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軍梅
企業人力資源為企業發展核心助推器,員工歸屬意識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關系到企業的穩定持續進步,煤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部分問題,目前的人力資源結構尚存部分弊端。面對轉型背景下,要加快人力資源結構的調整,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優化人力資源結構,要有效保障整體員工的責任心與積極態度,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塑造更加全面的企業文化,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調配、組織與協調功能,充分調動員工工作能動性,目前需要調整人力資源結構,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人力資源結構調整能夠提高企業職工綜合素質,通過優勝劣汰保障職工整體素養水平的提升,實現企業人員結構的優化調整,從而解決內部人員與崗位安排過于冗雜的問題,實現人員精簡,避免出現人浮于事的情況,員工在崗位上發揮職能作用。
人力資源結構調整的原則在于公平、公正、公開,這是避免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沖突的關鍵。能夠推動煤炭企業發展,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使員工主動認真工作。企業要結合員工實際與精神物質需求加以鼓勵,充分發揮激勵作用,保證所有員工各司其職,在崗位上發揮最大價值,推動煤礦企業的發展。
煤炭企業人力資源結構調整具有重要作用,要解決人員結構老化問題,精簡冗余人員,合并管理職能,提高整體員工素質。人力資源結構調整要做到因地因時制宜,不能過于主觀盲目,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加以優化,確保結構調整更加標準規范。
1.加強員工培訓提高職工素質。企業要增強工作人員素質,從而提高其工作能力,為煤炭企業發展做貢獻。不過由于不同人員教育程度不同,還需要做到人員素質與工作崗位相匹配。要通過優勝劣汰來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使員工得到鍛煉,不斷積累經驗,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煤炭企業的人力資源流失會造成負面影響,要減少人力資源流失,還需要為員工提供培訓機會,需要加強培訓力度,通過崗位技能、理論與思想方面的培養與考核,來系統提高各個崗位人員的工作能力。重點解決煤炭企業部分員工工作散漫的問題,優化調整人力資源結構,根據煤炭企業實際狀況來設置針對性內容,完善培訓流程,提高培訓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2.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予以完善。不斷優化調整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使人力資源結構調整有標準可依。煤炭企業要加強制度建設,找出制度存在的漏洞,健全完善管理制度。明確人力資源結構調整的相關標準,同時要結合員工實際來制定制度,通過有關規定來明確結構調整的方法與流程等注意事項。同時輔以配套制度,如煤炭企業需明確設置有關激勵機制,通過績效考評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實效,同時制定規范的輪崗制度,滿足員工工作所需,避免工作過于枯燥乏味。另外,還需要明確有關晉升機制,詳細標明升職、加薪等標準,推動員工主動積極工作,兼顧工作質量與效率。
3.立足崗位需求實際合理調整。人力資源結構調整要結合煤炭企業崗位實際需要加以優化,確保崗位工作實現有效鏈接與整合,使每個員工各司其職,發揮最大的崗位職能作用。同時要結合崗位需求來明確專業技能與素質道德方面的標準,結合有關指標來科學評價企業職工的表現,要革新陳舊的評價模式,提高評價工作水平。員工職務安排要做到符合崗位職能要求,確保崗位調整的規范科學,適應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提升管理質量與效率,創新調整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科學規劃調整工作。另外,也可以引進優秀的理念,為人力資源結構調整提供科學的思想指導。
4.注重后備人才隊伍建設。目前煤炭企業面對人員結構老化的問題,需要注重后輩人才的培養,挖掘員工潛能,提高員工工作創造性和積極性,選拔年輕的、有潛力的員工,加強后備人才隊伍的培養,為煤炭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員工生存的基礎是薪酬保障,企業通常按勞分配來發放薪酬,從而推動員工工作主動性。為了充分發揮激勵效用,企業需要保證:激勵的公平公正,避免出現區別對待情況;獎勵優秀員工,同時兼顧企業財務狀況、員工工齡與年齡、職位等級、工作難易與危險程度,保障薪酬發放的合理性,避免人才的流失。
煤炭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調整,要拓展人才資源,通過企業實際經營狀況而明確具體管理方式,實現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保證企業能夠穩定持續運營。提升整體員工的工作素質,調動員工主觀能動性,立足崗位需求實際合理調整,增強員工的歸屬意識。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注重后備人才隊伍建設,根據員工實際需要與企業內外部發展情況,全面推動人力資源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