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 哲
1.集權式管理。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是集團母公司實施的一種統一財權的管理方式,這種模式下的財務決策權完全由母公司掌控,子公司并沒有獨立決策的權利,投資籌資功能也由母公司決定。因此,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就在于權利的統一,在規范子公司財務行動的同時強化母公司對資金的統一調配。同時其缺點也因為集權性而顯現出來,子公司缺少獨立性,對母公司的過度依賴會使母公司決策有誤就會帶動整體的錯誤發展,嚴重挫傷子公司的創新性。
2.分權式管理。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下的子公司對財務有獨立管理、決策的權利,但這并不代表子公司可以全權處理一切財務事物,重大事項的財務決策依舊需要母公司來決定。因此,這種模式下的子公司競爭意識較為強烈,極大地減少母公司的決策壓力,靈活性強,出現問題也能及時進行調整。然而獨立性強也使得母公司難以有效協調各子公司,過分追求自身利益也會影響集團的整體發展,母公司在對子公司財務風險方面把控力較小。
3.混合式管理。混合財務管理模式下集團有著明確的會計制度,規定了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別對財務管理方面的權限,在一件財務事件發生時,以重要性為原則判斷決策權是否應交給母公司,可以說這種模式下的財務管理是以資金為聯系,在給予子公司一定的獨立權時,母公司最大程度地把控了重大事項的決策,統一調配資金的同時對財務風險有一定的掌握。混合式財務管理模式融合了二者的優勢,規避了潛在的風險,也是其本身優勢所在。
1.健全財務管理組織結構。當前我國集團的財務組織機構呈現單一性的現象,對于財務管理和會計工作沒有明確的劃分,兩者的職權相重疊,過于重視會計的核算作用,忽視了財務管理工作對于決策的重要性,使得運行風險增加。因此,集團就要健全自身的財務管理組織結構,根據自身的情況應用相符合的模式,盡量在保障母公司控制權的同時,強化與子公司的財務交流,提高決策準確性。
同時還要將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工作相分離,明確兩者的職能,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會計核算主要負責日常的會計確認和計量,財務管理主要負責資金管理、資金籌集、風險防范等。以此來從日常基礎到上層決策方面實現綜合性統籌,強化財務管理重要性的同時,保障財務組織機構工作的高效性。
2.建立責任會計管理體系。現代的集團已經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這就意味了集團企業勢必會有龐大的分支機構,在人員繁雜,機構眾多的情況下,對于資金的管理就容易出現漏洞,例如單一的向銀行貸款的投資渠道影響集團的擴張,投資責任不明,分公司亂投資導致資金使用率低等等,都會影響集團的持續發展,此時投向責任會計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就逐漸凸顯。
3.加強集團財務信息溝通。集團由于規模較大,母公司要想掌握整體的財務信息,逐個去子公司調查是不現實的,因此只能要求子公司提供財務報告數據,根據提交的財務報告去進行財務的管理,然而子公司提供的財務報告通常只是一段時間內的財務數據,只能反映以往的經營狀況,無法得知經營現狀,這就導致母公司的財務信息具有滯后性,無法對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因此,集團在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時需要重視對財務信息的雙向反饋,改變原有的信息傳遞模式,強化集團各部門對財務信息的溝通,可以建立專門的信息系統,有利于集團總部及時掌握各分公司的經營狀況,有效的分配資金,提高決策準確性。
4.完善風險防范管理機制。集團由于其經濟活動較為活躍,往往會面臨著較大的財務風險,然而當前集團在進行財務管理時普遍缺乏對事前預算的控制,通常都是在風險發生后才去進行相應的調整,這就導致了事后彌補必然會出現一定的經濟損失。因此,集團要重視對財務風險防范管理機制的完善,從原先分析以往的財務信息進行決策轉變為主動考察市場,發現市場運行規律,例如當前政府對經濟政策的調整、相關行業的變化、市場物價水平的波動、內部產業結構的調整等等,以此來尋找自身不足進行有針對性的風險規避,建立相應的財務風險預警部門,將風險管理由被動到主動,從事前就對經濟活動進行相應的控制,為集團的順利發展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我國集團應用的大多是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混合式財務管理模式三種,其適用于不同類型的集團和企業,但在應用過程中也各有利弊。因此,集團在對財務管理模式創新時,要根據集團自身的實際情況,通過健全財務管理組織結構、建立責任會計管理體系、加強集團財務信息溝通、完善風險防范管理機制等來解決存在的問題,創新財務管理模式應用的同時發揮財務管理的最大作用,推動集團企業更加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