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秀娟 魏 勇
云時代徹底改變了財務會計工作的方式和理念,也對高職教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產生了變革性影響。對于高職院校來說,財務會計教學要以云時代的技術特性為根本,讓學生掌握財務會計工作技能,真正成為符合時代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型人才。
云時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及其廣泛的應用,在財務會計工作中,互聯網、大數據、云存儲、計算機等技術類型充分發揮各自的技術優勢,被綜合應用到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等內容中。
在實踐中,財務會計已經不再是傳統的票據管理、制作報表等方面的內容,而是要在海量數據信息和高速數據計算中超越財務核算的目標,通過數據對企業財務會計情況進行分析,及時發現風險并進一步對未來的財務決策作出參考性意見。從這個角度看,財務會計已經成為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專業性和全面性的職業要求日益突出。
1.課程設置偏向理論。云時代對財務會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職院校在教學中也要緊跟時代步伐,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的教學課程以滿足工作實踐的要求。但是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在財務會計教學上存在的一個突出性問題就是課程設置過于偏重于理論教學而忽視了云會計的技能教學,學生的財務實操技能并不突出。而在云會計技能水平達不到實踐要求的情況下,高職學生就無法通過有效的財務會計數據分析來進行財務決策,無法滿足企業的財務工作要求。
2.教學方法過于傳統。目前,在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教學中,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還主要是以PPT演示教學、板書教學等為主,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也是“我講你聽”,學生在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的教學內容,這個傳統的教學方法導致的后果就是教學的效果直接由教師所決定,而學生對云時代的財務會計工作的新要求不夠了解,學生的能力很難達到社會實踐的要求。
3.師資隊伍不夠專業。在云時代,高職院校財務會計教育要想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是基本保障[2]。云時代的財務會計技能發展十分迅速,但是相關方面對專業教師的培養并不充分,很多年輕教師雖然云技能水平較高但是教學經驗有限,而有經驗的老教師的技能進修不系統、對云時代對財務會計的影響認識不足,也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師資隊伍的專業性,從而導致教學的實際效果不理想。
1.重新定位人才教育的目標。高職院校在培養云時代財務會計人才的過程中,要結合時代的要求和技術發展的新趨勢重新定位人才教育的目標,具體來說,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要以培養學生的云財務會計技能為目標,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在線會計處理技巧,包括一些基本的財務軟件的使用等;第二,要以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為目標,讓學生認識到職業道德對財務會計工作的重要性;第三,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包括會計法律法規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新知識的接受能力等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將這幾個方面的內容作為人才教育培養的目標,不斷豐富教學內容,讓財務會計教學真正符合云時代的要求。
2.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性。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性就是要求高職學校的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云時代對于財務會計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教學技能和教學內容的學習提升,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水平。對于高職學校來說,應該投入一定的經費做好對教師的培訓教育,讓教師走出學校、走出課堂去學習了解云時代的財務會計工作。而教師也要在課堂上將云時代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課堂上,加強師生互動交流,創新教學手段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財務會計的教學。
3.科學設置課程體系。在教學課程體系上,高職學校應該重視將云時代的職業要求融入到課程體系的設置中,要與互聯網信息技術、云技術等高科技發展的趨勢相一致。對此,高職學校可以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校內校外的教育資源來優化課程體系結構。比如,高職學校應該為財務會計專業的學生打造一個線上的實時互動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進行線下自主學習,掌握相關實踐技能。此外,高職學校還應該積極探索打造校企合作的模式,并將其納入到課程體系中,為學生提供檢驗知識、鍛煉技能的平臺,不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當前的社會已經邁入到了云時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了社會生產水平,也對高職人才的教育產生了深刻影響。針對目前高職院財務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偏重理論、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和師資隊伍不強等突出問題,需要進一步充分運用云時代中的各項信息和互聯網技術,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體系,以綜合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不斷完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