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琴 楊 寶
松花江主要流經吉林省和黑龍江省,流域面積廣,達到55.72萬平方千米,流量較大,河流總長1927 千米,年徑流量762 億立方米。①其中流經黑龍江省境內的松花江,支流眾多,主要有嫩江、臥都河和門魯河等近90 條支流,為沿岸地區提供著較充足的水資源,上游江段,由三岔河至哈爾濱市,全長240 公里,②主要流經松嫩平原的草地和濕地,地勢起伏不大,落差較小,流速比較緩慢,少有支流涌入。中游江段,哈爾濱市至佳木斯市,河道長400 多公里。下游江段,由佳木斯至同江,全長200 多公里。③黑龍江省松花江主要流經松嫩平原的北半部分和三江平原,地形主要以兩大平原為主,周圍兼有低山、丘陵等。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自然資源豐富,為農、林、漁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支撐。
針對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生態保護工作,黑龍江省已經出臺較多的相關政策,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政策指導和全局的指揮,從而在松花江干流流域實現長久的生態保護。2005年發布的《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提到了要加大了整治松花江水質污染的問題,努力提升水質。
2009年發布的《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表示繼續加大整治污水的力度,從而長久地消除2005年水污染事件的影響。
2019年9 月發布的《佳木斯三項措施確保年度減排和松花江防治任務》更為具體地針對佳木斯境內的松花江流域的治理工作。
2018年發布的《哈爾濱市人民政府關于松花江城區段江面及岸線環境綜合整治有關事宜的通告》和2019年5 月發布的《河湖“清四亂”松花江干流“清圍堤”》更多地注意到了松花江干流流域上的許多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的影響,確保干流流域水流的暢通,進一步消除洪澇隱患。2019年9 月發布的《松花江流域生態環境建設報告》,報告中比較全面地總結了松花江生態環境建設的工作計劃。
1.加強整治流域的水質污染問題。針對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水污染的問題,這是自2005年污染事件之后最為重要的水資源保護問題。上述文件當中大多數是采取禁止的手段,減少工農業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加大檢查和監管的力度,實行河長和段長制,配給每一個干流流域的區域有專門的負責人,防止在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水質污染治理問題上存在互相推諉和人手不足的現象,加強監控力度,力爭做到不許一滴污水在沒處理即排入江中。典型的是哈爾濱市松花江城區的綜合治理手段,包括取締沒有航行許可的船只,清理亂建亂改,建立起公共的沙灘浴場,多方面地開展江上活動等。
2. 強化對流域整治的防洪舉措。針對松花江的洪澇頻發的問題,黑龍江省政府比較重視水利工程的建設,而且建設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許多建設工程為了長久地解決松花江干流流域的洪澇災害,工期都比較長,其中持續時間較長,涉及面積較廣的保護措施是2008年國務院批準的《松花江流域防洪規劃》,通過建立各種用途的水利公共工程以加速黑龍江省松花江各段流域的治理進程,進行長期持久的保護。總體來看,近些年來,黑龍江省政府以及各地區的各級行政單位都在堅持著統一的步調,全盤的布局和綜合的治理舉措來進行著生態保護工作,善于抓住重點水域和流域來加強治理,所關注的問題比較全面。
3. 充分開發和利用流域的生態優勢。為了加速吸收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的資金,加快對松花江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業的發展,黑龍江省比較重視松花江旅游資源的建設和保護,增添水上項目,濕地旅游項目等,2019年五一勞動節正式開放的呼蘭河濕地公園,展示了黑龍江省松花江支流流域的保護成果。也有以旅游、商業、體育、房地產、文化、生態觀光、金融服務業等方面進行充分開發松花江流域④的建議。此外,還有更加細致化地開發建議,在冬季,也規劃出了進行冰上活動的區域,安全且獨具特色的冰上娛樂項目,也吸引著許多的游客。
1.治理效果明顯。隨著近些年來的治理,黑龍江省松花江的生態保護工作有了可觀的成績。如《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實施情況報告中所展示的,《條例》自實施以來,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干流水質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大馬哈魚等魚類大量回游松花江。《條例》中表明,自實施以來,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水質由中度污染轉為輕度污染,許多種類的魚群大量繁衍,流域水質明顯改善。
2.松花江干流流域的生態保護問題依然存在。
(1)重點保護和整體保護的沖突。以洪澇災害為例,黑龍江省松花江的洪澇災害的控制和河道的維修與保護問題依舊是生態保護的重點內容,關系到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工作的安全基礎。但是,水利設施的增多,對于流域動植物的生長發育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影響了整體流域的生態保護,如造成了許多魚群回溯產卵的困難,植被恢復緩慢,水質恢復速度的減緩等問題。
(2)流域內生物資源的自然恢復受到干擾。由于數量較多的水利設施和人為的治理措施,切斷了生態資源之間的聯系。黑龍江省流域本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大氣、土壤、水源和動植物資源等,相輔相生,互為依賴。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也和江水的水質的變化、水位的高低,蓄水能力的強弱,防洪能力的強弱有很大的關系。反之,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的森林、植被、動物等生物資源,植被覆蓋率、森林的種類、涵養水土的能力,魚群的種類和繁殖狀況,都會影響到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的含沙量、流速、蓄水和泄洪的能力,這些也都是生態保護的天然檢測表。2019年夏季,雨水斷斷續續地降了兩個月,使得黑龍江省的玉米和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農作物大面積減產。此外,長期的陰雨天氣嚴重影響了果樹等農作物的授粉,使得水果產量受到了影響。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人為地將流域周圍的農業耕種區的生態單位和流域整體進行了分割,即便是興修了數量不少的水利工程,不僅削弱了對農田所起到保護作用,甚至還造成了更大的破壞,特別是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的洪澇災害多發生在春季,正逢播種,春汛的破壞性更是不容忽視,對農業初期的生產活動有著很大的破壞性。
(3)行政單位缺少溝通和交流。從整體來看,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生態保護工作呈現出個體力勝,整體力羸的實際實施狀況,雖然在理論思路設計上體現著全面性,但是黑龍江省的面積之大和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之廣,是無法依靠某一地區的生態保護情況的改善而從整體上就能得到改善的,而且很有可能受到個別流域的影響,使整體生態保護較好的成果毀于一旦。河流的治理,歷來是一處不通,處處不通的局面,不允許化整為零的保護和治理的思路和方式。而目前黑龍江省的各級行政部門之間的聯合治理和保護行動還有待加強。黑龍江省松花江的生態保護不僅僅需要黑龍江省的各個地區和各級行政單位的單打獨斗,而是需要整個黑龍江省在治理和保護的行動中保持一種相互聯系、相互理解、相互幫扶、相互服務的聯動性的機制,即在治理江流的過程中,每個行政單位不應該是按照行政等級的大小高低來決定保護行動和方案的選擇,而是依賴流域的各段生態保護的實際需要來進行,如某些流域的重點治理問題是水質,有的是支流,有的是植被的涵養水土的能力,有的是魚類等動物資源的保護,有的是防洪泄洪是保護重點,并且這些重點之間也要進行聯動性的規劃。聯動性的保護并不是指僅僅注重黑龍江省松花江流域的全部工作,而是依靠松花江干流流域的重點生態單位和整體生態單位之間的聯動關系以生態保護問題為抓手,幫助各個地區和各級行政的單位之間聯動地協調工作,從而在保證自己的保護行動施行后,不對其他流域的保護和治理工作產生不良的影響,也減少當下保護和長遠開發之間的沖突,從而產生聯動性的保護和促進作用,確保在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的生態保護過程中減少發生二次破壞的可能性。
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面積覆蓋廣,基本上松花江的干流流域都處在黑龍江省,所跨面積較大,涉及有關的行政單位和行政區域較多,再加上黑龍江省松花江支流分布廣,二三級支流層層相連,層層相關,綜合性的生態保護行動必須要依照松花江主流流域和支流流域的自然分布特點和自然聯系特征進行,突破行政區域生態保護工作溝通和交流間的局限性、阻礙性和滯后性。著名的湄公河的多國治理和保護模式,流域國家間水資源利用目標的差異、經濟發展水平、流域外國家介入、金融機構、非政府組織以及媒體輿論是影響流域國家間水資源合作的主要因素⑤,就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首先,打破同級行政區域間的分散性。長期以來,生態環境的保護都是依靠一個地區的行政單位進行的,這對于小范圍的生態環境和生態單位來講是比較適合的,但是對于占地面積廣,分布較為分散的生態單位來講,單獨依靠某一行政單位來治理和保護,其效果就很難如人所愿了。對于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生態保護,必須要使得各個同級的行政單位之間進行充分的對話和交流,將本行政單位內的流域的生態保護情況與其他同級行政單位內的生態保護情況之間進行充分的了解和交流交換,避免某一行政單位只專注于自己的治理和保護任務,而卻不管其他單位保護任務的孤立行動的局面,使得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上、中、下三個河段的生態保護措施相互地對其他河段的整治工作產生促進作用,也要減少松花江干流流域和支流流域之間生態保護工作的相互忽視和相互制約。
其次,增強垂直關系的行政單位間生態保護工作的靈活性。保護工作的具體實施,必須依靠各個行政單位的層層工作,但是,具體的工作基本上是基層單位在執行,上級單位在指揮。上級單位經常因為總體生態保護工作的規劃設計而忽視基層行政單位執行工作的具體性,沒有及時地回應和滿足基層生態保護單位的意見和要求,不僅延誤治理工作的進度,有時甚至會阻礙工作的進行。上級單位要在充分了解基層單位的具體保護工作和活動的方案和要求的基礎上,給予基層執行單位更廣泛靈活的執行權和自主權,使得其制定更靈活的保護方案和計劃。通過加強水平和垂直行政單位之間的政策、行動和工作環節的聯動性,使得從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上、中、下三段到其所影響到的各個河段得到全面的治理,也使得松花江的主流和支流得到全面的生態保護,從而立足于黑龍江省松花江整體生態文明的角度,實現松花江流域生態保護的整體性。
長期以來,黑龍江省對于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生態保護的關注重點都是過分集中于其本身,從而忽視了影響整體流域的其他自然生態單位,如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兩岸的生態環境,植被的覆蓋率以及其涵養水分的能力,土壤的流失,山地的地形、地勢和沙化程度等,動植物種類的豐富程度、增長的速度或者是消亡的速度、恢復的程度,氣候以及其變化,都是一個比較全面的生態系統當中所包含的內容。水資源只是其中的一個部分,而且河流又只是水資源的一個表現形式,與黑龍江省松花江密切相關的其他形式的水資源有濕地,如呼蘭河濕地,還有降水量、地下水和森林等其他地表植物的水分涵養,這些都與黑龍江省松花干流流域進行著水體的交換,相互地影響保護的效果。黑龍江省松花江目前的水質恢復和保持,不能夠僅僅依靠禁止等手段,切斷了污染的源頭只是保護和恢復松花江水質的工作內容之一,為了能夠加速恢復松花江的水質,也為了之后能夠提前把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生態保護長遠合理地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建議提到日程上來,必須要動員和調用與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有關的自然生態資源和單位,通過抓住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各個生態單位的保護問題,將整個松花江干流流域的生態保護連接成一個聯動性的整體。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增強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生態系統中各個生態單位對總體保護效果的促進作用,降水、森林等植被覆蓋率等生態單位都是影響著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水質恢復的關鍵因素。有很多的實驗研究都說明了植物對于水污染治理和水質恢復的積極作用,以上海為例,通過野外調查分析沉積物磷的形態與水中磷濃度變化的關系,在經過模擬實驗后表明了水生植物對上海市城市水質的恢復作用⑦,更表明了生態的恢復對于流域水質的積極作用。
第二,發揮支流的生態保護作用。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所包含的水域生態系統——松花江的各個支流,其流量的豐沛和穩定,對于松花江干流水質的調節大有裨益,對于整個松花江生態系統的保護都有極大的幫助。反之,則形成了層層污染的局面,支流的污染不僅需要治理,而且也將對松花江干流水質的恢復和保持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城市用水,水體之間是自我生成又不可分割的共生體⑥。穿過哈爾濱市的馬家溝河,經過很多年的治理,才漸漸地保證了其水質的穩定,在治理的過程中,這一支流對松花江干流的影響始終未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還消耗和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第三,發揮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所被包含的子生態系統和單位的積極作用。這些生態系統廣泛地界定范圍是比較容易的,其廣度可以擴大至整個黑龍江省,或者松花江流域所涉及的四個省,甚至整個東北亞都是包含著松花江生態系統的。但是,根據直接影響松花江干流和支流流域狀況的生態系統單位來講,這個范圍是可以進行明確界定,需要系統化地勘明。不從生態系統的有機關聯性和互動性上考慮整治、保護和可持續開發松花江,就會造成對松花江生態保護工作的獨立性和孤立性地發展,其結果可能就是越治越亂。
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上修建了不少的水利工程,雖然對于減少治理洪澇災害的發生有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是卻對松花江流域的自然環境的恢復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如阻礙了許多海魚的回游產卵,水量的變動使得其支流的水量自動調節能力受到了限制,水量調節缺少的能動性也影響到了水體的自我凈化功能,使得水污染的問題依舊嚴峻,加上受到之前動植物資源的破壞,更進一步地減弱了整體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的自我恢復和發展。有些河段的治理措施由于洪澇災害等比較嚴重地影響了農業的發展,為了保證流域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正常生活,短期的水利工程是必然的,但是,在威脅減輕后,應當有計劃地拆除和改造原有的水利工程設施,以免阻礙了黑龍江省松花江干流流域動植物資源的恢復和自我凈化功能。因此,在修建水利工程時,應當增加水利工程功能的多樣性和可改造性,以保證在之后用途的轉變過程中增加可行性和減少單一拆除的損耗,需要不斷地改進水利工程的修建技術。最后保證流域能在自然的調整下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發展相適應。
對于松花江干流流域的生態保護,將干流流域的生態保護工作的重點放在整治和治理上來,將保護作為了禁止,將開發等同于破壞,這是對于生態保護的曲解和誤解,是不利于松花江生態保護工作的開展的。一方面,整治、保護和開發都是長期的工作和工程,都是不可以孤立的,是必須要齊頭并進的,每一措施都是一個環節,這是在對松花江干流流域的生態文明建設上不可分割的程序性問題。另一方面是聯動性的問題,對于當下許多生態文明建設都是全面保護的方式,看似是面面俱到,實則是沒有抓住矛盾的重點和主要矛盾,造成生態保護的各自孤立的局面,沒有具體的建設思路,聯動性是對從整體上把握住松花江干流流域生態保護的具體化,這是依據松花江自然單位的分布所決定的。而聯動性的具體表現在對于松花江生態保護的人為方面和自然方面的聯動性上,將兩面連接起來,將每一方面的聯動性發展起來,從而使得對松花江的生態保護工作上,有具體的突破口,在整治、保護和開發的過程中,不會因小失大,不會因為片面而影響了全局,不會因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影響了生態保護攻堅戰的勝利。
注釋:
①楊斌,劉國慶,劉揚,葉小盛.松花江涉水橋梁基礎病害調查與治理[J].中國科技信息,2018(23):79- 80+83
②趙然. 松花江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種群分布與水質相關性分析[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4
③魏南.松花江哈爾濱段藻類植物群落結構的初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
④張宏武. 松花江哈爾濱城區段水岸經濟項目開發與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5
⑤余世維. 近20年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國家間水資源合作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云南大學,2017
⑥張國珍.流域城市水環境污染治理的水交易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08
⑦蔚枝沁.水生植被恢復對城市水體沉積物磷素形態與釋放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