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晶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課堂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的教學方式,在線教育已成為當代一種新型教育形態,是人們快速獲取知識和經驗的重要手段。混合式教學是在線網絡教學和線下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與推廣,創新了教育理念,改革了教育手段,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但是,混合式教學在具體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期為促進混合式教學的發展提供借鑒和參考。
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定義是由美國學者斯密斯?J與艾勒特?馬西埃于2002年提出的,其基本內涵是將傳統學習理念與E-learning純技術學習理念相結合。網絡教學(線上)和傳統課堂教學(線下)兩種教學方式的混合,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能夠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混合式教學模式于2015年在國內開始應用,首次倡導該概念的是北京師范大學的何克抗教授,他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是把傳統教學方式和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
線上教學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必備環節,需要任課教師錄制視頻,每個視頻不超過15分鐘,碎片化的學習方式符合當代學生的學習特點。線下教學是根據線上的視頻學習成果而開展的更深入、更廣泛的教學活動。混合式教學模式有如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1)靈活性
學生觀看線上所選課程的教學視頻,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自主控制學習節奏,這樣有利于對知識進行消化和理解。混合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認知模式和學習方式,學生根據學習情況隨時提出問題,引發師生、生生互動,教師由原來的課堂主導者、傳授者轉變為教學過程的組織者、監督者,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混合式教學模式更具靈活性。
(2)自主性
混合式教學模式拓展了傳統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線上的教和線下的學通常不在同一時間和同一地點進行,每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學習能力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學習節奏,對于知識的重點、難點,學生可以反復學習、隨時隨地學習,具有極大的自主性。
(3)有效性
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的優勢,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缺點。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因講授過度而導致學生參與度、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都不高,因材施教很難實施。混合式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一種更為有效的學習模式。
2016年,由作者主講的“創意攝影”被哈爾濱師范大學評為精品視頻共享課程。2017年11月23日,“創意攝影”課程在線上錄制完畢,共53個視頻,用時284分鐘36秒,學時分配18學時,1學分。2018年,該課程在平臺運行兩次。2019年,為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創意攝影”采用線上視頻學習與線下見面課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運行兩次(春夏和秋冬各1次),學時分配22學時,2次見面課,1.5學分。2020年,作者按照教學計劃將繼續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學時分配26學時,4次見面課,2學分。
教——教師錄制的教學視頻質量不高,設計的彈題與學生的學習節奏不一致,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同階段考試題目難易程度設置不科學,過于簡單或困難都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積極性;線下見面課形式單一,沒有把握住混合式教學實施的要點,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學——由于部分學生自律性差,線上學習應付,沒有認真觀看視頻,導致線下學習囫圇半片,對知識掌握得不系統、不扎實,學習效果不佳。
要解決混合式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應從混合式教學策略、混合式學習、線下教學、自主管理等幾方面入手。
(1)設計有效的混合式教學策略
廣義的教學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也包括學的策略。為了保證學習效果,在設計混合式教學策略時不能因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而使教學難以有效地開展。針對學習目標和學習特點,線上視頻教學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彈題和討論的話題不僅要圍繞知識點,還要結合實際、貼近生活,引導學生動腦與動手相結合,使所學知識入眼、入耳,更要入心。
(2)提升學習效果
學與習是混合式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習將所學的知識內容不斷應用到實踐中去,這是最終的學習目的。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通常將學等同于學習,卻將習的環節忽視掉了。線上的網絡視頻學習和線下見面課往往都只是學而已,沒有運用所學知識指導實踐,因而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只有設計好學與習的混合,才能達到提升學習效果的目標。
(3)線下教學形式多樣,促進學生思考
線下見面課教學形式要多樣,加強思維訓練,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見面課要以學生為中心,變傳統的知識課堂為學生思維對話課堂,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探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其里,掌握知識的本質;引導學生對自己的思維方法進行反思,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能隨時做出調整、改進和完善;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個人思想給合起來,增強其探求新知的信心,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思維對話中內化所學。
(4)建立個人和小組管理機制
自主管理是學生自我教育的基礎,是實施混合式教學的根本保障。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開放、即時、自主等特點,學生能夠自主管理是有效完成混合式教學的前提。學生自主安排學習進度,掌握學習節奏,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是現代教育價值的體現,也是學生成熟的標志。這種自主管理不僅涉及到知識的學習,還涉及到學習習慣的養成、思維的創新等,是知、情、意、行的高度融合。
無論是在線上觀看教學視頻,還是在線下課堂的互動,都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管理能力。因此,要保證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實施,應建立兩種自主管理機制:一是個人管理機制。教師要引導學生自我調控,并依據反饋評價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二是小組管理機制。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智力狀況、性別、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按照異質同組、同組異質的原則組建學習小組,每個小組以4到6人為宜,小組之間展開競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集體榮譽感,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改進學習目標。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前期錄制高質量線上課程,配置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源,設計引導、監督學生學習節奏和效果的彈題,注重網上師生、生生的互動環節。開展線下多種形式的見面課,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集傳統教學班級授課制的優勢和學生個性化學習特點于一體,符合現代教育信息化變革的時代要求,必將成為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模式的全國推廣,彌補了師資不足等問題,最大限度地體現了教育的公平性,促進教學質量大幅提升,使新時代教育面貌煥然一新。
(本文為哈爾濱師范大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試點項目,立項編號:HJG20180044,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