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度市云山鎮洪山小學 山東 平度 266700)
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知識都有乏味枯燥的想法。很多人所理解的數學就是不停地計算和不停的求知,煩躁至極。實際不然,數學知識也可以是充滿趣味性的。數學知識可以作為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有效工具,在生活中是無處不有的。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傳授給小學生數學知識,尤其注意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讓數學課堂變的豐富有趣,讓孩子們樂于接受。
小學生年齡小性格活潑好動,老師一定要根據學生這一特點調動孩子們多種感知器官,讓孩子們能積極參加到數學活動中,要教學生用大腦思考,用眼睛仔細觀察,用耳朵認真聆聽,這樣做豐富小學生感官上對數學知識理解,刺激學生的興趣發展。舉例,數學老師在教口算的時候可以一邊講一邊解答,課堂過程中,一定要讓孩子們自己動手計算,最后說出計算結果。首先,讓孩子們數出18根牙簽,把18根牙簽平均分成3等份,那每一份牙簽是6根,孩子們可以輕松得出結果6。這不僅讓小學生得到了動手的機會也開發了學生的智力。當然,課余時間老師也要給孩子們解決實際生活遇到的問題。如,數學老師在教比例尺這節課時,可以讓小學生用1:10畫一幅自己任何一個玩具的圖片。這種方法讓小學生對比例尺更加理解,還能自己動手動腦,引發學習數學的求知欲望,起到教學目的。
大部分老師都在課堂中遇見過同樣的問題,一個知識點講了N遍,但還是有學生不明白不理解,經過一段時間之后這些學生突然之間明白了知識點所在。就好像一些沒有怎么上過學的個體小老板,他們在計算價格的速度上過于常人,非常之快,這就是日積月累的經驗。當小學生經歷生活實際的鍛煉之后,他們的思維會被開發,可是在數學課堂里,數學老師經常會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講課,其實這種上課的方式學生會感覺學起來很是吃力。因為小學生沒有經歷過成人的經驗,所以對老師教授的知識點無法搞懂。這就需要數學老師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創設有針對性的數學教學課堂。
2.1 換位思考,把小學生經常經歷的生活點滴運用到課堂中。想讓小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這其中包含興趣、能力等等因素。所以,數學老師在教學時要根據小學生實際情況來開展,要想辦法讓數學知識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比如,學習應用題的時候,數學老師可以設計一道與生活有關的情景應用題:游樂場游玩租車。已知二年級一共有4個班,每班平均有40名同學。現在已知一輛大車可以拉40個人,一輛小車可以拉20人,提問:最合適的租車辦法是什么?這是一道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小學生可以在熟悉的生活中學習知識解答問題,最終得到答案。
2.2 生活經驗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數學教學中,知識點與生活環境密不可分,所以小學生有必要掌握基礎的數學知識。”數學老師在課堂中可以發現,當小學生看到小數的時候就會聯系到超市零食的標價;要是一說到圓形,學生就會說足球,籃球,乒乓球……這說明了什么?說明這些生活顯而易見的東西與數學知識的學習是能夠密切結合的,所以數學老師在課堂中提出問題的時候最好從實際生活出發,這樣可以使枯燥的數學知識看起來有意思很多。比如《垂直》一課,老師可畫一張學校地圖,讓學生找路口在哪?那么路口是如何形成的呢?或者讓每個小學生一張紙,開動腦筋,想想怎樣才能折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諸如此類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目的就是讓老師想辦法把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快樂成長,學中玩、玩中學。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有意思的事物更加期待。所以數學老師要在自己的課堂加入有意思的素材,而游戲就是調動孩子積極性的不二法門。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習課本知識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可這種學習方式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學的,因為它枯燥乏味。為了讓數學課堂課達到更好效果,數學老師要不斷地了解小學生喜歡什么,投其所好把孩子們喜歡的東西巧妙加入到數學課堂,調動小學生積極性,讓孩子們可以主動參與課堂。在學習數字時,數學課堂中數學老師可以讓小學生裝扮成小兔子,然后數學老師把小兔子分組,讓學生數一數一個組是多少人。要是讓小學生純粹數數,那么他們一定會覺得枯燥、沒意思,老師把小白兔的形象加入到課堂就增加了課堂趣味性,也有效提高了小學生對數學課堂的積極性。數學課要多樣化且富有趣味性,要靈活多變,讓學生對學習數學充滿沖勁。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讓小學生正確理解和接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辯證關系。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動腦筋善發現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學教學素材,多多結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建立情景教學方法來完成數學學習的目的,讓學生真切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真正明白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