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洪明
隨著節后返城高峰的來臨,抵(返)滬人數在短期內急劇上升,這必將給基層社區的人員信息排查和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極大壓力,僅僅依靠傳統的人工上門排查方式,耗時長、效率低、精準度不高,可能為疫情的反彈埋下安全隱患,因此,我認為借助信息化手段強化社區疫情管控工作,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舉措。
一是加強現有信息系統運用,構筑信息收集反饋體系。優化完善現有電子平臺,整合各來滬交通入口登記系統信息,建立高效的多級信息收集、匯總、分類、反饋平臺。疫情防控期間,將抵(返)滬人員的到達地(居住地)、聯系方式等信息及時反饋給各街鎮居村,以便為抵(返)滬人員提供必要的服務。
在飛機、火車、長途汽車等交通工具上設置信息登記系統的二維碼,由乘務人員引導抵(返)滬人員在返滬途中完成信息登記,登記信息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戶籍、聯系電話、出省期間的途徑地、目的地,抵(返)滬以后的到達地(居住地)所在區、街道、居或村。登記完成后由系統產生驗證碼,登記人下載后在返滬通道口出示驗證碼及身份證,由工作人員掃碼核對(掃碼后將顯示的錄入者姓名與身份證進行比對)、測量體溫無異常后即可完成快速通行。
對駕車的抵(返)滬人員,通過“上海發布”微信平臺發布公告、除網絡發布外,還可通過上海交通廣播進行發布,也可要求用工企業向抵(返)滬員工轉發公告。要求駕車抵(返)滬人員提前在信息登記系統內進行登記,已登記人員在高速入口處掃碼核對、測量體溫無異常后即可快速通行。未登記的抵(返)滬人員在道口由檢查人員通過手持設備掃身份證完成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戶籍)的快速收集,再人工錄入聯系電話、抵(返)滬以后的到達地(居住地)所在區、街道、居或村等兩項信息,在信息錄入同時測量體溫,然后過道口通行。
二是借助短信通知,加強防控宣傳。通過與三大移動運營商合作,發揮通信行業優勢,全力做好大數據分析、公益短信發送等工作,努力為疫情防控提供服務支撐。首先是根據個人手機的漫游情況,在抵(返)滬人員進入上海時,以市衛健委的名義給每一位手機用戶發送提示短信,提示其到達居住地后主動到所在村居委進行登記,村居委將為其提供相應服務。其次是協助政府相關部門發送疫情預警、交通狀態、公共衛生提示及防控知識等公益短信,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提供疫情信息,提醒群眾減少人員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