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 勇
市場營銷作為企業運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對其進行持續創新滿足現代化建筑企業的發展與轉型需要,但當前企業在市場營銷過程中尚且存在一系列問題,包括市場制度不規范、建筑單位競爭力有待提高、企業平均利潤日益降低等,因此如何對其進行妥善處理,值得思考。
在新的經濟局勢下,企業面臨著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形成突出的市場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的現代化轉型升級,企業必須做好兩個重點工作——即技術創新與市場營銷。而國內的許多建筑企業因為長期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制約,依然沿用棗核形經營結構,因此在日常經營中片面關注工程建設,反而忽視了更關鍵的技術創新與市場營銷。正是因為這一固有缺陷,導致現在許多建筑企業的發展模式相對粗放,其技術水平不高、產品創新及研發能力弱,市場營銷渠道不夠健全,這就不利于企業對資源進行高效的優化配置,其生產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基于此,企業要不斷向市場靠攏,將內部科技實力轉化為營銷動力,利用技術創新帶動產品研發、生產加工、市場營銷的全面升級。唯有實現技術創新與現代化市場營銷二者的完美結合,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顯著優勢,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
1.市場制度不規范,保障性不強。結合建筑行業發展實際看,企業單位面臨著市場秩序混亂、制度設置不夠完善的問題,因此企業經營行為得不到公正的管理,其發展保障性不強。而在市場經濟發展局勢下,企業需要形成更為良性的運營管理模式,這就要求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導下,發揮市場的選擇與淘汰作用。但現在行業內尚未形成嚴格的制度措施,不少建筑單位內部也管理松散,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錢權交易、收受賄賂、暗箱操作、拖欠工程款等問題。
2.建筑單位競爭力有待提高。在傳統經濟模式下,帶有勞動密集型特性的建筑行業要創造較高的產值往往依賴投資的拉動與就業人員的增長,但許多企業的員工往往積極性與能動性不足,這就制約了企業活力的增加。雖然改革開放后我國建立了市場經濟體制,但許多企業依然受之前的陳舊的經營模式限制,企業管理層對技術創新與市場營銷的現代化發展投入力度不足,使得企業和當前的知識經濟發展局勢難以高度吻合,長期受困于低級的無序競爭。如此,企業的競爭優勢必然日益下降,甚至有老牌企業逐漸沒落、被市場淘汰。
3.建筑企業平均利潤日益降低。建筑行業作為發展歷史較久、有長期積淀的行業類型,已經形成了其相對固定的一套模式。但在信息化時代,科技的快速進步督促建筑企業不斷轉型,單純以產量贏效益的模式已經無法取得優勢,而一直停留在傳統模式中的企業,建筑企業的平均利潤因此呈現下降趨勢。長此以往,會導致企業不得不面臨員工成本持續上升而企業難以承受的窘境,最終使其不得不走向破產。
1.做好成本控制實現開源節流。由于建筑企業的日常運營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因此為降低成本壓力,就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在具體實踐中,企業可以將成本控制與市場營銷結合起來,幫助員工形成科學的“全員營銷”觀念,完善營銷流程,例如要求在公司本部進行全局策劃、由單位領導層負責上層公關、營銷人員則完成好下級對接任務,使得營銷工作構成一個科學完善的體系。
此外,通過對《招投標投管理辦法》等的制定,可以幫助企業盡量把控成本,在招投標管理過程中通過機構分設、公開評審等措施,確保工作規范性及合同質量,加強對“惡意”低價中標等不良現象的嚴格管控,以此實現開源節流。
2.結合實際建立獨特的營銷網絡。在企業單位的市場營銷方面,最關鍵的一點在于怎樣搶占市場份額,而在劇烈變動的市場環境中,企業為了形成優勢競爭地位,獲得更多訂單尤其是國家機關等的項目,就需要不斷完善營銷網絡。企業需要重視市場營銷工作的重要性,在其專業網絡的建設方面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新建、修繕、物業和供暖等不同領域都給予適當的關注,使其構成一條完善的產業鏈,讓企業的業務運營和服務提供覆蓋更廣的領域。對于某些重要的特殊內容,企業可以在營銷體系內設置關鍵節點,安排專業人員負責,使得營銷任務得到圓滿完成。
3.不斷提高市場營銷團隊的綜合素質,為建筑企業創新提供人才保障。事實上,當前建筑行業存在著整體素質水平不高的現狀,不斷提高市場營銷團隊的綜合素質,為建筑企業創新提供人才保障,注入高素質人才和提高現有人員素質,是企業市場營銷戰略創新的必須要采取的舉措。為此企業需要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措施,提高本企業員工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從外面吸引一些專業高素質的市場營銷高水平人才。通過調整和提高企業的人才隊伍水平,整合營銷知識結構,發揮市場營銷功能,使企業擁有優良的營銷環境,從而提高建筑產品在市場中的占有率。
綜上所述,加強對新時期建筑企業市場營銷戰略創新的探究,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明確建筑企業的現狀與困境基礎上,提出建筑企業市場營銷戰略創新建議,做好成本控制實現開源節流,結合實際建立獨特的營銷網絡,不斷提高市場營銷團隊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