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永
(張家港市第三職業高級中學 江蘇張家巷 215600)
高職數學是高職院校開設的專業課程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有著較大作用,同時也是學生提升綜合學習能力的必然要求。
高職數學教材應當具備科學性、知識性、教育性與趣味性,通過對教材使用功能的開發,從而讓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創建起適用于學習的教學情境。但是當前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對于閱讀材料的利用尚未超過50%,一方面由學生尚未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其作為教育資源也不在知識點考查的范圍之內,因而依靠學生自身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往往較為困難。另一方面,閱讀的落實需要滿足趣味性特征,只有當閱讀材料具備吸引力,才能讓學生自發對材料展開閱讀,而努力為學生創設趣味十足的數學情境則可以有效應對這一難題[1-2]。
從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模式來看,由“問題情境”進行引入,繼而構建起數學模型,再通過模型解答達到應用、解釋與拓展效果目的,這便是以材料促高效的基礎手段。根據相同的知識點可以按照教師觀念差別與思維方式不同設計出不同的情境模式,因而在構建情境時可以維持多樣化的特征,只要牢牢把握情境創設的真實性與實用性,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結合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才能讓以閱讀材料為“土壤”的高職數學教學生長發展出更多的數學知識。
閱讀材料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擁有指引性作用,通過以材料導入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加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蘇教版高職數學教材中的“函數”概念學習為例,此章節的教學目標在于讓學生能夠理解函數的基本含義、函數思想以及函數性質等,所有在閱讀材料后便可以通過等式形式對函數概念進行引入。
例如,教師為學生創設出一個情境:在一輛汽車的行駛過程中,隨著時間的變化,其速度也發生著改變,其第一小時的行駛速度為50 km/h,第二小時為80 km/h,第三小時為90 km/h,第四小時為75 km/h,第五小時為65 km/h,此時要對汽車的運行速率變化進行明確顯示,可以采取繪圖的方式以便于觀察,教師再選取柱狀圖的方式,將單位時間下的運行速度涂上顏色,讓學生求出上色部分的面積,學生結合以往學習到的知識點,由路程=速度×時間,可以求出5 小時所行駛的總路程,而通過改變條件,將汽車行駛的總路程數設定為S,利用單位時間的里程數則可以運用函數式進行表示。假設總里程數為2 004 km,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建立起方程組:

并且在不同的等式中t 需要滿足不同的區間范圍,結合這些條件進行化簡,最終可以得出如下結果:

在整個數量變化的過程中,則可以用函數圖像進行表示,而函數圖像的利用也成為“數形結合”思想的重中之重。
現代教育離不開人文精神的培養,以才育人不僅是高職教育的需求,更是現代德育教育的必由之路。人文素養的培養成為高職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而閱讀材料中往往也彰顯出更多的文化教育色彩。以愛國情操的培養來看,要讓新時期的學生樹立起民族自信,讓學生能夠擁有高尚的品質與人格,激發學生的愛國自尊心是十分必要的。在高職數學學習中,通過閱讀材料的使用,讓學生們不僅掌握數學知識內容,也了解到數學科學在我國的發展史,既可以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發展的了解程度,讓學生更好地實現古今數學思想的融匯貫通,同時通過兼收并蓄的學習經驗總結,也讓學生可以樹立起濃厚的民族自豪感,從而真正達到素質教育、德育培養的目的。
以材料促高效在改善人文素養方面的應用是多方面的,例如,在數學閱讀材料中會對我國古代的許多數學家進行介紹,在4 600 多年的數學發展史中,數不勝數的數學名家刻苦鉆研、勇于求索,這不僅為數學科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同時也使得數學知識得到傳承與傳播。例如,祖沖之對圓周率的演算,為之后“π”的提出產生幫助,陳景潤關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華羅庚提出的“優選法”等,都為數學科學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數學的學習不僅在于理論學習,而且更需重視數學問題與實際問題的解答,利用數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也是學生衡量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指標。高職數學教學更需要把握數學的實用性內容,通過數學建模達到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效果。新課標中同樣對教學活動的任務進行拓展化的規定,指明學生的學習內容不僅應當包含知識點接受、背誦記憶以及練習訓練等內容,在素質教學的要求下,高職院校也更加倡導學生動手參與、自主實踐,并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自主學習獲取知識信息。總的來說,要達到“解惑”目的,則還需從提出問題、理清問題思路方向出發進行探究。
從“閱讀材料”出發開展學習活動是解惑的基礎,閱讀材料作為最接近學生認知水平的區域,既便于學生展開自主研究,同時也易于學生獨立地完成課題探索。學生在對材料進行仔細閱讀后可以提煉出知識特點,再將其加工成為具有研究性的課題,以利于學生后續的深入探究,這些都是激發學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可行辦法。
閱讀材料在高職數學課本中占據的篇幅不大,雖然是課程資源的高度概括,能夠有效對教材的正文知識進行歸納補充,但是從當前的運用實踐來說還是容易受到忽視。因而,只有不斷加強關于閱讀材料的利用方法研究,創造更為良好的學習環境,才能為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