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學院 農林工程與規劃學院 貴州 銅仁 554300)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特殊性要求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工程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進行工程能力的培養。為了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工程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有效的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更好的結合起來,逐漸培養學生工程能力。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工程能力培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行業發展提供高質量的技術人才。對此,教師要立足于水利水電工程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行業知識掌握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并且要在教學實踐中明確工程能力培養的目標。一方面,教師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要隨著水利水電工程行業的發展而及時的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完善學生的水利水電工程知識體系,提升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要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制定為主要教學任務,在教學中使學生能夠樹立工程能力培養意識,使學生具有學習水利水電工程的學習目的。總之,要發揮水利水電工程教學的有效作用,為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水利水電工程行業奠定堅實的基礎[1]。
在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培養中,離不開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對此,要把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列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與理論知識的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之上。首先要使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充分掌握,然后再使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加深對水利水電工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案例教學法,采用案例教學法具有拉近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距離,使水利水電工程的教學實踐活動能夠滲透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比如,要著重使學生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設計以及施工技術和方法進行掌握,并且在進行實踐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在工程中的團隊合作意識以及動手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能夠真正的發揮在水利水電工程方面學習到的工程能力[2]。
近些年來,我國水利水電工程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傳統的理論知識已經很難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水利水電工程行業的發展對教師的理論知識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使教師的教學能力能夠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要求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教師以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首先,要使教師意識到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并且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拓寬自己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方面的知識面,在學習中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其次,學校可以鼓勵教師通過各種途徑自主進行讀研或者攻讀博士學位;最后,學校可以對中青年教學進行再培訓,使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師可以到國內或者國際做訪問學者等,通過多種方式與同行溝通交流先進的知識,取長補短的豐富自己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教學經驗。還可以借鑒同行有用的教學理念,通過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培養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
除了對校內教師隊伍進行整合之外,在學校的師資力量方面還可以聘請優秀的水利工程師到學校進行任教。通過聘請優秀的水利工程師,可以彌補校內教師教學內容上的一些不足,對校內教師的教學知識進行補充說明,并且可以對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方面的難點和重點更加清晰的解釋,有利于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校內教師也可以積極的與水利水電工程師進行交流請教,促進校內教師理論知識與實際工程操作的有效結合。此外,還可以在教師之間建立激勵機制,使教師能夠自覺地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比如可以對積極參加科研活動并且取得成效的教師進行物質獎勵,使其他教師能夠引起思想上的共鳴,積極投身到科研活動中去。對于止步不前、對于科研活動懈怠的教師適當懲罰,使其他教師能夠引以為戒,注重自身教學能力各方面的提高,為培養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3]。
為了有效的加強水利水電工程學生的畢業實習管理,可以對實習分為兩種形式并用的實習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在沒有教師全程指導的情況下,到企業中參加實習,可以定位10-12周的時間,鍛煉學生在工程中的適應能力,使學生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加強學生對行業的了解情況;另一方面,在學生自發實習結束之后,由教師帶領進行集中實習,實踐定位1-2周左右,加強學生對水利水電工程全方位的了解。通過兩種實習方式相結合進行實習,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勝任畢業后的水利水電工程工作[4]。
綜上所述,由于水利水電工程行業的特殊性,培養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學生的工程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對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理論知識能力,并且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理論知識與具備扎實的實踐能力,為水利水電工程行業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