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玲
(天津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天津,300387)
勞動是指人們有目的、有意識地運用體力和智力改造外部世界的實踐活動。[1]勞動教育是向受教育者傳播勞動知識和技能,培養他們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和熱愛勞動人民、勞動成果的感情的一種活動,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明確提出,“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2]大會再次強調了勞動教育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全國教育大會同時強調,“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幼兒的勞動教育既需要托幼機構來有效實施,也需要幼兒家庭的共同努力。然而,現實狀況卻并不樂觀。有調查顯示,3—6歲幼兒在家的生活自理能力總體得分及在飲食、盥洗、如廁、起居和整理個人物品五個維度上的得分都顯著低于在園。[3]這說明幼兒在自我服務類的勞動上在家的表現明顯不佳。除自我服務類勞動外,幼兒參與家務勞動的情況也不理想,家長普遍忽視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三份不同時期的家長勞動教育觀念或家庭勞動教育現狀的調查報告也說明了這一點。[4-6]究其原因,除了家長不重視勞動教育,未能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的價值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家長不了解如何有效開展家庭勞動教育,不了解家庭勞動教育過程應該包含哪些要素。
那么,幼兒家長如何開展勞動教育呢?明確回答這一問題有助于幫助家長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在家庭中有效實施勞動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成長。考慮到繪本是廣大家長較熟悉的一類教育資源,本文以家庭勞動教育過程較完整的幼兒勞動教育主題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為例,[7]分析幼兒家庭勞動教育過程的內涵和要素,以期為幼兒家長掌握家庭勞動教育的方法提供啟示。
“勞動教育”是以促進學生形成勞動價值觀(確立正確的勞動觀點、積極的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等)和養成勞動素養(有一定勞動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等)為目的的教育活動。[8]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幼兒勞動教育既涉及參加簡單的勞動,如為自我服務的勞動、為他人服務的勞動、為集體服務的勞動等,也包括認識成人勞動。2012年教育部頒發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對幼兒勞動教育上述兩個方面的內容均有提及,如在健康領域中明確提出:“引導幼兒生活自理或參與家務勞動,發展其手的動作。如練習自己用筷子吃飯、扣扣子,幫助家人擇菜葉、做面食等。”[9]這里所講的內容屬于“參加簡單的勞動”。《指南》在社會領域建議:“利用生活機會和角色游戲,幫助幼兒了解與自己關系密切的社會服務機構及其工作,如商場、郵局、醫院等,體會這些機構給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務,懂得尊重工作人員的勞動,珍惜勞動成果。”[9]這里所講的內容屬于“認識成人勞動”。
結合幼兒勞動教育的兩類內容,幼兒家庭勞動教育過程指家長為幼兒提供自我照料、為他人服務或承擔家務勞動的機會,在生活中支持和引導幼兒了解關系密切的不同職業人們的工作,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勞動觀點、積極的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具備初步的勞動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的過程。在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中,媽媽讓美依上街買牛奶,正是一個家庭勞動教育的過程。它以幼兒“參加簡單的勞動”為核心內容,與幼兒的假想游戲不同,在這個勞動教育過程中,幼兒實際承擔了生活中的真實勞動任務,幼兒不僅可以從中獲得和積累勞動經驗,同時也能體會到街邊小店給附近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了解小店售貨員的勞動特點,從而實現較為豐富的勞動教育目標。
一個完整的家庭勞動教育過程通常包含五大要素:為幼兒提供適宜的勞動機會、對幼兒進行必要的勞動安全教育、重視幼兒勞動中的心理體驗、幫助幼兒掌握簡單的勞動技能和讓幼兒享受勞動的成果。結合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我們分述如下。
家長作為幼兒家庭勞動教育的實施者,懷著促進幼兒勞動價值觀形成和勞動素養養成的教育意圖,或者說具有勞動教育的自覺性,是成為合格的幼兒家長的必要條件。在勞動教育中,教育的自覺性突出表現為“為幼兒提供適宜的勞動機會”。結合幼兒參加簡單勞動的三種類型,家長在家庭中可以考慮為幼兒提供自我服務的勞動機會,為家庭中他人服務的勞動機會和為整個家庭服務的勞動機會。同時,為幼兒提供的勞動機會還必須是適宜的。適宜的勞動機會表現為家長充分考慮幼兒當前的身心發展水平、幼兒的發展潛力,為幼兒安排了他們能夠獨立完成或在成人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的一些小任務。
在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中,媽媽對五歲的小女孩美依說:“寶寶的牛奶喝光了,可媽媽又忙不過來。你能一個人去買牛奶嗎?”這里交待了美依獲得第一次上街買東西這個寶貴的勞動機會的起因。一方面,媽媽判斷美依是能夠完成這個任務的,因為小店距離美依的家很近,美依和媽媽每次去公園時,總要路過小店,美依是熟悉周圍環境的。另一方面,畢竟是美依第一次獨自上街買東西,媽媽并不放心。實際上,媽媽也并非完全抽不出時間來,只是更希望借此機會鍛煉美依獨立做事的能力。細心的讀者在繪本的最后會發現,當美依成功買到牛奶回家時,她看到,“斜坡下面,媽媽抱著寶寶,正在沖她揮手呢”。繪本正文的最后一頁畫面正是媽媽抱著寶寶和美依一起走路回家的背影。可以說,既試圖適當放手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同時又擔心孩子不能勝任,充滿矛盾心理的媽媽,正是懂得為幼兒提供適宜勞動機會的合格家長的典型形象。可以預期的是,有了“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經歷,美依一定還會有更多的其他的勞動機會。
一些家長不讓幼兒參加勞動,事事為幼兒代勞、包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擔心勞動中有危險,幼兒自身的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然而,家長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幼兒才能逐漸具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在《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中,美依在出發時答應媽媽“小心路上的車子”。這反映出媽媽對美依進行了交通安全教育,當然,這種教育也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的隨機教育的一部分。果然,在美依去買東西的路上,出現了一輛“像風一樣”的自行車,美依表現出了很強的自我保護的能力,她“緊緊地貼到了圍墻上”,躲開了自行車。可見,融于日常生活的家庭安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參加勞動的過程中,幼兒會產生豐富的心理感受。《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中的美依在勞動前后的心理體驗是不斷變化的。一開始聽到媽媽讓自己“一個人上街買東西”,美依懷疑自己能否勝任,聽媽媽解釋后,她表現出敢于嘗試的勇氣,告訴媽媽:“能!我都已經五歲了。”對“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感到興奮,對自己也充滿了信心。她緊緊攥著硬幣出發了,十分認真,“一邊唱歌,一邊朝前走”,心中充滿愉快的情緒。當遇到小伙伴、小伙伴表示無比驚訝時,美依內心產生了“一個人上街買東西”的自豪感。后來,美依因為跑得太急,被石頭絆了一下,她遭遇到了勞動中的挫折——“摔倒”和“硬幣滾走”,沮喪和挫敗感由此產生,但美依作為榜樣定位的主人公成功戰勝了困難,她忍著痛,連忙爬了起來,還來來回回找了好幾圈,把滾落的兩個硬幣找到了,接著她“又勁頭十足地朝斜坡上頭跑去”,表現出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家長覺察和重視幼兒在勞動中的豐富心理體驗,強化積極情緒,如自信、自豪、愉快,化解消極情緒,如膽怯、懷疑、急躁,可以為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奠定基礎。
對于成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一件事情對于幼兒而言往往并不簡單。在《第一次上街買東西》中,美依在小店里買東西的過程就遇到了一系列問題,她必須成功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最終完成任務。她的這段“闖關”經歷可謂一波三折。第一關,小店里沒人,美依小聲的說:“我要買牛奶。”結果店主沒聽見,沒有出來,問題沒有解決。第二關,美依鼓起勇氣大聲喊“我要買牛奶——”但她的聲音被恰好路過的汽車“轟隆隆”的聲音給蓋住了,結果店主還是沒聽見,沒有出來。第三關,一個戴著墨鏡的叔叔前來買香煙,他的話將小店里屋的婆婆喚了出來,美依觀察學習了他的做法,計劃模仿他,沒想到這回又來了一個胖大媽,她把美依給擠到一邊,自己站到了前面。第四關,胖大媽和小店的婆婆說了好一陣子話,美依只好耐心等待。第五關,胖大媽終于買了面包走了,美依抓住時機大聲喊“我要買牛奶”,她把手心里攥得熱熱的錢遞了過去,接過牛奶,轉身猛地跑走了,她忘了還要找零錢。
由此可見,要想在小店里成功買到東西,美依需要具備一系列必要的勞動技能,如要克服內心的膽怯和緊張,說話聲音要大,要讓對方聽見、聽清楚,耐心等待其他顧客買完東西,忍受被忽視的委屈,抓住時機與店主進行言語互動,詢問價格并進行等價交換和找零錢,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勞動技能實際上是幼兒語言表達、人際交往、社會適應和數學認知等已有學習經驗的綜合運用。家長帶領幼兒一起買東西,提醒幼兒關注買東西的步驟,跟幼兒討論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辦法,均有助于幫助幼兒逐漸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為圓滿完成勞動任務做好準備。
一個完整的勞動過程的結束常常以產生一定的勞動成果為標志,既涉及精神成果,也包含物質成果。讓幼兒享受勞動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是對幼兒勞動過程中所付出努力的積極肯定和及時認可,對于消除幼兒勞動中可能產生的不愉快體驗、幫助幼兒理解付出與收獲的因果關系、認可勞動的價值十分有益。在《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繪本的封面,美依滿臉微笑,抱著一大盒牛奶,成功完成買東西任務后內心充滿自豪與喜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豪、喜悅、對自身能力的肯定,這是勞動后產生的無比珍貴的精神成果,也是勞動過程給予幼兒的自然饋贈。在繪本的封底,媽媽跪坐在地上,一只手抱著寶寶,一只手扶著奶瓶喂寶寶喝奶,美依坐在墊子上也喝著牛奶,一只小腳搭在媽媽的腿上,兩個膝蓋已經涂好藥、貼上了創可貼,大家一起品嘗剛剛買回來的牛奶,享受著勞動產生的物質成果。美依也會從這種溫馨美好的感覺中漸漸明白一個道理:勞動一定會有辛苦的付出,喝牛奶的幸福生活是由勞動創造的。