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學軍
個人所得稅制度是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我國越來越重視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優化調整工作。目前,就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實施狀況來看,個人所得稅制度還存在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因此,為了能夠發揮出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最佳效用,就要對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實施效果展開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就個人所得稅功能而言,一方面能夠為政府募集財政收入;另一方面,能夠對居民的個人收入進行二次調節。在這種情況之下,既能夠有效的縮小貧富差距,又能夠有效的防止過度消費。
首先,咱們從社會層面來分析個人所得稅改革對調節收入差距的影響。一方面,通過個人所得稅制度的順利實施,能夠有效的增加公共財富,從而為我國的各項經濟建設活動提供強大的助力,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通過個人所得稅制度的順利實施,能夠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提升社會的公平性。對社會中的高收入者征收個人所得稅是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工作的主要方向,這樣做能夠進一步的縮小居民之間的貧富差距,從而有效的維護社會的公平性,進而為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強大的助力。這也是我國實施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根本目的。其次,咱們從家庭層面來分析個人所得稅改革對調節收入差距的影響。就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而言,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需要結合我國實際的經濟發展形勢而不斷的改革調整的。在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之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情況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近年來,隨著高收入家庭整體收入水平的大幅增加,越來越多的社會財富被集中到了少數的高收入家庭中。在這種情況之下,必然會導致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幅的不斷下降,從而進一步的增大了高收入家庭與中低收入家庭之間的貧富差距。另外,對于社會上的高收入家庭而言,他們之間的收入水平差距也是很明顯的。因此,在不同的個人稅收改革階段,對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也是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的。由此可見,在社會財富的分配過程中,個人所得稅制度可以發揮出一定的調節作用,但是,這個調節作用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限制的,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社會上的貧富差距問題。
1.選用科學的個人所得稅征收模式。在當今新的經濟發形勢之下,如果想要促進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必須要選用科學的個人所得稅征收方式。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對象是那些具備固定收入,且收入超過一定數額的個人。我國現行的征收模式還是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的,具體來講,就是將納稅人一定時期內的經濟收入進行匯總,減去國家規定的免征稅額,將其剩余的收入按照累進稅率進行征收。這種征收模式能夠對高收入群體的收入進行有效的調節。在此過程中,對于那些特殊的項目,要單獨征收稅收。另外,對于國家規定的免征稅額而言,是需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而進行調整的。
2.適時的對個人所得稅征收進行調整。在對個人所得稅進行征收的過程中,一定要適時的對個人所得稅征收進行調整。從整體角度來講,一定要確保個人所得稅制度可以符合當下的經濟發展形勢。首先,在對個人所得稅進行征收的過程中,要嚴格的遵循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和征稅流程,盡可能的減少操作上的失誤。其次,要隨著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來定期的對個人所得稅征收進行調整,在此過程中,除了要考慮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之外,還要考慮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差異以及各行業之間的差距。通常情況下,個人所得稅對經濟的調節作用是存在有效期的,當有效期結束之后,就要及時的對個人所得稅征收進行調整。由此可見,在實施個人所得稅制度的過程中,要將個人所得稅的調整作為一種固定的改革機制。
3.全面的強化配套制度的建設。在當今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之下,對于個人所得稅制度的實施而言,需要相關的配套制度來加以支持。在現實生活中,通常情況下,大部分的個人所得稅都是通過銀行機構來進行征收的。因此,在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過程中,首先,要大力的促進銀行之間的合作,充分的利用銀行機構的信息優勢,從而促進個人所得稅制度的貫徹落實。其次,要加強對稅源的控制,積極的采用各種現代化的稅源控制措施,例如代收代繳措施。與此同時,還要對稅源實施有效的監督管理,充分的掌握納稅人的各項收入情況,從而有效的防止偷稅漏稅的情況出現。
綜上訴述,實施個人所得稅制度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在對個人所得稅進行征收的過程中,一定要選用科學的個人所得稅征收模式,適時的對個人所得稅征收進行調整,全面的強化配套制度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