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偉輝
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作的工程中,依舊存在著一些難點和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集團企業的發展。因此,集團企業需要結合自身運營的特點,優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營管理,提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進而提升集團的綜合實力。
(1)降低管理運營成本,提升管理效益。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將零碎化的工作業務集中在一起進行辦理,通過標準化的集中作業,大幅度提升財務基礎業務處理效率和質量,降低財務管理成本;通過對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實現業務流程與審批自動化,提高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通過對業務單據的入賬規則定義,實現業務從憑證到報表的全自動化處理;支持企業迅速發展新的業務,無需設置財務部門,優化組織結構,精簡機構,提高了企業的整體發展速度。(2)加強集團管控,提升風險識別能力和向下監控能力。企業以建設財務共享中心為契機,加強對下屬公司財務工作管控力度,通過財務操作的集中,加強財務內控,降低各分子公司財務控制風險,實現實時經營過程管控預警,從而提升集團向下的風險識別和控制能力,并利用財務共享的業財融合、系統集成、自動控制、實時預警、快速診斷、陽光賬本等特點,打造業財一體化的共享服務大平臺,持續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3)形成大數據,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財務共享中心通過統一會計政策、統一會計科目、統一會計流程、統一信息系統、統一基礎數據,實現數字信息及時、準確、規范的目標,能夠為企業進行生產管理決策提供財務數據,并通過設置統一的管理報表及財務分析,橫向、縱向多個維度對集團公司財務及各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清晰明了地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問題,提高企業發展效率。
(1)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定位方式復雜。企業集團成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機構的定位較為復雜,有的是將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作為集團財務部門下設的機構,隸屬于集團財務部門管理;有的是將其作為集團財務部門同級別的附屬機構,直接由企業集團管理;還有的是將其作為獨立的法人主體單位管理,機構定位的多樣性對企業集團管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增加了難度,可能會因管理缺失導致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2)共享模式與現有財務內控管理流程對接難。企業集團為了有效規避各類風險,在業務相關環節設立較長鏈條的審批權限,從而達到集體決策的目的。由于企業工程項目分散、管理鏈條長的特點,同一集團不同單位、不同項目的財務內控流程可能存在不一致的現象,有的單位流程詳細、管控點較多;有的流程簡便,風險控制點較少。而共享模式是需要一套既符合集團財務管理制度規定,
又要盡可能地降低企業管理風險的簡捷高效的財務內控流程。(3)可能存在財務信息泄露風險。財務信息往往是一個企業最核心的機密信息,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讓信息流轉的速度提高,使信息的流動也更為科學,但是如果企業對于信息保管不夠重視,對于電子信息的管理不科學,信息的保密性較差,可能存在信息泄密問題。
(1)設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方案。一是企業集團應做好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頂層方案設計,準確定位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機構在集團公司的屬性。二是應做好共享理念宣傳工作,統一思想,提升管理理念。三是企業集團應綜合考慮工程項目所在地、財務人員分布、運行管理成本等因素,選擇最優的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地點,可采取多個中心聯合辦公的“多中心”建設模式。(2)統一會計核算方法和財務內控流程。一方面,需要建立統一的集團會計科目體系,根據實際管理需要,下設相應的會計科目輔助級次,整理匯總編制集團共享會計核算管理手冊,便于集團從“分散獨立核算”到“集中統一核算”平穩過渡,促使全集團會計核算業務實現“四個統一”,即會計政策執行統一、會計核算標準統一、業務處理方法統一、會計賬套操作統一;另一方面,根據集團各項經濟業務的特點,制定統一的業務審批流程和審核標準,實施財務共享后,將原來各項經濟業務“線下簽字審批”改為“網上影像審批”。(3)增強信息化技術,保護財務數據不向外泄露。企業要不斷引進新型的信息化技術,加強對于互聯網病毒的防治,同時,企業應對財務管理人員增強信息化技術的培訓,加強工作人員的信息防護意識,讓財務管理的人員認識到信息保密的重要性。(4)建立統一的管理制度。建立規范的財務流程以及統一的管理制度,建立標準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的工作制度,使集團企業內部的各個制度都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各個財務部門之間都按照既定的制度、流程進行管理,確保集團企業的管理效率大大提升,使企業旗下的公司適應內部與外部環境,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
實施財務共享服務,構建集團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是我國集團企業財務管理的必然發展方向,各集團企業,特別是大型集團企業必須認清這一趨勢,盡早開始嘗試構建完善的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探索符合自己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