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馮靜磊
隨著云計算、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的全面推廣,促使大數據在企業革新中的運用越來越多,相應的數據量也在隨之增長。在大數據時代下,面對越發龐大的數據庫,審計要想有效處理實踐工作中面臨的難題,必須要有效結合大數據技術,這也是時代變遷的必然選擇。現階段,企業在大力宣傳審計信息化建設工作時,構建了“數據歸集、集中分析、鎖定疑點、分組核查”的大數據審計模式,這樣不僅能有效處理新環境下的新問題,而且可以提升實踐審計工作效率與質量。同時,企業還要在實踐發展中不斷探索與創新,注重結合自身總結經驗提出更加優秀的審計方法。因此,下面對大數據審計方法進行簡單研究。
在傳統企業審計中,會結合賬表選用人工處理的方式進行工作。但隨著審計重點導向的轉變,在審計全覆蓋要求的影響下,促使審計的績效性、系統性及全面性更加顯著。大數據審計方法應時而生,不僅展現出了多樣性、快速性及大容量等特點,而且為企業審計帶來更多機遇與挑戰。
具體內容如下:其一,改變審計模式。傳統審計方式更注重運用抽樣的方式來研究整體,但大數據審計工作更注重從整體角度入手,收集與研究相關信息;其二,改變審計論證方式。傳統企業審計工作會結合有關法律規定對提供資料進行論證,但大數據審計方法可以整合多項信息進行研究,如公交出行軌跡、社保及工商等,不僅操作更加方便,且數據準確;其三,轉變審計思維模式。大數據審計技術的提出,在優化實踐工作效率與質量的基礎上,還產生了思維意識上的轉變。此時,審計人員既要突破傳統單一模式的限制,又要從多維角度入手對數據進行研究。
審計方法是指審計人員在行使審計職能的基礎上,完成審計業務,最終實現審計目標的一種方式。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企業在構建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同時,提出了在線審計的審計方法。整合實踐案例分析,數據挖掘的自動算法不但可以持續審計,而且能結合數據庫技術進行工作,在這一背景下,審計系統在遠程接入與計算中,可以更好實現在線審計。
在大數據環境下,被審單位內控制度的管理效果不只會受傳統記錄數據的影響,還可以結合數據間的勾稽關系進行逐一核查,這樣有助于控制由人為因素引發的審計結論失真問題。通過在調查過程中,根據數據中的邏輯性研究審計組是否具備實質性測試,并結合數據特征設計具有方向性的審計方案?,F階段,我國大部分財務軟件都屬于財政系統與開發軟件公司合作研制的內容,審計人員若是沒有全面掌握系統運行機制,將會增加審計工作的被動性,反之若是可以自主參與軟件開發工作,并在內部添加適宜的審計程序,不僅能實時監管與傳輸企業財務信息,而且可以保障整體工作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一方面,要明確軟件開發者的終身責任制,以此優化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定期清除隱藏在軟件內部的病毒,實時監控影響網絡安全的程序,并規范用戶的安全級別,全面落實定期輪崗制度,不僅能保障系統可以正常工作,而且可以持續優化內部控制制度,以此減少薄弱環節。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安全技術的研究力度,并持續優化外部控制制度。結合局域網具備的號段設置功能,分組隔離每個端口的主機,且只支持滿足這一端口號的主機進行訪問。同時,還要根據識別認證和訪問控制技術有效隔離內外網,促使內部局域網可以有效集成被審計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與管理信息系統,并且要讓財務會計人員科學處理系統信息,以此為審計人員提供有效依據。另外,設計防火墻可以提升整體網絡系統的安全性,而設計數字簽字環節,可以有效保護每位用戶的身份口令。
國家政府要支持和鼓勵計算機審計軟件的開發工作,并為他們提供充足資金,這樣有助于從基礎上提升我國數據審計速度。以審計公證處為例,某單位可以將這一區域的非稅收繳明細和檔案登記表輸入到SQL中加以關聯,而后將收費標準以公證事項為依據進行限定,不滿足條件要求的都需要進一步審計的主要內容。這樣不僅能減少數據采集及對比研究的時間消耗,而且可以降低審計工作資源消耗。
綜上所述,大力宣傳與鼓勵企業合理運用大數據審計方法,并結合實踐工作提出完善且規范的管理標準,不僅能減少審計風險的發生,而且可以提升整體工作的便捷性。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企業要從大數據審計方法入手,培育大量優質人才,并科學優化實踐審計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現預期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