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佳麗
薪酬管理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有效的薪酬管理能夠有效調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進而對事業單位的發展產生影響。因此,在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加強薪酬管理,確保人力資源工作順利進行,從而促進事業單位的全面發展。
1.薪酬方式較單一。目前在許多事業單位的薪酬體系中,仍然沿用傳統的薪酬制度,并不能夠真正的按照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原則進行,還存在平均主義的問題。這樣單一的薪酬方式,忽略了勞動人員的能力與共享,同時統一發放的薪酬形式使得勞動人員的權益受損,極大地將了勞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此外,在事業單位的發展過程中,員工的能力水平、知識水平以及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其工作效率與質量,進而影響事業單位的發展,因此如果在薪酬方面存在問題,則會影響員工的主動創新,從而影響員工各方面能力的有效發揮。
2.缺乏完善的薪酬制度。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缺乏完善的薪酬制度也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之一。由于缺乏完善的薪酬制度,導致在薪酬組織及管理設計方面缺乏靈活性,不能夠建立起完善的獎懲制度,也不能夠充分發揮激勵作用,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這不利于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事業單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此外,在部分事業單位的薪酬制度中,過分注重短期激勵,忽視了長期激勵,導致許多員工不愿意全身心的投入于工作中,而且容易讓員工滋生不滿情緒,從而影響個人與單位的發展。
3.薪酬結構不合理。事業單位員工的薪酬主要由工資、津貼以及福利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工資包括基礎工資、級別工資、職稱工資以及工齡工資,其在薪酬中占有較大的比例。但從目前事業單位的薪酬結構來看,以職務工資為主,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較少,使得員工工資水平難以有效提升。而且員工要想晉升,需要獲得更高的職稱,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更多的職稱工資,同時不同地區事業單位的津貼福利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充分體現出了我國事業單位薪酬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事業單位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發展,還需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并且有效結合績效考核機制,客觀準確地對事業單位員工進行評價,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結果的作用,確保員工薪酬分配的合理性,從而有效改善事業單位薪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首先,事業單位要構建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明確績效考核指標,并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確保績效考核工作有效開展。同時,在具體的工作中,要充分考慮員工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考核方法切實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熱情;其次,要遵循按勞分配的薪酬分配原則,保證員工付出與回報相統一,不僅要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還要滿足員工的心里需求;最后,剔除一崗終身制度,并有效結合薪酬與聘用,堅持同工同薪、崗變薪變原則,從而有效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首先,事業單位在進行薪酬管理時,應當采用差異化的管理方法進行,根據不同的崗位來進行薪酬分配。同時,管理人員也應當根據不同崗位的不同性質,采用多元化的薪酬激勵措施,切實發揮薪酬管理的激勵作用;其次,重視員工的技能培訓,制定有效的培訓計劃,并根據員工的實際需求,采取針對性的培訓激勵措施,幫助員工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從而有效提升員工的各方面能力;最后,有效結合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充分發揮激勵制度的作用,滿足員工的實際需求,實現員工個人價值,從而為事業單位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優化薪酬結構也是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此,事業單位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薪酬結構,增大基礎工資與工齡工資的比例,并且保證津貼補助與實際經濟水平、生活水平相適應。此外,還要減少事業單位各個部門之間的薪酬差距,確保同樣工作量的情況下工資水平基本持平,而且也要避免福利津貼發放的隨意性,以此不斷優化員工的薪酬管理。
總而言之,在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薪酬管理中,事業單位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并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機制,保證員工薪酬結構的合理性,從而有效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全面提升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