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崔 巖
在國有企業內部管理工作之中,企業內部財務監督扮演著重要“角色”,對企業財務健康、公司平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加強國有企業內部財務監督職能,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隨著國有企業發展腳步的不斷加強,企業經營規模不斷增加,各種新興業務的不斷拓展,財務參與、服務、監督發展經營工作的職能越來越重要。有效的開展財務監督不僅可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企業經濟效益,還可以有效促進企業規范經營,減少財務方面的違規違紀情況。但在實際工作中,財務監督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有待解決的問題。
1.財務監督體制不健全。企業財務機構設置不健全,財務人員配備不到位,尤其是基層單位財務力量不足,無法有效開展財務監督。同時財務規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全面的、系統的財務制度體系,也制約財務監督的有效開展。
2.財務監督力度不夠。企業僅注重財務核算職能,不重視財務監督職能的發揮,財會人員僅僅扮演了“核算員”的角色,對財務監督職能重視不夠,財務管理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3.財務人員崗位技能不足。部分企業財務人員流動性較大,財務人員個人能力和崗位素質參差不齊,受制于財務人員的配備以及個人能力的限制,財務的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發現不了問題,或者發現了問題,整改、問責不到位,財務監督職能亟待進一步加強。
為了更好的發揮財務監督職能,針對財務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關企業可以以狠抓財務線條執行力為切入點,強化財務隊伍建設,加大日常檢查力度,把財務監督落到實處。
1.強化思想認識。借助財務工作會、經濟活動分析會、辦公會等各種會議之際,廣泛宣貫“監督是更高層次的服務”理念,財務監督不是找茬挑刺,而是為了更好的為發展經營工作服務,使廣大財務人員牢固樹立監督意識,讓各級干部員工了解內部監督的必要性,從思想上理解、支持、幫助財務監督工作,從思想層面消除制約因素。
2.理順體制機制。建立基層財務代表委派管理體制,明確基層財務代表配備要求,要求財務代表必須由上級財務部門統一派出管理,接受上級財務部門工作指導、監督和考核,同時進一步明確對基層單位開展檢查工作是財務代表的主要崗位職責,強化財務代表的監督職能。同時,完善財務制度體系,加強對財務管理、財務監督方面的制度建設,使財務監督有章可循。
3.建立月度財務例會制度。每個月定期召開基層財務負責人月度例會,對前期財務工作進行總結督促,對近期重點財務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尤其是對各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落實整改責任,提出整改要求。同時,可以邀請相關業務部門一起,對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討論,提高財務工作的質量。
4.開展基層經營網點檢查工作。針對基層財務部門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的情況,結合基層網點數量,上級財務部門要求基層財務部門每個月必須對一定數量的基層網點進行現場檢查,財務代表每個月必須對管轄范圍內網點進行現場檢查。同時,基層財務部門可將檢查與學習結合起來,以問題為導向,現場進行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
5.開展月度專項抽查。上級財務部門將檢查與服務基層結合起來,每個月抽調財務骨干力量,針對資金、資產、會計核算等關鍵業務環節,對部分基層單位進行現場檢查,及時發現財務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在檢查的同時,注重對基層單位的指導、幫扶,將上下兩級公司更緊密的結合起來。進一步規范檢查的內容和質量,向審計部門學習,建立抽樣記錄、檢查底稿和檢查報告的財務檢查資料體系,每個問題都有抽樣記錄、檢查底稿,每個公司都出具檢查報告,同時要求檢查人員對發現的問題要對照制度規定進行原因分析,不斷提高檢查的質量,既達到監督檢查的目的,又起到鍛煉隊伍的作用。
6.強化問題整改。對檢查中發現的各類問題,加大整改問責力度,制定檢查整改責任表,對所有問題分項落實整改責任人、責任領導,同時對整改要求和整改時間提出具體要求,整改完畢后及時將整改情況上報總部,總部不定期開展復查抽查。
7.落實監督考核。建立基層單位月度財務綜合考評制度,完善月度考評內容,將財務監督作為考評重要內容,將專項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也在月度考評中對應扣分,每月進行考評通報。財務綜合考評結果與基層單位績效考核掛鉤,強化監督考核力度。還可將發現的問題直接與責任人掛鉤,在月度績效考核中進行考核考評。
8.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崗位培訓,除了培訓財務知識外,要注重業務知識的培訓,使財務人員掌握業務工作的流程、要求,更好的提高財務人員崗位素質和業務能力。提高財務人員信息系統的操作使用能力,借助企業內部信息系統開展財務監督工作。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加強企業財務監督工作必然會越來越得到重視,通過采取有效措施,企業財務監督職能會得到更好的發揮,為企業健康平穩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