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 敏
在我國,銀行業對于整個國民經濟而言有一個整體的導向作用,可以說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從業務規模到體系構建再到資本運營,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商業銀行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壟斷地位。經濟形式日趨復雜,全球經濟逐步呈現一體化,在這種大的經濟環境下,要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強對商業銀行的風險監管已經刻不容緩。
我國經濟周期呈現明顯的波動態勢,給銀行業的平穩運營帶來很大挑戰,從商業銀行經濟周期性波動風險的防范角度來看,我國的金融市場管控仍需要不斷加強與完善,以此來保證經濟的平穩發展:首先,在開放金融市場的同時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密切關注可能造成市場風險的各要素變動情況。其次,在促進金融自由化的過程中,還需深化金融機構體制的改革,提高金融市場對商業銀行風險發生的敏感性,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最后,在引進外資時,要能充分認識到外資雖然能加快我國現代化進程但其自身所具有的外國資本經濟屬性與我國整體經濟運營模式存在很大懸殊,會加大我國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性,所以宣城政府應出臺相關規定,嚴格控制外資的比例與總量。
宣城商業銀行必須首先建立一個比較成熟的操作風險管理框架,具體包括管理組織結構、管理政策和管理過程。董事會應對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管理負有最終責任,所有的操作風險管理部門應向其報告。
對于操作風險管理的主要部門,操作風險管理委員會、操作風險協調人等更要注意權責分明,操作風險管理委員會作為管理部門應當負責操作風險的同常決策以及操作風險管理報告的審閱與匯總,操作風險協調人則要對各業務部門中的風險活動負責。
信用風險管理是通過各種手段緩解信用風險,從而使銀行盡可能小的受到其不利影響。建立健全社會信用管理體系。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在加強自身信用體系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完善商業銀行貸款發放、回收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失信懲戒管理,實行嚴格的欠貸、拖貸處理制度以此來維護銀行的債權人地位。保證國內金融法制規則與國際通行金融法制規則的統一性,具體借鑒巴塞爾銀行委員會出臺的《信用風險管理原則》所提倡的全面、動態監管理論。此外,我國大型違約數據庫尚未建立,信用違約數據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不能達到要求,以至于在研究系統風險時不能準確使用KMV模型。所以政府部門還應該大力推進風險數據庫技術的開發應用,加強對客戶信用資料的全面搜集與整理工作,有序歸集并妥善保存相關文件。其次,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商業銀行貸款發放流程的監管力度,查證貸款的發放是否做到合法合規合理,嚴禁出現暗箱操作。另一方面還要加大對銀行存款準備金、資本充足率、撥備緩沖準備金的檢查,杜絕銀行出于盈利角度非法占用資金額度。最后,公安、司法部門應該積極配合銀行貸后工作的開展活動,避免涉案人員逃逸。
政策風險具有長期連續性特點,市場價格指數、居民購買力水平、利率波動、匯率波動均與財政政策的內容密切相關,在經濟過熱或處于低潮期時,要充分關注貨幣政策的變化,理性做出投資融資決策。政府應該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推動減稅降費機制的實施,促進產業正常態發展。
商業銀行應該以更加積極的姿態來面對政策風險,重視各項指標的變化,達到有效管控風險的目的。堅持以實體經濟為起點,立足經營管理,努力促進其質量和水平,實現自身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改善信貸融資,依靠存量資產調整,把握機遇,防范風險。積極適應經濟轉型升級,充分發揮集團的優勢,完善整個價值鏈,開辟更大的市場空間。
商業銀行在我國金融領域扮演著重要的經濟角色,不僅僅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安全性、收益性雙高的投資理財渠道,還為相當一部分數量的企業開放了風險性能低、保障性系數高的融資平臺,解決了企業資金難周轉的問題。商業銀行在為社會經濟創造巨大經濟價值的同時還暴露出諸多問題,當一個銀行系統因為未能收到到期貸款或存款嚴重不足時,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由于銀行系統的高度相關性將會對經濟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做好地方金融風險及法律監管措施研究有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