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易夢晨
對于企業來說,加強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做好稅收籌劃,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科學、合理、合法的降低企業稅負,可以增加企業現金流,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營改增之后,對建筑行業影響較大。因此,強化稅務風險管理勢在必行。
企業的稅務風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少繳稅、晚繳稅的風險,一方面是多繳稅、早繳稅的風險。企業少繳稅、晚繳稅會遭到稅務機關處罰,降低施工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喪失稅收優惠等危害。而多繳稅、早繳稅則會減少企業的利潤,損害企業效益。這兩方面因素都是因為對國家的稅收政策沒有及時掌握,也沒有對企業做合理的稅務籌劃而導致的。特別是建筑行業存在人員流動性大,員工的專業水平參差不齊,不利于企業管理,也不利于稅務風險的防控。
(1)建筑施工企業的合同管理不當。建筑施工企業合同中的各項條款對稅務成本造成直接影響,建筑施工企業在項目期初簽訂合同時,專業的財務人員并未參與簽訂和談判合同,大部分是基層的施工管理人員簽訂合同,他們缺乏稅務管理觀念,簽署合同較為隨意,不容易發現合同中存在的漏洞,也沒有考慮稅收政策變化的影響,在成本測算中忽略了稅務成本而造成稅務風險增加。(2)未足額申報稅款的風險。建筑施工企業的主要稅種包括增值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企業所得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等稅種。施工企業未足額申報印花稅的情況普遍存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三條條例所說的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是指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和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包括總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轉包合同。稅務人員在繳納印花稅時可能只繳納了總包合同的印花稅而漏繳了分包合同的印花稅。(3)稅務執法發生偏差。我國的稅法體系針對基本問題稅收制度有相關規定,但稅收征管的事項無法做到全面覆蓋,稅務機關對稅務執法人員賦予自由裁量權較大,建筑施工企業工程項目一般呈現相對分散的情況,建筑施工企業和稅務機關沒有對稱的信息溝通,企業無法及時了解國家最新的稅務政策,使得建筑施工單位的稅務風險增加。(4)代繳代扣的稅務風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是指員工發生應納稅所得時,由企業幫員工先繳納,再從員工的工資里面扣取。企業計算扣繳員工個人所得稅時,只是對各類工資補貼計入工資總額進行個人所得稅扣繳,而對于員工的福利性支出,并未計算扣繳個人所得稅,例如發放的過節費、免稅旅游、高溫補貼等。在建筑企業中會涉及到異地項目,員工在多處取得工資薪金,多處扣除費用標準,存在少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風險。(5)缺乏高素質的稅務管理人員。建筑施工企業人員的流動性大,缺乏高素質的稅務管理人員,建筑企業的管理人員對稅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員工的稅務培訓和專業人才提升的投入偏少。國家頻頻出臺新的稅務政策,如果企業財務人員對新政策無法及時掌握,他們缺乏對稅務風險的敏銳性,導致企業喪失稅收優惠,增加企業的稅務風險。
(1)建筑施工企業強化合同控稅意識。為及時發現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漏洞和稅務風險,建筑企業需要完善簽訂合同的內部控制制度,組織相關部門對合同進行評審,由財務人員針對合同的稅務部分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合同存在的不利于企業的稅務風險,加以修改和完善。增強施工企業對于合同的控稅意識,減少因為合同簽訂不當而造成的稅務風險。(2)建筑施工企業增強稅務意識。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涵蓋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內部控制系統各環節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企業內部要完善稅收政策的收集和系統更新,便于建筑施工企業內部及時納稅,讓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工作有跡可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業內部加強對稅務風險管理的宣傳力度,增強防范稅務風險的防范意識。(3)加強信息溝通以獲取有效信息。建筑施工企業建立完善的信息溝通制度,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及時掌握公司各部門與稅務相關的真實數據資料,對風險進行準確預測,保障稅務信息傳達能夠及時有效。建筑施工企業要與稅務機關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維護良好的稅企關系,可以及時獲取最新的稅收政策,在稅務工作中準確應用,有效減少企業的稅務風險。(4)健全建筑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建筑施工企業應對其稅務風險進行合理的預測,并為稅務風險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對于筑企業內部要劃分崗位權責,建立健全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設置專業的風險管理部門,做好崗位的分配工作,制定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方案。對相應的風險工作實施責任問責,確保每一個建筑企業經營管理中風險能夠找到對應的負責人,保證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5)開展專業化的培訓,提升稅務人員的專業能力。建筑施工企業管理者應加強對稅務人員進行后續教育,通過培訓的方式提升人員的專業素質。對建筑施工管理人員進行稅務知識培訓,讓他們了解相關的稅收政策,提高施工管理人員的稅務意識。
針對建筑施工企業中存在的稅務風險,采用相應的應對措施,盡量減少稅務風險,促進企業經濟和社會效益提升,以此保證企業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