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韓長紅
隨著世界發展格局的變化,我國也需要用新的觀念改變發展思路。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對中國開放政策的修改和升級。改革開放政策已有30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結構性矛盾和生產過剩等問題限制了我國經濟的調整發展。同時,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嚴重影響了中國以外資為中心的經濟發展戰略。因此,為了避開歐美國家在貿易規則和結構下的限制,一帶一路就是新的突破點。
1.能夠加強中國同中亞及東南亞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中亞和東南亞國家與我國有著相同的發展歷史,在相通的文化底蘊和友好合作的基礎上,可通過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與中亞和東南亞國家的關系。
2.輻射范圍廣闊。一帶一路戰略是建立在國家間友好合作基礎上的,通過交通網絡將中國與其他友好國家連接起來,可以使政治,文化和經濟交流更加便捷,高效。通過建立海、陸經濟帶不僅可以發展和加強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發展關系,而且可以逐步增強中國的影響力,這將給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
3.推動中國中西部地區的改革開放進程。改革開放的結果向我們表明了,開放越早的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就越快,越活躍。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提議可以推動經濟發展的活力,也是提高中西部地區經濟水平的主要動力。
4.推進東部地區經濟結構轉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和對外投資的發展已成為東部地區日益重要的發展目標。同時,對公司產品結構升級的需求也在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產品互通中逐步加強。在這種背景下,東部城市必須借助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東南亞國家尋找新的合作點,形成新的共同發展態勢。
5.大力發展口岸經濟。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開放的宏偉戰略。是全方位的開放體系。事實證明,世界上許多發達城市都是港口經濟發達的城市。因此,港口城市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有良好的發展基礎。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港口基礎設施可確保港口的正常運行,并且只有在港口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的情況下,才能為船舶公司提供一定的服務能力。港口的運營效率來源于基礎設施的類型及其專業化程度。所以,我們應在港口基礎設施的使用上進行合理進行投資,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條件,為港口的整體競爭力奠定基礎。
2.完善鐵路集疏運系統。港區一體化是未來的港口自由貿易區的發展趨勢。其優點如下:(1)港口為周邊地區提供了運輸渠道和交通工具。(2)周邊地區為港口提供了貨物和流量支持。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港區一體化將促進港口發展,以增強港口競爭力。因此,我國主要港口應努力將港口規劃與內地城市的規劃一致,以促進港口和城市的一體化發展。
3.做好港口功能定位。在港口的未來發展中,我們不僅可以依靠內地的經濟發展來提高港口的生產水平,還需要結合港口的優勢,積極與國家戰略接軌,以提高綜合競爭力。未來大型化船舶和聯盟化的趨勢是我國港口的功能定位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目前,過度依賴內地城市的經濟發展是我國主要港口所存在的問題。如果沒有形成以自身特色為主的功能性定位,港口將無法吸引航運公司。所以,港口不僅應提高整體服務水平,而且還應根據自身的特色進行規劃,并與出色的服務水平配合以提高對客戶的吸引力。
4.積極完成轉型升級。作為航運供應鏈中的重要支點,港口需要關注運營效率和運轉效率。因此,港口不僅需要通過增強自身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來加強建設,而且還需要一系列先進的系統作為支持以提高自身的運營效率。“綠色港口”意味著港口可以在降低環境影響和維持經濟利益之間達成平衡。當前綠色港口的要求就是港口在維持自身營運的同時還能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目前,我們需借鑒國外綠色港口的發展經驗,選擇幾個港口作為試點,以便總結出一套適合自身的模式并進行推廣。其次,在進行綠色港口的規劃時,將港口自身情況與國際綠色港口的標準相結合,有利于我國在綠色港口中的建設中有章可循。
5.加強周邊港口之間合作。在海上絲綢之路的背景下,航運聯盟與港口之間的力量失衡將影響未來我國港口的發展。我們必須加強港口間的互動與合作,以便改變這種現象。通過成立聯盟,增強中國港口的國際話語權。此舉是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改善發展的可持續性以及符合國際航運發展趨勢的新途徑。這種合作將加深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港口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與外界的聯系聯系起來,提高每個港口的整體運營效率。
港口因其自身特性,可以在促進其所在地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影響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一帶一路的倡議對港口城市而言是巨大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