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與管理學院 北京 102206)
高校排球教學訓練和人才培養在高校教育體系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中排球教學的起步時間較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國家排球事業發展做出貢獻。本文著重探討高校排球教學訓練與人才培養問題,針對目前高校排球人才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希望探索出一條符合高校體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的策略方法,更好地推動高校排球事業的發展。
關于國內高校體育教學和人才培養,目前著重在人才培養體制、模式以及排球運動員的培養上下功夫。與此同時,國內高校還有效吸取了國外在排球人才培養上的先進經驗,取長補短,以最快的時間在高校排球人才培養上取得進步。
1.1 高校排球教學訓練體制有所欠缺。由于國內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學經驗缺乏,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科學、高效的排球人才培養機制。高校排球人才培養機制的形成是一個系統工程,目前高校在排球教學研方面的發展不均衡,在排球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方面仍然沿用傳統的方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排球教學和人才培養的發展,明顯對于高校排球教學實力的提升有著不利影響。
1.2 高校排球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單一性、局限性的問題。目前高校排球人才培養模式還是以傳統模式為基礎,采取封閉訓練的訓練與管理模式,還沒有完全開展“體教結合”的培養模式。固化、封閉訓練的模式雖然可以在較短時間為高校運動隊培養出優秀排球運動員,但是這種模式卻不利于排球運動員的健康發展,歸根結底這還是處于計劃經濟培養運動員的模式,社會參與程度不高,不利于高校排球人才的培養。
1.3 高校排球人才培養的投入力度不足。近年來部分高校通過大量工作來發展高校排球事業,但是總體來看高校對排球人才的培養投入力度仍然略顯不足。首先是高校對于排球人才培養的資金投入還遠遠不能滿足日常的訓練比賽以及體育科研投入的資金也很有限。其次,在硬件設施上高校體育訓練場地和訓練設施還不能保障運動員日常訓練。這些問題都會阻礙高校排球人才的培養。
1.4 高校排球教練員隊伍整體水平有待加強。目前高校排球教練員總人數與高校排球發展的水平相去甚遠。教練員,尤其是高水平教練員的稀缺是制約高校排球人才發展的瓶頸。高校排球教練員的分布情況也有著大差別,大城市的教練員人數相對多一些,而偏遠地區的教練員數量則少之又少。與此同時,教練員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因此高校排球教練員整體素質與水平有待提高。
2.1 完善高校排球教學訓練體制。完善的高校排球教學訓練是排球人才培養的基礎,因此高校要著重發展與完善高校排球教學訓練機制,采取一套科學的人才選拔體系,制定科學的人才選拔計劃,并嚴格的依照執行。建立一套完整的保障體系,并加強運動員文化課的學習,不能夠只重視體育訓練而忽視文化教育和學習。此外,高校還要完善激勵機制,對于像國家輸送優秀運動員的高校,體育局要加大獎勵力度。
2.2 優化高校排球教人員培養模式。高校排球人才培養模式要由傳統的固化、封閉培養模式逐漸走向市場化培養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到高校排球人才培養模式中,這樣才能夠使高校排球人才培養的模式擴大化,市場化的排球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在更廣闊的范圍內選材用材,也可以更好的實現高校排球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
2.3 加大高校排球教學訓練與人才培養的支持力度。實現排球人才培養首先要加大對于相關科研、基礎設施等的投入。排球人才培養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相關培養經費的投入是能夠成功實現高校排球人才培養的第一步,經費的投入包括體育科研經費的投入、訓練比賽經費的投入以及科學訓練方式方法等先進理念的引進投入。其次還要加強對于基礎設施以及后勤保障的經費投入,要為運動員提供完備的訓練器材和訓練基地,這樣才能為排球人才培養提供切實的物質保障。
2.4 建立專業的高校排球教練員隊伍。具有高素質、專業化的排球教練隊伍是高校排球人才培養的軟件保障,要強化高素質教練員的培養與引進,積極吸納各類體育人才,著重引進一批訓練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的教練員。與此同時還要引進科研能力強、組織管理能力突出的高素質管理人員,進而逐步實現高校排球人才培養的制度化建設,使排球人才培養制度規范化。廣納賢才的同時,高校還要建立一個專門的教練員培訓基地,培養自己的教練員和相關專業管理人才,使教練員隊伍結構得到優化,提升教練員素質和業務能力,進而全面提升教練員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為高校排球人才培養工作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目前國內高校排球教學訓練與人才培養機制還存在一些不完善問題,為此高校需要不斷地完善排球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強化排球教學基礎設施投入、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專業教學人才的引進,為高校排球人才培養機制的形成提供堅實的后盾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