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 鑫
從每天通報到每天兩次通報,從通報病例數字到通報病例涉及場所和區域,從公開信到通知再到通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病例數字的每一次變動都牽動著人心,政府相關部門一方面做好“加法”,醫療救治手段不斷加強,防控措施更新加快,另一方面也在做“減法”,陸續出臺減輕企業負擔的政策。隨著節后人員返程、企業陸續復工,這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阻擊戰進入最復雜、最關鍵的時期,必須把防線筑牢筑緊,把工作抓實抓細。
本市自1月24日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及時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情況和救治情況,各項政策措施不斷調整、加速跟進。
1月26日起,市政府每天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最新疫情防控情況;1月28日起,市領導聯系各區做好疫情防控專項工作,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領導分別聯系一個區,確保疫情防控各項措施落地見效;1月29日開始,每天增加一次病例數據的發布,上午發布前一天0-24小時的數據,下午發布當天0-12小時的數據;1月31日中午12點,啟動“上海市發熱咨詢平臺”;2月3日,市委市政府發出了致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公開信;2月4日,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通告;2月6日,市政府發布《致全市各企業書》;2月7日,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月8日,市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出最新通告,即日起嚴格執行公共場所體溫檢測和自覺佩戴口罩的措施;2月10日,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不斷更新的最新情況通過手機APP、手機短信、電視、廣播等各種方式第一時間告知“悶”在家中的市民群眾,指導市民群眾做好防護。
2月3日,7個月大的女嬰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引發廣泛關注。第二天,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就介紹了女嬰及其家人的染病過程和救治情況,“目前,女嬰及其母親、外公都在定點醫院接受治療,病情平穩”。
2月7日,市政府印發《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月8日,市政府即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介紹了出臺這些政策措施的三方面總體考慮和六方面具體內容,具體政策措施共計28條。
2月7日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還陸續介紹了在家庭、旅行團、社交活動中發生的幾起聚集性疫情,以引起市民群眾的重視。
2月10日是本市企業復工首日,市政府在當天上午加開一場專題發布會,介紹機場、火車站、入滬道口的防控情況和屬地防控、社區防控的情況。
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后,本市隨即實施了最嚴格的科學防控措施,“對來滬人員實施健康篩查;對重點地區來滬人員中無發熱等癥狀的,一律實施隔離健康觀察”,措施力度在不斷加大。
對來滬人員,尤其是重點地區來滬人員,相關部門主要通過大數據推送的名單、各交通道口推送的信息和來自于各區、各街鎮、各居村的自查自排共三個渠道掌握信息。
交通口岸組堅持一嚴到底,以嚴得徹底、嚴到極致、嚴出規范的標準,堅決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在機場、鐵路、道口、港口碼頭和內河水門,執行更嚴格的防疫管控措施,進一步加強口岸單位與屬地的無縫銜接,把好入滬第一道防線;通信管理部門加強對入滬人員手機推送健康云APP和對本市無固定住所、無固定工作單位的人員一律予以勸返的信息;同時提倡錯峰出行。
2月8日,市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最新通告,本市即日起嚴格執行公共場所體溫檢測和自覺佩戴口罩的措施,任何人進入本市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軌道交通站、醫療衛生機構、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都應當自覺佩戴口罩,配合接受體溫檢測,拒不配合的,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對拒不執行通告并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危害公共安全或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法予以處罰。
面對新型病毒對疾病防控和社會治理帶來的巨大挑戰,本市瞄準醫療救治、社區管控、入滬通道三個重點方向進行聯防聯控,用新舉措應對新形勢,打出了疫情防控組合拳。
三個“全力保障”解除后顧之憂。市醫療保障局努力做到三個“全力保障”,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全力保障患者不因費用問題影響就醫。確診和疑似患者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后,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予以補助;確診和疑似患者使用的藥品和醫療服務項目,只要符合衛生健康部門制定的診療方案,都可臨時性納入醫保基金支付范圍。
全力保障收治醫院不因支付政策影響救治。確診及疑似患者醫療費用予以單列,不納入醫院總額預算指標。市醫保中心預付部分資金給本市衛健委公布的設置發熱門診的定點醫療機構,向本市400余家主要醫院預付2月份的醫保資金。
全力保障醫保經辦服務安全運行,推出便民措施,減少人員跑動。延長大病登記有效期,鼓勵本市參保人通過“一網通辦”平臺在線申領醫保卡及就醫記錄冊,延長醫保零星報銷票據受理有效期等。
迅速開通多個平臺和應用。1月31日中午12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共同啟動了“上海市發熱咨詢平臺”,組織15家市級醫院的60余位呼吸科、感染科、重癥醫學科等方面的醫師輪流排班,通過24小時電話熱線33672885、33682885為發熱、有呼吸道癥狀的群眾提供電話咨詢服務,同時啟用“新冠工作室”微信小程序提供線上咨詢服務。
1月29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等8家市級醫院首批試點開通互聯網在線咨詢服務。后續又有17家市級醫院開通互聯網在線咨詢服務。這項工作的積極推進得到了電信等單位的大力支持,醫療機構的平臺開通服務非常迅速。
還有一批基于政務微信系統的“輕應用”被開發出來,包括“解除醫學觀察證明”查詢系統、確診或疑似病例查詢系統、發熱患者追蹤系統等,助力基層精準防控。
多部門合力保防控。本市相關部門組織起草《關于組織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危機干預的通知》和《上海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市商務委加強零售終端運行監測,擴大重點商品實地調查范圍,增加監測網點數量,增加糧油米面等重點品類實地調查。市醫保中心與相關銀行對接,確保預付資金及時撥付至相關醫療機構。市科委加快推進新型冠狀病毒應急科技專項第一批5個項目研究,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和上海科技大學團隊的研究進展得到鐘南山院士等防控專家的高度肯定。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無疑給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不小的影響,為減輕企業負擔,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措施。
2月7日,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租金減免、延期納稅、稅收優惠等方面為企業減輕負擔;從加大信貸投放、實行優惠利率、提供流動資金貸款、加強融資擔保等方面紓解企業資金困難和降低融資成本;從失業保險返還、降低企業社保負擔、實施培訓補貼、靈活用工等方面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穩定就業崗位等。
市人社局和市財政局通過鼓勵企業穩定崗位、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力度等措施,確保就業局勢穩定。
市醫保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迅速落實2020年階段性降低職工基本醫保繳費費率的部署。2020年2月至12月,本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0.5個百分點,即由10.5%降至10%;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比例由11.5%降至11%。醫保和社保經辦部門抓緊落實,使單位在繳納2月份社會保險時,就可以享受到該項政策。據測算,該項政策實施后,預計為全市各類企業減輕負擔約52.6億元。
2月11日,市人社局表示,今年推遲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新年度的繳費基數從今年7月起調整。
此外,職工醫保年度與社保繳費年度同步調整到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2019年職工醫保年度順延3個月,預計為企業減輕負擔33.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