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朝陽 焦永杰 趙揚
摘? 要:TRIZ理論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速度。但是在實際教育中,還存在大眾對創新的重視不夠、缺乏創新型教師、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基于此,筆者將分析與探討TRIZ理論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希望能夠幫助相關人員順利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對基于TRIZ理論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進行分析能夠提升創新型人才的實際培養速度,從而滿足人才發展的需求,對于提升綜合性創新能力具有較強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進社會進步。
關鍵詞:TRIZ理論? 創新型人才? 培養途徑? 社會進步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7(c)-0220-04
Abstract: TRIZ theory has unique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which can speed up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But in practical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public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the lack of innovative teachers, the lack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will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approach of TRIZ theory, hoping to help relevant personnel to carry out personnel training work smoothly. Analyzing the innovative personnel training approach based on TRIZ theory can improve the actual training speed of innovative personnel, 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 development, and has a strong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bility To some extent, it can als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Key Words: TRIZ theor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approaches; Social progress
創新型人才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穩健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學校應該把創新人才的培養放在關鍵位置,而TRIZ理論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學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實效性。這要求學校要積極利用TRIZ理論,巧妙應用到教學實踐,真正實現教學效果最優化。
1? TRIZ理論的內涵
TRIZ理論又稱發現問題解決理論,可以針對具體矛盾,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該理論通過系統分析問題,能夠切實解決矛盾。同時TRIZ理論提供了一套系統全面的問題解決方法,可以輔助用戶快速識別核心、本質問題。并且使用者可以根據相關數據進行大膽想象和預測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而擴大思維范圍,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而且TRIZ理論在全面系統地分析問題的基礎可以幫助使用者克服思維定勢,其次TRIZ理論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中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加速創新和發明,提高了產品發明的成功率。特別是TRIZ理論遵循著客觀規律,可以輔助學校系統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加上TRIZ理論有著強大的思維方式,學生可以根據40條發明原理,從不同角度發散思維,結合所學專業知識,可以快速獲得創新的解決方案。由此可見TRIZ理論不僅可以分析產品的技術狀況,還可以根據規律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實現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首要手段。
2? 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教育觀念使教育體制落后,忽視了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學校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仍然堅持“重教學輕科研”的觀念,沒有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納入教學考核中來。同時高校對創新的內涵認識不深,沒有深入探討,培養創新人才的具體措施不到位。其次學校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引導和培養不夠,實踐教學環節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加上地方政府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政策也不完善,特別是學生自主創新項目,沒有創設相應的優惠政策和激勵政策,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有序發展。而且企業不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盡管建立了企業培訓基地。但大多數企業只允許學生進行崗位實踐,學生缺乏技術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實踐機會,以上就是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3? 基于TRIZ理論的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分析
3.1 培養創新型教師
要利用好TRIZ理論,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步伐,就要加強創新型教師的培養。這要求教師深入學習TRIZ理論,在實際教學中能夠掌握并運用創新教學方法。同時學校可以加大TRIZ理論宣傳力度,這不僅可以使全校師生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還可以引導教師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不斷調整自身的認知能力水平,增強自身的創新觀念。其次學校應該鼓勵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運用TRIZ理論的創新思維策略來激發學生的創新學習。由此把傳統的課堂教育轉變為師生互動教育,引導學生大膽創新,為社會創造有價值的東西,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學校可以運用TRIZ理論加強教師的實踐培訓,通過繼續學習、崗位培訓等方式,幫助教師在實踐、交流、合作中掌握創新的最新知識。另外要培養創新型教師,不僅需要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也要增強自身的信息化修養。在課堂教學時間大量壓縮的情況下,教師要結合信息化平臺,根據反饋信息,做好教學反思,更好地改進教學。另外教師要在評價中加重創新比重,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加速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由此教師可以深入利用TRIZ理論,改變固有、有單一的說教教學,根據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改編特色化校本課程,深化教學方法改革,實現教師隊伍的創新。
例如在TRIZ理論下的創新型教師培訓過程中,學校要鼓勵教師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與TRIZ理論有機結合。如教師可以著眼于教學內容精心穿插TRIZ理論,并適當拓展相關案例,延伸學生的知識面。由此讓學生在參與、互動、討論中,體會TRIZ理論的相關原則,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教師應該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TRIZ理論,可以采用課堂案例教學法,將實驗設備原理和TRIZ創新理論結合,選擇典型案例進行交叉教學,進而使枯燥的理論知識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現,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由此有效運用TRIZ理論,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且教師要自覺成為創新型教師,不僅要查找TRIZ理論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方式,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情況加以變通。而且在實際課堂中,教師要熟悉TRIZ理論的各種原則,選擇合適的原則鑲嵌在教學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創新能力。教師還可以創設探索式、任務式的創新情境,通過預設教學問題,啟發學生按照線索層層深入思考,解決日常學習中難以解決的學科問題或者創新中遇到的死循環。除了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師也要積極與其他優秀教師合作,協同好學校各教師的力量,發揮集體作用,提高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效率。并且學校可以根據不同學科、年級組教師進行合理分組,成立TRIZ創新理論科研小組。這有助于教師在合作研討中,不斷優化自身的教學方式與理念。而且教師還要留意在教學過程中,對TRIZ理論感興趣且具有獨特思維的學生,可以將這些學生集中起來,在課后統一進行系統化培訓。最后學校可以建立“學生競賽科研導師”制度,統籌好教師與學生力量,推動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由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討論TRIZ創新理論、設備和技術的基礎上,明確自身的優勢和特點。這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個性化創新型人才培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進行動態的規劃與實時調整,不僅要保持自身的知識先進性,始終走在學科前列,也要保障TRIZ理論切實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如學校可以培養創新型教師,組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導師隊伍,為每個創新競賽項目提供1-2名導師。一方面可以算作對教師創新創業教學工作量的檢測,優先采取評估等激勵措施。一方面也可以促使教師在實際指導中深入感悟TRIZ理論。其次學校可以邀請省內科技創新專家和學校教授授課,普及TRIZ的相關理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適應時代需要。特別是學校要借助TRIZ理論,增強教師的教學技巧。如教師可以借助TRIZ理論,嵌入教學環節,多問學生一些問題,如“為什么”和“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法”等,進而使學生成為技術創新型人才,真正體現了學校教育專業創新的特點。
3.2 借助TRIZ理論推進教育改革
要利用好TRIZ理論,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步伐,就要加強借助TRIZ理論推進教育改革。首先學校要加強學生思維訓練,可以開設相關的TRIZ選修課程。同時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精心選拔對TRIZ感興趣的學生,組織學生深入、系統地研究TRIZ的理論體系。然后骨干教師要結合TRIZ原則,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掌握創新技術。由此在教師的層層指導下,鼓勵優秀學生運用TRIZ創新原則,樹立良好的合作精神,達到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問和探究,加強賞識、鼓勵教育,使學生能夠大膽質疑,進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營造創新氣氛濃厚的的課堂氛圍。特別是學校要運用TRIZ理論推進教育改革,可以用TRIZ來建立研發中心,開展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活動。如學校可以利用TRIZ加強實踐應用,鼓勵學生運用TRIZ理論,參與到設計產品、制作產品、檢驗產品過程中來。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設計設計方案,點撥學生思維疑點、難點。最后學校也要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開設不同內容層次的TRIZ課程,使每個層次學生都能夠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進而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效率。
例如TRIZ理論可以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并提供了切實科學的問題分析和解決方案。所以學校可以根據TRIZ理論建立長期培訓、實習基地,有序開展人才培養研究和實驗實踐。首先學校要安排專業教師學習TRIZ理論,建立相關實踐團隊,為創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并且學校可以建立TRIZ理論研究中心,修訂不同層次、不同模塊的人才培養方案。同時學校還可以開展相關設計創新競賽,如“我是發明家”、“最強大腦”等活動,給予學生發揮創新能力的平臺。此外學校還可以開展一系列公眾培訓演講活動,推廣TRIZ理論知識。特別是在校園網建設中,學校可以專業開設TRIZ理論模塊,對該理論和應用做了全面的介紹,應該放在加強學生實踐教學上,然后學校可以建立創新實驗室,選拔優秀學生進入TRIZ理論科研專業研究室。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專業發展方向,其中學校要遵循著職業教育和教學發展的規律,調整相應課程的學時分布和教學時間,使課程體系更好地適應現代教育的特點。同時學校要選擇相應的專業改革試點,設立教師研究基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充分利用TRIZ理論對學生進行分類培訓,激發學生的專業特色。然后在方案實施階段,學校要通過構建TRIZ理論網絡資源平臺,建立理論教學、案例分析、交流與共享等環節,教師通過TRIZ理論,將創新原理、矛盾矩陣和一般參數收集與總結,可以應用到開發設計中,指導學生快速解決工程設計問題。教師要側重介紹矛盾矩陣的思想,強調過程評價與最終評價的結合,在吸收TRIZ理論的矛盾矩陣思想的基礎上,重點考核學生“理論+實踐”的情況,評分采取“基本分+創新分”的形式,使TRIZ理論催生創新型人才。這需要學校建立“基礎扎實、口徑寬、方向明確、面向應用”的課程體系,將TRIZ理論積極引入課堂教學,迅速提高和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了消除不同專業之間的界限,學校可以開展相關的科技競賽,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在科學競賽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課題、自行設計實驗訓練、搭建實驗訓練設備、實施實驗訓練等,凸顯學生的創新能力。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立足于競賽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創新技術的學習。而且教師可以適當利用案例指導,加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幫助學生克服思維慣性。由此促使學生利用好TRIZ理論,獲取新的思路,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案設計問題。從而獲得創新的結構設計方案,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3.3 加強政校企合作,增強學生自主創新意識
要利用好TRIZ理論,加快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步伐,就要加強政校企合作。首先地方政府要配合有關部門、企業做好學生創新工作。其次學校也要加強與當地企業的合作,運用TRIZ理論,不斷整合教育資源。由此開展校企合作聯合培訓,切實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學校有必要運用TRIZ理論來實施訂單式培訓模式,加強定制化的培訓模式。并且學校與企業積極運用TRIZ理論進行產品研發,提高產品生產效益。最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將TRIZ理論的方法運用到學生身上,進而共同激發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TRIZ理論有利于教師快速準確地發現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潛力。同時學校要加強校企合作的力度,還要抓好學校實踐基地建設,使學生在充分模擬實際環境中進行學習,鼓勵學生參與科學研究。
例如學校可以利用TRIZ理論,豐富學生的實踐活動和課外實踐創新活動,進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這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對TRIZ理論的掌握程度與興趣愛好,鼓勵學生選擇難度適中、較為新穎的課題,并運用TRIZ理論進行探究。同時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給予點撥,引導學生抓住一閃而過的靈感,進行反復驗證與推斷,掌握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教師也要學習最新TRIZ理論與技術,定期向學生講授相關知識,通過視頻、案例分析等方式,帶領學生分析TRIZ理論。然后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獨特的見解,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方式,再引導學生根據案例進行自主與模仿操作,增強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其次學校可以根據最新應用成果與企業人才需求,增設TRIZ理論創新創業課程,使人才創新培養成為常態化。同時學校應該運用TRIZ理論來展示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學生對TRIZ的興趣,根據不同階段學生掌握的TRIZ內容,使其與相應的實踐環節緊密結合。同時教師可以將創新思維能力融入課堂實踐環節,引導學生逐步消化吸收案例教學、制度創新設計、專業綜合實驗建設等方面的TRIZ學習成果。而在課外創新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完成自主創新考察,依托校內外創新實踐平臺,通過“學科知識+工程實踐+創新應用”系列活動,以及“互聯網+”、“挑戰杯”等一系列的競賽和創新活動,切實加快創新型人才培養步伐。
4? 結語
創新不僅是整個民族發展的靈魂,也是國民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動力。因此在學校落實創新教育和創新實踐中,要積極整合TRIZ理論,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創新人才的需求。相信從培養創新型教師、加強政校企合作,增強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和借助TRIZ理論推進教育改革三方面出發將在最大限度上促進TRIZ理論在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當中的應用,并逐步提升創新型人才的實際培養,促進人才發展適應時代需求。
參考文獻
[1] 史諾,劉瓊,付建軍,等.基于TRIZ的機械類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9,21(5):52-55.
[2] 張秀平,邱敏,曲鳳成,等.基于TRIZ理論大學物理課程教學與創新教育融合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178-179.
[3] 吳雨芯,蔡婷.TRIZ理論在創新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23):42-45.
[4] 劉麗君.論學生評教及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改善[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5):241-242.
[5] 張躍庭,劉奎穎.大學生創新能力實現途徑探析——基于TRIZ理論的指導[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1):34-37.
[6] 任重昕,蘇永濤.基于TRIZ理論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0(8):130-131.
[7] 付敏,范德林.基于TRIZ理論的高校創新教育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31(7):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