在留置尿管引發的結石以及感染性結石的治療中具有顯著的效果。
2 外科治療
2.1 ESWL
自ESWL運用以來,極大程度上改變了該病癥的外科治療方法,同時,也是臨床治療該病癥的金標準。但是,該術式對于治療腎下盞結石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針對并存妊娠、腎功能障礙、肥胖、出血性疾病、代償性血管疾病等情況的患者禁止使用該術式治療。根據臨床研究數據表明,ESWL治療泌尿系結石臨床療效在90%以上,然而,隨著結石大小的改變,臨床療效也發生著變化,結石越大治療有效率會隨之遞減。當下,該治療術式在兒童泌尿系結石的臨床治療中仍然發揮著顯著的作用。
2.2 經皮腎鏡取石術
該手術方式屬于微創手術,是臨床推行使用的新術式,但是,其運用概率并不高。該術式大多數用于復雜性腎結石的治療中,常用于鹿角形結石、胱氨酸結石、并發梗阻尿路疾病的患者、其他方式治療無效、以及腎結石直徑大于2cm的患者。當下代替腎鏡的方法主要有:輸尿管鏡碎石術、經皮腎穿刺微造瘺治療等,不采取通道擴張的情況下,該方式治療具有創傷小、極具安全性的特點,同時能夠縮減術中時間,提升手術治療有效性。
2.3 輸尿管鏡碎石術
相比ESWL,該手術方式的運用更為廣泛,該方式具有創傷小的優勢,是臨床治療該病癥的第一選擇方式。該方式常用于病態肥胖、并發系統梗阻、ESWL治療失敗、骨骼畸形、出血體質、漏斗狹窄等患者群體中。因為該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結石局部組織,由此臨床應用概率較低。當下,臨床使用的體內碎石器械主要以激光、氣壓彈道、超聲、液電等最為常見,因為超聲具有偏低的隨時碎石概率,以及液電會在較大程度上損傷周圍組織,由此這兩種方法運用較少。據相關數據表明,激光技術的運用發揮了顯著的臨床效果。
2.4 腹腔鏡
醫療技術的進步與創新,使得醫療器械得到了極大了改進,腹腔鏡技術的廣泛運用,促使許多疾病的臨床治療更為簡便。腹腔鏡治療具有術中時間短、創口小、恢復快、安全等優勢。據相關研究資料現實,在泌尿系結石的治療中腹腔鏡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對于無法使用ESWL治療的患者可選用腹腔鏡取石治療,臨床研究數據表明,該方法治療腎結石具有高達94%的清除率。雖然腹腔鏡治療優勢顯著,但是,相比ESWL,該術式操作較為復雜,由此應用概率偏低,大多數用于無法運用ESWL治療的患者中。
3 總結
伴隨臨床研究的深入,泌尿系結石的臨床治療手術也在不斷的豐富,有效提升了保守治療的有效率,同時,有效輔助了外科治療,強化了臨床治療效果??偠灾幬镏委熓侵委熢摬“Y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臨床診治中,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適合、針對性的治療方法,提升治療療效。
臨床治療中外科治療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微創技術的發展為該病癥的治療提供了技術支撐,簡化了手術過程,提升了結石的清除率和臨床治療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