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 瑩
一個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如何,可以通過財務報表比較直觀地體現出來。財務報表之中包含企業經營、營收狀況、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這些直觀的數據做出決策。通過分析財務報表,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數據的補充,管理者可以對企業的經營發展進行一個指導,上層管理者要意識到財務報表的重要性,做好財務報表的管理。
財務報表涉及到的數據來源于企業日常經營發展過程之中工作人員所記錄的數據,或者是年末總體規劃計算過程之中的一些相關數據,這些資料的可靠性與準確性有些甚至難以得到保障。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疏漏,這極有可能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與發展,文章接下來將會展開具體的論述。
各項數據之間計算方法以及計算維度都有可能存在差異,不同部門針對同一項數據的態度也是不同的,數據資料比較過程之中涉及到的數據是否具有可比性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旦比較的維度發生變化,那么數據的可比性就大幅降低,在具體的統籌與規劃過程之中也會面臨難題,這并不利于財務報表的制作,不利于企業未來發展的規劃。
財務報表的制作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數據的真實可靠性。如果數據本身就存在問題,那么依據這些錯誤的信息來進行企業的規劃沒有任何意義。數據報表的可靠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受到企業發展狀況以及會計等部門工作人員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受到市場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說通貨膨脹、會計方法、計算等等。如果會計計算方法不當或者是外部市場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等等因素過多的干涉到企業的經濟發展,那么得到的數據也不具有可靠性,這會極大的影響到財務報表分析的可靠性。
財務報表分析做的都是一年以內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分析,其數據是存在滯后性的。此外,數據統籌規劃整理過程之中企業仍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之中,其數據依然是存在滯后性。企業要想獲取最新的發展成果,預測未來發展狀況,則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結合最新的數據來進行規劃整理。雖然這依然會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但是結合最新的數據可以有效地避免與市場過多的脫節。
報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全面分析,對于企業方面的能力都進行一個評估,比如說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及發展能力,對各項指標進行具體的研究,掌握企業經營發展狀況。而這些分析結果最終會落到企業管理者手中,企業經營管理者是最終決策者,可以根據這些客觀的數據進行內部人員的調動,各項利益的劃分,采取對策,調整目標,進一步挖掘發展潛力。全面分析過程之中要參考的數據相對比較多,不僅僅包括各部門呈上來的數據,還要結合外部實際數據、外部評價來對企業進行一個綜合的評估,務必保證數據的準確可靠性。經營管理者不會去過多進行過程的參考,則會直接參考最終的數據。
收集材料是財務報表分析之中一個最重要的部分,最直接最關鍵的依據就是各種各樣的資料,不僅僅包括財務部門自己統計到的數據,還包括外部各種各樣的數據。在材料資料整理過程之中要注意各材料之間的關聯性,注意進行各項數據統計的目的,保障數據的有效性,保障其與分析目的相一致。比如說要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則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企業現有資產組成狀況、企業的債務、企業各項資產的質量方面。運用全面分析方法或者是比率分析方法,對于企業的負債率、企業的還債能力進行具體的分析,這是客觀數據的統計。如果還要了解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還要格外關注外部評價、專家評價,結合媒體的報道狀況進行具體分析,這些都會對企業的經營發展狀況產生一定的影響,輿論的力量是不可以忽視的。
這是財務報表分析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步驟,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最常用的一個方法就是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就是對于財務報表上若干重要項目的相關數據相互比較,求出比率,是財務分析最基本的一個工具方法。前面提到過了公司的負債與他的資產償還率,這些都是可以直接計算出來的。當然計算結果是否準確有賴于所收集到的數據是否準確,這些比率可以給予企業管理者最直觀的反饋。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這個這些數據來進行決策。由于分析目的的不同,同一個指標在不同維度之中的結果也是不盡相同的,企業管理者要了解到這一個問題,在不同維度的比較過程之中,結合不同維度的標準進行企業的規劃。
做好財務報表的分析不僅僅有利于做好數據的統籌,明確企業過去的發展狀況,更加有利于企業管理者針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決策解決問題,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文章對于財務報表在企業發展中的應用展開了具體的研究與探討,希望會對企業未來的經營發展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