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瀟真
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無論是在會計科目設置方面,還是在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以及會計報表體系等方面,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這些都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因此,這就要求在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會計工作方面,應該深入分析政府會計制度對于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所帶來的具體影響,按照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相關要求,改進完善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會計工作,促進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水平的改進提升。
近年來,財政部先后出臺了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并陸續出臺了具體準則,發布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制定了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相關補充規定以及銜接規定。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雙基礎、雙功能、雙報告會計核算體系,不僅可以準確地反映事業單位的資產負債以及有關的凈資產狀況,同時也可以較好地反應事業單位內部財政資金的具體利用程度。
尤其是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內容和會計核算的口徑進行了統一,對會計方法以程序進行了規定,這樣有利于事業單位更準確的掌握單位內部的資金以及資產使用狀況,提高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的規范性。同時,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于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也帶來了較大的影響,集中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會計核算方面,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中預算會計核算方式不再是單一化的實施,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雙重功能,要求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應該做好結合落實,尤其是以權責發生制作為財務會計核算的依據,以收付實現制作為預算會計的依據。
2.在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方面,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中,要求事業單位應該按照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等相關規定為依據,確保預算會計報表或者是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更加完整真實,對于報表編制的原則、基礎以及方法等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3.在固定資產核算方面,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核算提出了全面進行核查的要求,在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方面,以企業關于固定資產折舊的年限規定作為借鑒依據,分為了房屋、家具、機械專用設施和通用設施等幾大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依據更加清晰,同時需要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
1.完善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管理。事業單位適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應該按照政府會計制度中的相關變化,及時創新完善會計核算模式,尤其是針對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打造完整的會計功能體系,強化會計雙重功能作用發揮,并重點針對事業單位有關的收入核算、凈資產核算以及負債核算等多項要素進行精準核算。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期間,還應該充分利用權責發生制,改善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方式,尤其是對政府會計制度中有關的標準以及內容等進行嚴格規范,及時開展平行記賬工作,確保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可以相互銜接,確保財務會計核算體系更加完善。
2.建立完善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體系。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中,資產管理方面的調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因此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還應該重點強化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具體來說,首先應該做好事業單位資產負債的清理,把相應的資產納入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內容,強化對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管理中有關的虛增資產或者是長期掛賬等問題的處理,并做好資產的盤點處理,準確的掌握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各類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確保在資產管理方面的賬實相符。
3.優化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方式。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實施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在財務會計工作方面還應該注重改善財務會計工作的方式方法。事業單位應該按照政府會計制度實施的應用要求,建立完善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系統,通過會計信息系統平臺來開展財務會計核算工作,提高事業單位的會計記賬效率,強化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數據的分析功能。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水平,還應該強化對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業務培訓,尤其是在政府會計制度要求、會計賬務處理、會計信息化等方面做好相應的培訓,以確保更好地做好事業單位財務會計核算各項工作。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實施,進一步明確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內容,促進完善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機制的優化,對于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規范化精細化具有重要作用。事業單位應該按照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進一步創新完善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模式,完善財務會計管理規章制度,提高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素質水平,進而確保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在事業單位內部的順利推進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