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怡婧

展翔、王玨婧/攝

在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共產生了42件代表議案和1000件代表建議。這些議案、建議都是代表通過調研、走訪、聯系人民群眾獲得線索,經過匯總、整理、研究后形成的。這些議案和建議不僅凝聚著市人大代表的心血,還包含許多同志默默無聞的付出,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所有代表議案、建議工作的參與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為了給人民群眾有個交代。
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要探索代表提出議案、建議前與部門溝通機制,對代表擬提出的議案、建議可實現共同研究,幫助代表完善。為了貫徹落實此項要求,實現代表議案、建議“內容高質量、辦理高質量”,1月9日,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召開代表建議醞釀座談會,初建代表議案、建議提出前溝通機制,對部分代表準備在市人代會上提出的有關科創方面的代表建議開展前期溝通和討論。季昕華、陳猛等8位市人大代表與市科委、市科創辦、市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共同探討科創方面的相關問題,研究如何在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高質量的代表議案和建議。
代表和承辦單位經常“互掐”。代表認為,承辦單位的答復比較籠統,缺少針對性。承辦單位卻說,代表對政策缺乏了解,對全局工作缺少認識。但是,在這次座談會上,代表和承辦單位卻達成了共識。
“上海的科技人才存在28歲現象,就是在上海讀大學的外地學生,畢業以后留在上海工作2-4年就跑到外地去了。因為28歲正是年輕人成家立業的時候,他們到了購房的年齡,而上海的房價對他們來說偏高了。”市人大代表季昕華在會上提出了他計劃提交的建議內容。
“您提出的問題我們也發現了,感謝您關心我們的工作。希望您把問題和對策建議梳理好,在大會上提交代表建議。我們會后一定會認真辦理。”市科創辦副主任王鼐這樣回應。
承辦單位表示,代表提出議案、建議前的溝通機制對代表議案、建議辦理非常有效,代表在履職調研和工作實踐中有許多鮮活事例,也發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對政策研究與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代表們也認為,能與承辦單位在提出議案、建議前溝通,可以進一步了解政策,少走彎路,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同時也能幫助做好政策宣傳工作,起到橋梁紐帶作用。
據了解,這次與會的8位市人大代表在大會期間共提出了9件議案、建議。另外,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還搭建了網上溝通平臺,幫助多位市人大代表運用網絡、微信等方式和相關承辦單位溝通,了解相關政策,開展建議可行性研究和探討。通過代表提出議案、建議前的溝通,最后形成了14件議案、建議。
代表建議來自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反映了當前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在本次市人代會的代表建議中就反映了許多民生問題。
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是歷屆市人大代表接力力推的一件事。早在2006年,十二屆市人大代表馮玉萍、張人鳳就曾經提出過建議,希望為老舊住房加裝電梯。十三屆、十四屆市人大代表曹兆麟更是連續8年提出了17件建議,為本市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出謀劃策。在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又有9位市人大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本市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提出建議,其中唐曙建代表提出的《關于上海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建議》和金纓代表提出的《關于將有序推進加裝電梯作為社會治理重點工作的建議》還分別得到了24位和9位市人大代表的聯名附議。
代表們在建議中提出,2019年12月25日,《關于進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的若干意見》實施后,引起社會積極反響。在市房管部門以及各區的大力推進下,加裝速度有所加快。但是上海老齡化基數大、速度快,無電梯的既有多層住宅中老齡人口的居住比例較高。許多老人由于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上下樓梯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沉重負擔,有的甚至多年沒有下樓到戶外活動,成為“懸空老人”,遇到就診看病更是雪上加霜,給老年人晚年生活帶來嚴重影響。代表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類似加裝電梯這樣的民生建議不在少數,據統計,本次市人代會有40件建議涉及“老、小、舊、遠”問題,81件建議涉及教育事業,98件建議涉及醫療衛生工作,65件建議涉及城市公共交通,20件建議涉及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這些建議的產生與代表們閉會期間的積極履職密不可分。
代表們在閉會期間積極參加聯系社區、專題調研、集中視察等各類履職活動,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深入了解社情民意,著力拓寬履職視野,為提出代表建議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去年,市人大代表圍繞中心工作開展專題調研,形成22篇調研報告,這些調研成果有效轉化為代表建議,據統計,有410件建議是通過視察調研后形成的。去年,市人大代表還分兩次集中開展聯系社區活動,這次大會就有503件建議是通過進社區聯系人民群眾開展座談、走訪等方式形成的。

柏可林/攝
楊國平代表是徐匯區選舉產生的市人大代表。在他的工作單位設立了田林街道代表之家延伸點,也就是代表聯系點。在聯系點上,他經常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也經常邀請徐匯區人大代表和他共同討論議案和建議。在市人代會上,他提交了《關于修訂<上海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并將出租汽車(含巡游車和網約車)統一納入法規的議案》,就是通過與區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共同研究討論后形成的。
“近年來,上海出租汽車行業中的網約車發展迅猛,但在此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的非法營運現象,以及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以‘順風車’名義行網約車之實、平臺公司涉嫌壟斷和組織非法營運等問題,在擾亂市場秩序的同時,對合法出租汽車企業產生嚴重沖擊。”楊國平代表提出,2016年11月正式頒布的《上海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若干規定》從效力層級上看,屬于地方政府規章,而屬于地方性法規的《上海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較地方政府規章制定的時間更早,是2011年修訂的。當時,網約車尚未形成大規模的市場效應。直到現今,網約車幾乎已經占了出租汽車行業的大部分市場,而對其產生監管作用的法律法規制度尚處于起步階段。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規范出租汽車市場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楊國平代表的這件議案,徐匯區代表團通過聯系人民群眾平臺,建立“市、區代表民意接力”聯動傳遞機制,在本次大會上還形成了10件代表建議。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成立了5356個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平臺,這些平臺正在逐漸發揮作用,為代表提出“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議案、建議助力。
大會已經順利結束,42件代表議案和1000件代表建議已經進入了辦理環節。但代表們都知道,提交完成并不意味著履職完成,給人民群眾一個交代,不僅是簡短的一句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本市的疫情防控工作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在疫情防控的條線上,有代表議案、建議承辦單位同志的忙碌身影,因為許多承辦單位同時也是防控一線單位。在疫情防控條線上也有代表們的身影,他們放棄春節休假,心系國家、心系上海、心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寫出了一條又一條關于疫情防控的代表建議。因為他們內心都有個樸素的聲音——為了給人民群眾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