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婷
驗收的基本含義是按照一定標準進行檢驗而后收下或認可。科研項目結題驗收包括財務驗收和項目驗收。
財務驗收是以批復的項目預算文件和項目任務合同書中確定的經費預算為依據,對預算執行情況、經費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考核和評價。
財務驗收結果分為通過驗收、存在問題需要整改和不通過驗收三種意見。不通過財務驗收的項目不得通過項目結題驗收。按照批復的項目預算文件和項目任務合同書中的約定嚴格執行預算,項目經費使用合理的,通過驗收;經費使用和管理中存在不規范行為,但經整改后能夠達到通過驗收條件的,按存在問題需要整改處理;存在有關專項經費管理辦法規定的不得通過財務驗收行為的,按不通過驗收處理。
財務驗收作為項目執行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經費管理環節,是對承研單位在項目整個執行過程中經費管理的總體評價,是項目驗收的前提,對項目驗收的總體結論具有重要影響。
1.思想認識不足。科研經費管理從項目經費立項、經費執行、到最后的結題驗收,都需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手段與措施。但在科研活動執行中,仍然存在著“重立項輕結題”、“重要錢輕花錢”的不正常現象,使得項目在結題驗收時未取得預計的效果,財務驗收已成為項目管理的“軟肋”問題。
2.政策依據變更。據不完全統計,研制周期在五年以上的科研項目約占研究院所項目總量的50%以上。在漫長的研制周期里,會計法律法規也在變革更迭,成本核算不斷規范。財務驗收組專家運用時代的新標尺丈量歷史數據,不可避免地導致科研項目的審減率不見顯著降低。
1.財務驗收材料的真實性。首先表現為項目經費使用的真實性。因為相當部分的科研項目經費是通過單位自有資金賬戶撥付的,發生經費支出的會計分錄應為“銀行存款”減少,但有的項目(課題)在交付的財務資料中出現“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減少,很明顯這是用國庫的財政專項經費支出來充抵該項科研項目的支出,以掩蓋該項科研項目經費未支出或未完全支出的事實。
其次是項目經費支出中經濟事項的真實性。有些科研項目經費支出的事項與該項目研究內容不符,比如該項目是研究大米的,但是卻發生了關于小米研究的合同支出,這明顯與項目研究不匹配,屬于不真實支出。
2.勞務費及專家咨詢費開支不規范。科研項目經費支出中涉及現金發放的科目屬經費支出的高風險點,也是驗收時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除在審計環節進行審核和反映外,在驗收環節還需單位提交有關會計憑證及財務附件,包括領取簽收單或銀行轉賬單等進行進一步審核。但是,在實際驗收時發現,部分單位發放勞務費或咨詢費無人員簽字或代簽代領,或簽收人員信息不全,或無發放期間,或無法判斷勞務或咨詢與項目的相關性等,導致在財務驗收階段需進行整改或將相關經費確認為項目結余。
3.結余經費過多且未能有效說明。部分項目的牽頭單位對國家撥款經費使用缺乏經驗,在經費使用上前緊后松,很多應該撥付的經費也未按期撥付給合作單位或材料供應商,致使項目完成之日,項目經費結余過多而被收回,很多應該深入開展的科研任務無法展開。由于無法深入開展科研任務,致使無法對所結余的經費做出合理的說明。
1.建立完善的科研項目財務驗收體系。以“提高科研項目經費整體管理水平,服務科研研制主線”為目標,以“遵循規章制度,規范使用資金;結合科研項目實施特點,科學使用資金”為原則,搭建組織構架,梳理流程,最終實現組織的戰略化管理。組織框架以項目負責人為頂層指揮,下設主責部門與協同部門。流程包括驗收前準備、驗收正式進行中、驗收結束后評價三個環節。驗收前準備環節包括開展項目自查、審計風險應對、準備支撐材料等工作。驗收正式進行中環節主要是完成現場答辯。驗收結束后評價環節為圍繞審計結論開展審計整改。
2.強化項目團隊內部事前、事中、事后溝通。項目團隊由來自技術、計劃、財務、質量等各專業的人員構成。財務驗收是項目團隊所有人員共同的工作。在項目概(預)算書開始就進行及時、有效溝通。項目申請時,邀請財務人員加入概(預)算書的編寫過程。項目的實施階段,邀請財務人員及時對項目的開支提出合理化建議。項目結束前,提前與財務人員溝通,邀請他們提前介入,做好財務驗收的準備工作。
3.優化流程,過程管理。(1).總結歸納審計重點關注內容。在科研項目結題前進行自查時,受會計憑證量大、驗收準備時間短、對審計關注點不清晰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核查重點不突出,往往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建議系統性收集歷年科研項目的審計報告,整理各類整改事項以及結合全程參與科研項目財務驗收的親身經歷,總結歸納出審計重點關注內容,形成一套理論,具有普遍性特點,可推廣,使自查環節不再流于形式,真正做到預判風險,修正疏漏。(2)在分析出潛在風險的基礎上,采取有力解決措施。緊緊圍繞科研院所在科研項目經費支出的困境,比如經費結余大、工資費占比高、部分課題外協費占比居高不下、人均工資高等方面,分析形成原因,并在實踐中探索應對方案,使解決方案完備、有效。(3)收集匯總數據的基礎上,著重審核支撐材料。打破提供資料只抱著“解決有無”的局面,嚴格審核相關協同部門上報的數據,在向財務驗收組提供前增加檢查環節,減少差錯,體現工匠精神。(4)持續改進完善。每次財務驗收結束后,項目會計師要提交書面報告,匯報審計心得。創建審計數據庫,并不斷充實,記錄暴露的審計問題,深入分析形成原因,甄別管理薄弱環節。編制整改方案,做到歸零處理。
4.加強內部控制管理。課題經費管理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也是管理層、財務部門、科研部門及業務部門的事情。科研經費管好的單位,一般是單位管理層較為重視,科研、財務各部門配合較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較為有效。建立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是有效降低科研經費管理風險,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保證。
科研項目財務驗收對科研來講是一項科研活動的結束,但對財務活動來講,更應是一個開始,是財務活動結果評價與利用的開始。應探索并建立科研項目財務評價和利用機制,通過對財務活動結果的評價,分析預算編制是否科學合理、預算執行是否規范順利,財務驗收專家提出了哪些意見和建議,有哪些數據可以作為經驗化的指標在今后的科研預算編制中加以利用等。通過這樣長期的總結、提升,再總結、再提升,就能不斷豐富和完善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