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特別是基于我國比較優勢變化,審時度勢做出的重大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如何科學認識和深刻把握國內外大勢,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出一系列指示。本期我們節選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論述,供廣大領導干部學習領會。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從長遠看,經濟全球化仍是歷史潮流,各國分工合作、互利共贏是長期趨勢。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2020年7月21日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做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風雨無阻的戰略定力,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
——習近平2020 年9 月1 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
當前形勢下,構建新發展格局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要善于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統籌考慮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既要在戰略上布好局,也要在關鍵處落好子。要加快推進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改革,聚焦重點問題,加強改革舉措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打通淤點堵點,激發整體效應。要把構建新發展格局同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銜接起來,在有條件的區域率先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要加強改革前瞻性研究,把握矛盾運動規律,守正創新、開拓創新,更加積極有效應對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強斗爭本領,拓展政策空間,提升制度張力。
——習近平2020 年9 月1 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的講話
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硬件和軟件建設,發展流通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完善流通領域制度規范和標準,培育壯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習近平2020 年9 月9 日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時的講話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盡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個關鍵問題。我國高校要勇挑重擔,釋放高校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潛力,聚焦國家戰略需要,瞄準關鍵核心技術特別是“卡脖子”問題,加快技術攻關。要支持“雙一流”建設高校加強科技創新工作,依托高水平大學布局建設一批研究設施,推進產學研一體化。要深化高校人才隊伍建設改革,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更多一流人才。要立足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加快形成點線面結合、東中西呼應的教育發展空間格局,提升教育服務區域發展戰略水平。
——習近平2020年9月22日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選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選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加入國際大循環,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形成“世界工廠”發展模式,對我國快速提升經濟實力、改善人民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化,逆全球化趨勢加劇,有的國家大搞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更多依靠國內市場實現經濟發展。我國有14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 萬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具有巨大增長空間。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遭遇過很多外部風險沖擊,最終都能化險為夷,靠的是辦好自己的事、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方向,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打通經濟循環堵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完整性,使國內市場成為最終需求的主要來源,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形成宏大順暢的國內經濟循環,就能更好吸引全球資源要素,既滿足國內需求,又提升我國產業技術發展水平,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