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道衡
“耦合”一詞最先出現在通信工程、機械工程等工學領域,其后該概念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逐漸顯現在金融管理領域。具體而言,“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之間存在特定的關聯關系,兩個或多個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關系。與“耦合”一詞內涵聯系極為緊密的一個理論是松散耦合理論。該理論是指在存在一定關系的兩個或多個個體之間雖然保持一定的聯系,但是各自又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本文主要探討科技領域和經濟領域之間的關系,其特征就符合上述理論。具體而言,科技系統內部的創新一般情況下都在科技系統內部完成,金融領域的相關行為也可以依靠其自身獨立完成。但是兩者在各自的創新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會對對方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兩者的關系符合松散耦合理論所述特征。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步伐不斷加快,在科學技術和金融系統不斷協同進步的背景下,催生了諸多跨領域行業,其中最為典型的也是發展程度最高的行業的即是互聯網金融行業?;ヂ摼W金融產品依托互聯網平臺,除可以實現傳統金融產品的大部分功能外,還可以借助互聯網高效互聯的優勢實現更為便捷的體驗和效果。例如,一個科技導向型的企業在初期建立和發展階段,往往需要相較于傳統行業更大的資金投入和融資支持,在此種情形下,創新資金來源渠道,拓寬融資方式的必要性顯現明顯。
在科學技術創新和金融行業的耦合方面,可以從微觀、中觀、宏觀等三個維度進行分析。在微觀層面,科技創新活動與金融行業的創新兩者之間的耦合關系主要表現為其間產生的互動發展關系。具體而言,科技行業與金融行業之間的商業主體會在生產要素等方面進行良性的互動,利用各自不同的優勢和特點,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在中觀層面,兩者的關系主要表現在金融行業對科技產業發展過程中的資金支持,科技創新活動對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提升金融行業產品的便捷化并助推其完成創新性發展。在宏觀層面,兩者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協同共進,共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科學技術的發展會催生傳統金融行業發生變革,傳統金融行業會結合各項新型技術為金融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并衍生出更加具備創新性的金融相關產業。在科技與金融行業結合的過程中,互聯網金融行業成為發展勢頭最為迅猛的一個部分。其是一種全新的金融行業的運作模式和運作架構。這種全新的運營模式一方面可以加快金融行業自身的運營效率,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與金融行業的結合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各種金融業務發展規模迅速擴大。在互聯網金融實踐中,產生了很多互聯網金融商業主體和金融產品。例如,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大型互聯網企業推出的第三方支付工具最具典型性。另外,在新出現的互聯網金融商業主體業務不斷擴張的激勵下,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運用互聯網技術將自身的產品與互聯網因素相融合,實現了業務運營模式的創新。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并大規模普及的條件下,湖南省范圍內金融行業也呈現出了明顯的與互聯網結合的趨勢。主要表現有以下三種:其一,湖南省傳統的金融商業主體,例如商業銀行等開始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自身業務運營模式的轉型和創新。在湖南省實現金融業務與互聯網技術深度結合的商業銀行中,其主要結合路徑為推出線上金融產品、開通線上金融服務的方式。其二,湖南省范圍內逐漸出現了眾多P2P 網絡金融平臺,這部分平臺作為新興的金融服務商業主體,借助互聯網技術與金融業務的深入結合,實現了業務量和公司體量的雙擴張。但是,由于眾多P2P 網絡金融服務平臺規模差異大,資質和風險承受能力不一,因此也在發展的過程中暴露出不少風控問題和監管問題。其三,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大型商業主體也早已將互聯網金融產品實現在湖南省范圍內進行推廣。在湖南省上述三種互聯網金融模式中,無一例外都表現出了互聯網行業與金融行業的耦合特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互聯網金融行業出現成為可能,傳統金融行業為互聯網金融行業提供了運營基礎和其他要素的有力保障。
1.相較于傳統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參與個體及用戶可能存在更明顯的非理性傾向。其中,表現最為明顯的是在湖南省P2P 網絡金融服務平臺中,大量投資者會被P2P 網絡貸款平臺的高回報率所吸引,但是對投資事項缺沒有進行深入的分析。實質上,在P2P 網絡貸款平臺上進行投資的投資者所購買的標的僅僅為對借款人的信用貸款。這種信用貸款在傳統金融行業中一直都屬于投資風險較高的貸款種類。但是,由于湖南省范圍內針對P2P 借貸平臺的相關監管和風險管控措施仍然處于設立階段,相關規制體系相對而言完善程度不高,這就一些P2P 金融服務平臺在投資者進行投資產品的購買時不進行明示,僅告知消費者預期回報率,但是對投資范圍、事項以及風險都刻意進行回避,造成了目前湖南省范圍P2P 網絡借貸平臺風險缺口較大,出現了一些投資者資金損失的情況。
2. 互聯網金融行業基于其線上信息化等特征,還將面臨信息科技相關風險。湖南省互聯網金融行業與國內其他地區一樣面臨者計算機病毒、釣魚網站、信息外泄等技術性風險。相關商業主體對于信息風險的管控力度和技術成熟程度差異較大。一般而言,全國性大型互聯網金融公司在信息風險控制方面都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技術機制。但是,湖南省范圍內成立的中小型規模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在信息風險防控技術水平方面仍有待提高。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金融平臺遭遇病毒攻擊而產生資金損失,一方面損害了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使投資者資金處于高風險狀態。
3. 湖南省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險管控機制尚不完善。互聯網金融行業屬于科技創新和金融行業融合的產物,屬于新興產業。因此,相關立法仍處于逐步完善的過程當中,這會導致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商業主體為了謀取更高的利潤,在吸引投資、出售金融產品方面打相關法律法規的“擦邊球”,因此,造成了湖南省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控制力度較弱。
1. 相關部門應當主導本地區內的制度完善工作,為湖南省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制度保障。在風險管控制度建設方面,要根據湖南省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的實際進行細節性規定,在國家現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進行完善和細化,同時針對目前湖南省范圍內的該行業的突出問題進行有效規制,保障該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2.應當進一步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由央行統籌規劃的征信平臺,具備一定規模的互聯網金融行業商業主體已經接入征信平臺。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互聯網金融平臺進行接入,這將導致金融風險增加,投資者的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風險,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必須推動建立全平臺、全社會的信用體系,使每一個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參與者、相關者可以在信用系統中構建出完整的信用畫像。當全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完成后,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風險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3.相關部門應加強執法,保護合法合規企業,嚴厲打擊非法主體。在各項監管措施的有效管控下,湖南省范圍內違法從事互聯網金融服務的主體已經大大減少。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既沒有相關牌照也沒有資質的公司在違法從事互聯網金融服務,對這類違法商業主體應當嚴厲打擊。同時,對于具備相應資質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應當進行有效保護,凈化市場環境,促進湖南省互聯網金融行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