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冕寧中學校 四川 涼山 615600)
高中生物知識大多來源于人體,動植物與自然界中的一些其他生物,知識點復雜且抽象,怎樣才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一直是困擾著生物教師及其教育研究者的問題。多媒體在教學中地運用,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教師也不能過分地依賴于多媒體教學,這樣往往會達到相反的效果。
多媒體技術是一項結(jié)合圖片、文字、視頻、音頻、PPT等于一體的技術,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更加立體的視聽感受獲取到知識。而高中生物是自然科學的一部分,學習的內(nèi)容小到分子細胞,大到生態(tài)系統(tǒng),包含的知識面甚廣且抽象。比如學習細胞結(jié)構(gòu)這一章,我們根本無法用肉眼觀察到,雖說可以用模型代替,但如果每節(jié)課都帶模型到課堂上,不免有些麻煩,許多學生也無法照顧到。故,用多媒體電子白板呈現(xiàn)出所要學習的細胞結(jié)構(gòu),其實要方便許多。
既然多媒體在高中生物上的運用可以很好的地提高教育質(zhì)量,那么它到底運用于生物教學的哪些方面呢?又有哪些利弊呢?不妨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走進下面的內(nèi)容,一起來探討一下。
2.1 豐富視聽體驗,提高學生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更側(cè)重于說與寫,很多東西都需要學生自己想象,這可能大大限制學生對這門學科興趣的發(fā)展。再加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單調(diào),學生容易產(chǎn)生疲憊感,這樣學習效率也會大打折扣。若是能將多媒體運用到其中,這種現(xiàn)象將得到很好地改善。比如,在學生疲倦時,教師可以放一些有趣的教學視頻,學生在獲取到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了身心的放松,一舉兩得;學生在學習生命活動的調(diào)節(jié)這一章時,可能無法想象各種物質(zhì)如何通過血液運輸,又將運往哪兒,但如果教師能在電子白板上做出演示實驗,學生便可輕松掌握,且記憶深刻。因此,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介入,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效率,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也將推動學生后面對生物學科的學習,影響是很深遠的。而多媒體的運用使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教師僅靠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便可奮戰(zhàn)一整個課堂的年代。它的運用給原本無聲的課堂帶來了聲音;給原本黑白的課堂帶來了色彩;給原本靜止的課堂帶來了生氣。可以說多媒體很好地推動了教學的發(fā)展,也很好地推動了高中生物學科的發(fā)展。多媒體地興起是教育界的福音。
2.2 觀看演示實驗,彌補實驗缺憾。生物學科是一門基于實驗的學科,三年下來大大小小的實驗很多,且有些實驗周期較長,由于時間的限制以及對學生安全問題等種種因素的考慮,將所有實驗都搬進課堂做演示實驗或是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親自做實驗的做法是不現(xiàn)實的。這時若能很好地運用多媒體,將它運用到教學活動中或許能夠彌補這一缺憾。雖說多媒體教學帶來的直觀感受或許比不上親眼所見或是親身體會那么深刻,但卻總比教師直接敘述,得出結(jié)論要強很多。學生可以通過演示實驗更好的學習與想象,視覺與聽覺的混合記憶自然也會比光靠聽覺得來的知識深刻長遠。如此看來,在無實驗條件的情況下,多媒體演示實驗的出現(xiàn)與運用其實是一計良策。教師和學生無法改變實驗條件,但卻可以通過多媒體運用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觀看到整個實驗的過程,將多媒體運用到實驗教學上的確是一個省時、省力又高效的方法。若是情況允許的話,教師也可鼓勵學生在觀看完多媒體實驗后,回家親自嘗試。
2.3 合理運用,減小弊端。雖說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給傳統(tǒng)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若是不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將它運用過度,其實也是不好的。因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輔助傳統(tǒng)教學,但不替代傳統(tǒng)教學。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雖說單一,但卻并不是一無是處,畢竟祖輩使用過這么長的一段時間,它能夠一直流傳下來,相信也有一定的道理。它更利于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傳授,也更有利于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與互動。教師將知識點與推理過程一部一部寫在黑板上,也更有利于學生的知識梳理與吸收。若是因為得到了多媒體教學,而丟掉傳統(tǒng)教學,無異于撿起一個蘋果,而又丟掉了另一個蘋果,得不償失,沒有必要。因此,在多媒體技術發(fā)展迅猛的年代里,我們也應守住初心,守住傳統(tǒng)教育。堅持傳統(tǒng)教育為主,多媒體教育為輔,才能使教育之花開得更加艷麗。
(2)彌補實驗缺憾,但不取代所有實驗。對于生物學科教學來說實驗教學是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多媒體教學雖能彌補一些我們暫時無法完成實驗的缺憾,但是卻并不代表它可以完全的取代實驗教學。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的不利的,因為有些東西眼見的確實比不上親身體驗,由感官和視覺帶來的體驗遠遠比不上親自動一動手這么強。因此,我們應當正視這個問題,在彌補實驗缺憾的同時,也要加強實驗教學,這樣才會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3)合理控制知識“數(shù)量”。多媒體教學可以擴大信息容量,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尤其是對于生物這樣一門知識點多,蘊含范圍廣的學科來說是極好的,因為它可以很好的包括教師需要講授的知識,提高教師的授課效率。但若是教師不能掌握好平衡,借助多媒體的力量,將知識向?qū)W生大量地灌輸,而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看似是在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拓寬知識面,實際上卻本末倒置。學生不僅不能夠拓寬視野,且原本應該掌握的知識也會掌握得不牢,適得其反。因此,掌握好知識傳授的量,對于教師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當然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上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對于一個教師的素質(zhì)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需要寫得一手漂亮的黑板字,也需要會制作精致,內(nèi)容合理的PPT。這樣才能趕上社會的潮流,教出更優(yōu)秀的學生。
總之,多媒體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對生物學科的發(fā)展是十分有利的,它可以彌補缺憾,豐富課堂,提高教學質(zhì)量與水平,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學科與成長。但我們卻不能本末倒置,應當掌握好這個度,不要讓原本輔助教學的多媒體技術反成為教育發(fā)展路上的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